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曹操北征乌桓行军路线及其它

(2016-12-26 22:22:52)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物、历史、地理
      
      曹操北征乌桓行军路线及其它

 

     乌桓,或记为“乌丸”,即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乌桓”,鲜卑一支。乌桓单于丘力居、侄儿乌桓王蹋顿,世居柳城。柳城故址,在今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袁台子村古城。曹操恶其“为绍所厚”,并袁绍其子袁尚、袁熙,亦藏身乌桓寨中。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自许都(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自洛阳迁都于此,今河南省许昌县张番乡古城村)发兵,千里奔袭,以无终人田畴为向导,道出卢龙,与乌桓战于去柳城二百里白狼山,史称曹操“北征乌桓”。

 

   《三国志·魏武帝纪》、《三国志·田畴传》,记载了曹操行军路线,是东北古代交通和军事地理的典型实例。

 

    无  汉无终县,今天津蓟县、河北玉田县地,在黑水河(古兰水)、淋河(古灅水)以西。范晔《后汉书》记:“右北平郡有四城,无终是其一”。唐李贤注《后汉书》云:“无终,本山戎国也。无终,山名,因为国号,汉为县名,属右北平,故城在今幽州渔阳县也。”乐资《九州要记》:“古渔阳北,有无终山,上有昭王冢。”无终山,今天津蓟县府君山(古崆峒山)。

 

    《三国志·魏武帝纪》:“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可知,曹操先到无终,误行于傍海道,五月到七月,被困于“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原书傍海道一词,仅为泛指意义,东北古代交通史的傍海道概念,略见于许亢宗使金,极难通行,实乃形成于努尔哈赤大修叠道,汉唐时期尚远不能以道言之。

 

    从夏五月到秋七月,曹操身陷滨海洿下,没有前进一步,说明曹操对东北军事地理所知甚少。因傍海道不通,被阻隔、滞留的时间,甚至超过整个千里奔袭的时间。以兵法而论,曹操“北征乌桓”,开局之初,即现舛误。

 

    有无终人田畴“请为向导”,乃献计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驰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首,不战而擒也。”曹操称“善”,遂“潜军诡道”而行。

 

    田畴一席话半为谎言。若真如所云,卢龙塞道“陷坏断绝,垂二百载”,乌桓“数入塞为害”,又是走的哪条路?接下,田畴又敷衍说“尚有微径可从”,终于不能自圆其说。卢龙塞,其古溯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山有九塞”,名“令疵塞”,令疵即令支。所谓“潜军诡道”,实乃常由便道。田畴说辞,有邀宠之嫌。曹操却蒙在鼓里,许多年后在所著《先贤行状》中,还在唠叨“蓚令田畴,至节高尚”,“供承使役,路近而便”,云云。

 

    《三国志》说到,此际曹操乃用一计,“署大木,表于水侧、路旁曰:‘方今暑下,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虏骑候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乌桓远在五百里外,“虏骑候”何以“见之”?即便能见,让尚、熙、乌桓获知曹操“倚秋冬乃复进军”,岂非泄露天机?曹操此计,庸如军事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田畴向导第一程,“上徐无山”。此处“上”字,作“向”或“奔”解。

 

    徐无山 “徐无山”,今河北省玉田县与青龙县交界,燕山余脉,徐无山东连无终山,西接居庸口。有徐无县,《晋书·地理志》:“北平郡领县徐无、无终。”《明一统志》记:“徐无山在玉田县东北二十里”。       

 

    田畴向导第二程,“出卢龙”。

 

    道出卢龙  即卢龙塞道。巍巍燕山,磅礴而出,一支万折,将华北平原揽于臂弯,将东北平原拒于塞外。道出卢龙,出塞之谓也。在以塞、口、关、砦命名的诸多孔道中,塞是一个统领概念。卢龙塞,以古卢龙县地得名。它代表燕塞南北横亘的中段,北起团亭塞,南至铁门关,著名的喜峰口、潘家口涵盖其中。学界多指滦河谷道潘家口即卢龙塞,概念失当。就曹操出塞而言,他真的走了滦河谷道吗?其实未必。其一,滦河逆流,且须船行,曹操要打造多少只船,拉多少根纤?其二,燕塞中段对面塞外古道,只有桲罗台、宽城、大凌河谷道,有燕塞中段一、二十个任意口、峪、沟可走,从徐无山方向,绝无绕越之虞。只须知道曹操道出卢龙即可,不必在一、二十个任意口、峪、沟孔道中,寻对号入座的一个。

 

    田畴向导第三程,“越白檀之险”。

 

    白  有白檀山和白檀县。白檀山,今承德市滦平县白檀山,兴州河南岸。白檀县,今承德市滦平县(鞍匠营)大屯满族乡小城子古城。白檀之险,指山川河流之险。

 

