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华社报道:长城专家谈网路众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

(2016-09-14 09:58:59)
标签:

新华社报道

网路公募

长城保护

社会力量

董耀会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新华社报道:长城专家谈网路众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

长城专家:网路众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
2016年09月09日   作者:高健钧 张春晓   来源:新华社

    近49万元捐款、两万多捐款人、企业配捐金额10余万元……自8月29日“长城保护2016”公募活动在北京启动,短短10天内,中国民众已经通过互联网为长城保护工作作出可观贡献。
    此次网路公募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在腾讯公益乐捐平台进行,目标是在12月1日之前募得1100万元,用于实施河北省喜峰口长城修缮计划的第一期工程。
    “这是公众参与长城保护的第一次公募活动,也是文物保护领域第一次采用‘互联网+公益’方式进行公募,希望大家关注这一活动,支援长城保护!”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日前在该活动上说。
    “选择网上募捐模式,主要目的还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让大家关注长城。”此次公募活动的主要负责人、长城专家董耀会说。
    本次网路公募所得资金,将用于修缮河北省宽城县和迁西县喜峰口长城段落。修缮本体1050米,费用估算为2300万元,将分三期进行。第一期计划修缮460米,费用估算1100万元,主要用于支付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
    据董耀会介绍,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喜峰口项目,其中94%用于长城本体修缮,其余6%用于项目管理,工程以墻体加固为主,目的是最大限度保护长城本体的安全。“一期工程预计在明年春天开工,目前也在进行一些前期准备”。
    长城是中国古代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结束于明朝。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明长城”。然而,由于多年来持续遭受自然损害与人为破坏,长城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董耀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投身长城保护,常年在长城沿线奔波。他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一方面,由于风雨侵蚀、地震等原因,长城部分段落城墻损毁严重;另一方面,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长城沿线居住的百姓为盖房子、搭猪圈,拆下长城城砖。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又有公路、铁路等建设工程穿长城而过,此外还有违法分子偷盗、贩卖明代长城文字砖,都让饱受摧残的墻体雪上加霜。
    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其中6259.6公里的人工墻体,目前保存较好的不足10%,保存一般的约为20%,保存较差的约40%,消失的为30%。
    长城修建于古代农牧区分界线,如今多位于远离中心城镇的崇山峻岭、戈壁荒漠之间,实施保护工程十分困难;而更重要的是长城沿线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往往十分缺乏,管理更是难以落实到位。

新华社报道:长城专家谈网路众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

    “这些年,长城保护工作从总体来说有很大改善,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作为大体量文物,长城的保护工作仅靠政府文物部门是不够的,要更充分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所以我们想到了向公众募集资金。”董耀会说。
    董耀会说,目前尚未决定喜峰口长城第二、三期工程的筹款时间,但将来还会组织类似的网路公募,以支援长城的日常维护、长城保护员的队伍建设等。
    “修建长城的每一块石头和每一块砖都很普通,我们每个人为长城保护尽一点力,付出的努力也非常普通,但是形成的合力肯定是伟大的。”董耀会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