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2016-09-21 08:18:28)
标签:

小河口长城

“最美野长城”

辽宁省绥中县

长城保护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 700年历史的国宝面目全非
作者:魏永贤    2016-09-20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拍了15年“最美野长城”的刘福生,面对2年前被修复的几段小河口长城痛心地说:“你看看他们用砂浆把长城抹平了,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未修葺的小河口长城原汁原味,被誉为“最美野长城”。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小河口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绥中县的永安堡乡,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是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主干线,小河口长城坐落在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贯穿7个自然村的古长城,总长8.9公里,人们习惯称她为小河口长城,由于雄居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
    小河口是西沟村的一个自然屯, 这里的长城因远处深山老林,鲜为人知,是原汁原味的野长城,被誉为“最美野长城”。小河口地势险要,两山夹一沟,长城扼守水关,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观自然和谐,长城被森林掩映,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更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敌楼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具有着独特的阴柔之美,被专家学者称为“女性长城”。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名将戚继光被调到今辽宁、河北、北京一带整顿边务,所带将士均为平倭有功的浙江义乌人。由于工程浩大、守卫任务艰巨,戚继光为稳定军心,允许一部分家眷随军。官兵们于是携妻带儿在敌楼上安下家来,后来逐步从长城上搬下来,在附近生息繁衍。正是因为官兵家属的到来,才使这段长城在修建时具有了女性特征。
    在这段长城的门窗拱框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等图案。还有的图案盘旋屈曲,线条复杂,好似缠绕在一起的两枝莲花,当地村民叫它“缠枝莲”,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据说这些雕花的图案,是来自浙江义乌的将士们(也就是当年修筑长城的人)源于南方人细腻精雕的工艺本性。这些来自遥远南方的将士,常年与家人分离,思念之情体现在他们的修筑工程之中,也正是这个原因,戚继光后来将这些义乌将士的家属从南方接来,就有了后来的“媳妇楼”、“孙家楼”等,这就是长城南北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小河口长城体现着明长城的几乎所有特点:城墙高大、坚固、美观、耐用,防御能力极强。在许多重要地段,城墙和台堡不再采用单一的土造和石造,而是采用石条打基,青砖包面,并用白灰勾缝,使整个城墙、台 堡浑然一体,格外坚固。在城墙上不但设立了了望的设备,还建有能战、能守且又能贮备军用物资的敌台。敌台又称墙台或者马面,是城墙的辅助建筑,一般墙台与 城墙等高或高于城墙顶部,外缘砌有垛口,上有房屋或敌楼,即可供戍卒和巡逻放哨,还可代贮存武器弹药之用。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用砂浆抹平野长城 <wbr>700年历史的重点国保文物已面目全非


~~~~~~~~~~~~~~~~~~~~~~~·


最美野长城被抹平 700年国宝毁了
华商晨报  2016-09-21

华商晨报讯 昨日,一条“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700年历史的国宝面目全非”的帖子出现在网上,引发关注。 (来自:华商晨报)

记者了解到,帖子中提及的长城位于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被驴友们誉为“最美野长城”。当地摄影爱好者刘先生长期拍摄小河口长城,他说,这次被上网的长城是2014年修缮的,他担心以后也沿用这种工艺。 (来自:华商晨报)

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有一段长城的城墙顶面经过修缮后,被一层灰色物质覆盖,原有的方砖和条石没有显露。对于古长城“旧貌换新容”,网友纷纷质疑:“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 (来自:华商晨报)

针对网友的质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此次修缮经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方案的设计、批复、工程监理和验收每一步都合理合法。 (来自:华商晨报)

公开资料显示,小河口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坐落在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由于雄踞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据了解,小河口村是西沟村的一个自然屯,这里的长城因远处深山老林,鲜为人知,是原汁原味的野长城,被誉为“最美野长城”。 (来自:华商晨报)

网友质疑,砂浆抹平“最美野长城”的施工方究竟是谁?原汁原味的小河口长城为何会被重新修缮? (来自:华商晨报)

记者与葫芦岛市文广局取得联系,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张姓负责人表示,此次绥中当地长城维修工程的申报由省和国家相关部门审批,根据规定,涉及长城修缮工程需国家审核立项后,通过招投标寻找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修缮。 (来自:华商晨报)

记者随后与绥中县文物局文物科负责人王建华取得联系。王建华回应称,长城是国宝,文物保护部门每年都在加强长城的维护工作,此次修缮长城项目是国家文物局下的批复,从方案的设计、批复、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每一步都合理合法。事实上,合理开发长城一直以来是公众关注的热点。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颁布以后,对于维护长城、开发旅游景区有了严格规定。根据规定,国家对长城保护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制定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审批与长城有关的建设工程、决定与长城保护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应当听取专家意见。 (来自:华商晨报)

绥中县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网友提及的“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说法并不准确,此次长城修缮使用的材料并不是砂浆,网友不了解长城修缮的工艺。此次修缮属于抢险工程,由于部分地段的长城有险情,游客肆意蹬踏,雨水大的时候顺着墙体流下,长城有倒塌的风险,所以需要进行修缮,整个修缮过程合理合法,修缮工艺也没有问题。该人士还表示,对于此次修缮,网友看待事件的角度和文物保护的角度不同,修缮长城不能完全为了摄影展示。 (来自:华商晨报)

另外,修缮长城也有具体的规定,条例明确要求,对长城进行修缮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由依法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长城的修缮应当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长城段落已经损毁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长城段落因人为原因造成损坏的,其修缮费用由造成损坏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来自:华商晨报)

针对“最美野长城”修缮引发的质疑,昨日下午,省文化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文化厅将安排有关人员和专家实地调查相关情况,并详细了解有关修缮工程的批复情况,以及当时施工是否与批复要求一致,设计和施工环节是否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 (来自:华商晨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