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2016-10-08 12:58:18)
标签:

月亮门

被风吹倒

央视新闻微信

长城保护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
作者:央视新闻综合    2016-10-07
 
    10月4日,山阴广武明长城10号敌台“空心楼”坍塌,是由罕见大风所致,此前没有任何倒塌迹象,更不是有人私挖乱采取土拆砖或其他人为破坏因素造成的。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山西广武明长城标志性景观“月亮门”(图/视觉中国)

    10月6日晚间,山阴县政府官方网站发布通报,就网友关心的广武明长城“月亮门”倒塌事件予以回应。通报中称,10月4日,山阴广武明长城10号敌台“空心楼”坍塌,是由罕见大风所致,此前没有任何倒塌迹象,更不是有人私挖乱采取土拆砖或其他人为破坏因素造成的。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广武明长城标志性景观:“月亮门”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月亮门”原貌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坍塌后的“月亮门”(图/轻云午月 微博截图)

    10月4日,原为拱形的长城敌楼“月亮门”砖墙建筑发生倒塌,只留下一段直立的墙体。事发之后,多名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纷纷在网络上发布自己曾经拍摄到的广武明长城“月亮门”,对这个不复存在的著名景观表示叹惋。
    据公开资料显示,广武明长城是现存包砖最完整的明长城之一,系明洪武七年(1374年)修筑,属内长城,全长约20公里(从新广武到西安峪),土墙尚存13公里,剩余部分为残迹。

    专家:若能及时抢修可避免倒塌
    针对这次朔州明长城“月亮门”倒塌事件,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是由于明长城存在年长日久,自然因素导致的。但基础部分的不稳定应该及时进行抢险加固。”
    董耀会称,明长城这样的历史文物需要当地政府设置专业的团队来维护,对长城的情况进行周期性“稳定的检查和维护”。针对山阴县人民政府官网发文中所称“罕见大风所致,此前没有任何倒塌迹象”的说法,董耀会表示:“虽然属于自然倒塌,但是危险存在肯定不是一天两天。风大是一个因素,可是为什么以前刮同样强度的风没有倒塌?如果长城本身的险情能提前排除的话,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损毁。”

    长城破坏事件频发
    目前,虽然长城的保护力度逐渐加码,但对于长城的破坏行为却屡见不鲜。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辽宁绥中 “最美野长城”遭“抹平”

    上个月,辽宁省绥中县“野长城被抹平”事件曾引发热议。在几度反转后,事件真相终于大白——工程存在设计把关不严,“抹平”措施未备案,施工粗糙和掺用水泥等问题。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近日,北京八达岭长城上一对年轻情侣掏出钥匙在墙砖上刻名字,身后不远处就是“禁止刻画”的指示牌。有游客上前提醒,两人仍置若罔闻。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据了解,长城上,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刻字至今无法修复。

    由于长城多分布于地质较差、边远贫困地方,修建时间跨度大,现址空间跨度大,使得长城维护并非易事。有的地方基层文保力量薄弱,地方政府和公众对长城保护的意识不足;有的地方将保护片面等同于“恢复完整原貌”去制作假古董;有的地方则将作为旅游景点的长城过度开发。
    长城保护,困难重重。

    古长城生存现状
    中国各朝各代长城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各类遗产超过4万处,分布于包括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青海省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4个县(区)。
    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其中6259.6公里的人工墙体,目前保存较好的不足10%,保存一般的约为20%,保存较差的约40%,消失的为30%。
    2015年,长城专家成大林在实地考察了有着天下第一古长城之称的河南方城“楚长城”后表示,万里长城正在变短、变得更残破的现实值得警惕。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长城为何在变短?
    长城变短或者消失,造成这样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侵蚀,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地震、山体滑坡、洪灾、流沙、风雨侵蚀、植物生长等。
    人为因素: 一些公路、铁路等建设工程穿越长城,拆长城砖盖房子、搭猪圈,少数违法分子偷盗、贩卖明代长城文字砖,还有旅游不当开发利用、不按原状修缮等。
    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往往历经时间较长、进程较慢,而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却是迅速且具有毁灭性的。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为什么保护长城很艰难?
    对于大部分民众而言,对长城的理解,就是八达岭、山海关,但其实90%的长城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对于长城的保护,近10年来国家其实一直在努力,维修工程项目最多、投资也很大,特别是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文件更不乏少数。例如2006年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2014年已印发的《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甚至就在“最美野长城被抹平”事件爆出来的前一个月,国家文物局还专门发布了一个《关于开展长城执法专项督察的通知》。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为什么保护长城这么艰难?这与地方文保意识、人力物力、监管等密切相关。
    许多地方政府对长城的保护意识不足
    意识不足的首要原因就是非专业。文物部门的人员原本应由文博相关专业人士担任,但事实或并非如此,有些地方领导们并非相关专业毕业。
    人力物力不足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专家指出,不少文物资源丰富、边远贫困市县的文物工作人员数量在5人以下,文物经费以千元计,日常巡查都存在困难。目前国家财政投入的长城保护经费,主要是投放在大型修缮工程上,长城沿线基层文物部门的日常维护经费严重短缺。
    个别地方政府追求眼前利益随意开挖
    一些地方借维修之名搞“重建”,甚至“臆造”长城。部分长城沿线居民把长城有口的地方变成“收费口”,有的把长城石墙当石料出售,以致土筑长城的遗址难找。

    长城修缮并无统一标准
    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长城修缮并无统一、可操作的标准。长城属于各地分片保护,各地在修缮时的立项、设计、施工等虽然会经过层层审批,但由于地方认识不同,对长城的修缮规划也不一样。
    长城保护亟须的是出台全国统一的标准,根据土长城、砖长城、石头长城的不同类型,确定长城修缮方案。以现状保护和最小干预为原则,保护长城原有的风貌。

官方称“月亮门”坍塌是被风吹倒的 <wbr>长城保护挡不住一阵风?(央视新闻综合)

    对于历史与自然,人应当怀有敬畏之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需要国家和国人共同努力,一起保护、传承这笔宝贵遗产!
 
(本文摘自央视新闻微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