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皇岛古长城修复:存留残状 修旧如旧(新华社)

(2016-11-02 11:28:28)
标签:

秦皇岛

板厂峪

长城保护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秦皇岛古长城修复:存留残状 修旧如旧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7日电(记者马倩 郭雅茹)十月秋意浓,巍峨的燕山山脉南缘仿佛穿上一条渐变色的蓬蓬裙。在满山红黄绿相间的植被中,一座敌楼巍然耸立于山峰。虽然有些部分已是残垣断壁,但它连接的古长城尽显劈山斩石、逶迤延宕之态。
    这是位于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境内的板厂峪长城,由明代大将戚继光主持修建,累计长度约18公里,是秦皇岛境内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
    沿着山路攀登可见,一段单边长城仿佛从天上挂下来。在狭窄的山脊上,长城城墙呈楼梯状沿山体曲折上升,坡度约45度,被当地人称为“倒挂长城”。不远处,一位带着黄色头盔的工人正蹲在地上,用白色灰浆在新铺的两块砖石之间勾缝。
    这是板厂峪长城二期维修工程的一处施工现场。经过400多年岁月的消磨和1976年波及至此的唐山大地震,这段长城的城墙和敌楼多处已坍塌残破,不少地段也崩毁为一片碎石。
    据板厂峪景区董事长许国华介绍,此次修复的是明晚期长城,由国家文物局出资700万元维修,总长1060米,包括4座敌楼,1处马面,1处墙台,平均海拔超过700米,工程预计2017年8月完工。

秦皇岛古长城修复:存留残状 <wbr>修旧如旧(新华社)

    根据中国《长城保护条例》,长城的修缮应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许国华说,二期工程遵照“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维修原则,能不动的地方尽量不动,尽可能多地保留长城的历史遗存。而破损过多的地方无需全部修好,要在倣照原样修复的基础上保留残状,尽量维持古长城的原汁原味。
    “比如城墙墙面倒了7层砖,还有地方没倒,那就补4层砖,不用7层都补上。这样就可以做出残状。”他说,垒完砖后,墙体顶部本应再铺上两块砖“盖盖儿”,即搭成三角形屋顶的样子。但为了保持残状,“盖盖儿”亦被省去。
    62岁的工人张宏军说:“能保存原状的地方基本上都不动,不能破坏古迹。现在修的地方都是破损得很厉害的,有的造成危险了要倒了,或者铺的砖块有的碎了,这样的地方才修。”
    新铺的砖墙摸上去带着些许磨砂感,而古砖墙摸起来却比较光滑。据许国华介绍,这是因为老砖墙经过了“包浆”,即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是肉眼可见的一层自然光泽。
    许国华说,有这层包浆的保护会让城墙越来越结实。正是因为包浆,年头久远的古物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与新建部分的明亮色调和干涩肌理形成对比。因此在修复过程中,工人们在长城的样貌和形态上都尽量倣古。
    据张宏军介绍,修复过程中的建筑用料和工艺手法都遵循明长城修建的传统工艺:采用白灰勾缝而非有使用年限的水泥,城墙补砌要按块石城墙原做法进行重砌。
    他认为,修复最难的地方在于要多方面观察古迹,“得多琢磨”。“因为现在不是建,是补修,还有痕迹的地方要看明白原来是怎么建的,还得符合原来的意思。”
    例如敌楼中塌了一半的门洞,把废墟移开后,古砖会“粘”在残壁上,这时就需要补齐墙体,用新砖去接合坚挺著的残余部分。通常,工人们会一边清理一边观察,并且做记录,为砌砖制作样本。
    他说:“不观察清了不敢动手。只有观察清了这块怎么补,做出方案才敢动手。观察不好的时候不能动,不能造成人为的再破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