许国华:守护长城的“土文保专家”
2017-01-22 作者:曹建雄
来源:今日海港区
他是典型的山里汉子,用17年的努力,让驻操营镇板厂峪村从一片荒山,华丽转身为风景秀丽、底蕴深厚的知名景区。
他叫许国华,一个以保护长城为自豪的人,一个坚守祖辈遗产的“土文保专家”。
年轻时,许国华做过木匠、赶过马车、当过售货员。后来,他逐渐有了很多身份——煤老板、秦皇岛板厂峪景区董事长、板厂峪村村主任……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土文保专家”。
“61座敌楼、绵延18公里的明长城。若是保护长城的同时,开发旅游,一方面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另一方面可以挖掘长城文化,弘扬古人精神,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抱着这样的想法,2001年,许国华谋划自己出钱,把板厂峪村建成景区。“一个庄稼人,竟然还想开发景区?”他遭到许多村里人的质疑,甚至包括家人和朋友,但许国华还是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了开办景区的申请。
经过反复的研究思考,许国华决定使用古法修复长城,修复的过程中“不改变文物原状”,尽可能多保留本段长城的历史遗存和自身特点,保持真实性。明长城、板厂峪窑址群遗址、斑鬣狗化石、亿年火山口……全都被近乎完美地保存下来。板厂峪景区2002年开始建设,2005年正式营业。如今,板厂峪景区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徒步协会健走基地、秦皇岛十大景观、秦皇岛十佳旅游目的地。
为保护文物,许国华在景区内建立长城文物展馆,将长城沿线出土的文物,包括明长城记事碑、长城界碑、长城夯石、长城石炮、石雷、石雕和各异的长城砖石等收藏于此,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014年,许国华与东方青年未来发展中心徒步考察长城的志愿者相识,一见如故,双方在保护长城、宣传长城文化方面迅速达成共识。借助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长城资源,双方联合,多次举行青少年夏令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让参与者走进板厂峪品味长城历史文化的精髓。
在推进长城保护事业的过程中,双方的联合引起了市文物局的高度重视,文物局在板厂峪设立长城保护工作站,依托长城保护志愿者将长城保护推向新的高度。
勇攀高峰是许国华一生的追求。近日,他又和长城保护工作站的志愿者一起倡议成立“长城艺术团”,在市文物局、驻操营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汇聚多方力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将长城文化宣传出去,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长城的行列中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