    田畴向导第四程,“历平冈”。

 

    平   汉代右北平郡治平冈县、平冈城,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镇黑城村古城。以曹操行程,“历平冈”,是指经由平冈南境,今辽宁省赤峰市凌源县叨尔登、青龙河上游一线。

 

    田畴向导第五程,“涉鲜卑庭”。

 

    鲜卑庭 鲜卑庭,或单于庭,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地域、地段,部族首领毡帐所在。这里指曹操进军途中,经由鲜卑宇文部地面,在今赤峰市敖汉旗教来河流域。宇文部建牙帐于紫蒙川(今老哈河流域),地域辽阔,部众强悍。其居地东抵柳城,西至濡水(滦河上游),今赤峰地区为宇文部活动中心。
 

    田畴向导第六程,“登白狼堆”。

 

    白狼堆 即白狼山,今辽宁省赤峰市喀喇沁左翼旗白鹿山-大阳山,蒙古语“布古图山”。在县属白塔子镇、平房子镇和山嘴子镇交界。主峰以西有一巨大的白石砬子,形似动物(《汉书·地理志》记“白狼,莽曰伏狄”),自古因称白狼山、白鹿山、大羊石山,谐音大阳山。有白狼水,今辽宁大凌河。又白狼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平房子镇黄道营子村古城。

 

 

   《三国志》云,曹操“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白狼山因成主战场,其山“未至柳城百余里”。此际交战双方,乌桓有备而来,不避锋芒,且在自家地面作战,士气“众甚盛”。而曹操劳师千里,在傍海道积潦中无端周旋两月余,已是疲惫之师。想搞一次偷袭,又在途中“卒与虏遇”,“公车重(辎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整个措手不及、阵脚已乱。但《三国志》生花妙笔,“公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踏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独袁尚、袁熙一字不提(《三国志》下文交代兄弟二人又投靠别处,终传其首于曹操,乃为后话)。今读之,曹操这场胜仗打得令人一头雾水,胜过《三国演义》。

 

    田畴向导第七程,“东指柳城”。

 

    柳   战国“酉城”,汉辽西郡郡治(西部都尉),今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袁台子村古城。辽西大凌河谷道冲要,历史名城。大凌河故道,溯自青铜时代,中原与东北交通孔道。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章怀太子贤曰:柳城故城,在今营州南。汉置县,属辽西郡,西部都尉治焉。后汉县废。建安中,辽西乌桓蹋顿据其地。曹操伐乌桓,田畴请出卢龙达柳城,是也。”

 

    作为战争尾声,曹操自白狼山再行军二百里,“东指柳城”,以收缴俘户和战利品。及“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此“军还入塞”,可证曹操在田畴无终地面停顿,多少透露出班师路线。有“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在前,再加冬日天寒,其循原路返回,符合常理。如果走的是傍海道,就不可能言曰“入塞”,傍海道标志地名是临渝关,“关”而非“塞”。尽管如此,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可能性依然存在,毕竟无终到海不是很远。我们难以厘清一千八百年前,特定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的历史细节。既无史据,即无对错。很多时候,读史者面对的,是一个不可能有解的话题,见仁见智不无趣味。

 

    曹操“北征乌桓”一幕,让历史人物登台亮相,任人说三道四。先说曹操,此番劳师远征,明摆着是为宿敌袁绍二子而来,以武王雄风,能中原逐鹿,却让两只兔子跑掉了,有师出无名之嫌;在战术和用兵层面,身陷洿下的懵懂,五百里外署大木的儿戏,枉自授人笑柄。再说田畴,昔乌桓王蹋顿嫉恶而不欺弱小,畴才得以在徐无山独占一隅,官、耕自乐。今见曹操大军压境,牛刀杀鸡,田畴乃屈“好读书、善击剑”义士之尊,“请为向导”,此般货色,《三国志》有传,焉可以人事乖舛,而无道义立脚处耶?三说蹋顿,为救助袁尚、袁熙,不畏强敌挺身阻拦(“阻拦”是《三国志》语言)。白狼山一战,掉脑袋的是蹋顿,而武功在身的尚、熙,早已望风而逃。倘《三国志》蹋顿有传,三国已非三国,岂非笑话,却以闲笔处,反见蹋顿几分侠肝义胆,留诸后人。

 

_________

 

     附录:《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节选

 

     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二月十二月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邺。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魏书载公令曰:“昔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是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追思窦婴散金之义,今分所受租与诸将掾属及故戍于陈、蔡者,庶以畴答众劳,不擅大惠也。宜差死事之孤,以租谷及之。若年殷用足,租奉毕入,将大与众人悉共飨之。”

 

    骸霸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向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

 

    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

 

    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_______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