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对大同历史文化复兴和古城保护工程的近期报道
(2016-09-07 10:08:08)
标签:
山西大同古城历史文化复兴古城保护工程 |
分类: 长城活动、长城报道、长城评论 |
古城新颜 城墙“美貌”叹为观止
2016-08-31 来源: 山西晚报(太原)
2008年起,大同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和古城保护工程。大同古城墙得以再度修复,修复后的古城墙雄伟壮观,特别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城夜景分外迷人,流光溢彩的灯光,使古城墙楼阁俊俏秀丽,伟岸的轮廓更具魅力——
日夜美景堪比故宫
白天的城墙,呈现出一派雄伟瑰丽的景象:雄伟壮观的城墙下,围绕着一条宽十多米的护城河,河水像一条绸带漂浮在城墙之外。站在城墙脚下仰望城楼,城墙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威武和雄伟,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屹立眼前。登上城墙俯视城内,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面貌赫然展现在你的眼前。有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有宽阔的广场和绿油油的草坪,还有整洁而傲然挺立的松柏……
夜幕降临,更别有一番风味。漫步在斜阳夕照的古城墙上,游客们都能感受这座文化古都带来的古韵与风情。月亮升起,古城灯光启动,整座城市都笼罩在一片月色和灯光之中,交相辉映,好不漂亮。
来自美国的游客斯蒂芬说:“我可以算是中国的城墙迷,在中国这段时间,登上过西安的城墙、平遥的城墙和河北邯郸的广府古城墙,印象中都没有这么宽阔,没有那么多门楼,也没有这么漂亮。这几天晚上,还专门看了城墙的夜景,更美。简直比故宫还漂亮!”
城墙上活动精彩纷呈
记者在南城墙看到,2016(第五届)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旅游文化嘉年华热闹非凡,展出的老爷车与古城墙再续前缘。玲珑精致的老爷车吸引了不少市民及游客驻足,大家争睹老爷车风采。
大同美食一直是大同人引以为荣的地方名片之一,东西耳城城墙上,“古都味道美食汇”活动吸引了众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刀削面、莜面、油糕、烧卖、凉粉、拌粉、豆腐粉、油条、烧烤、烤红薯、特色凉菜、烤玉米、山药丸子等近百种大同传统特色美食,不仅能让慕名而来的食客大快朵颐,同时也能让大家了解大同饮食文化。
范勇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到来之际,东耳城、西耳城、月城、古城东南隅与城墙上同样热闹,惊、险、艳、奇的国际大马戏和中国吴桥杂技,引爆味蕾的美食汇,轻客智慧电单车趣味有奖比赛,儿童娱乐区的互动项目,个个精彩,样样耐看,为观众呈上立体化视觉盛宴。”
8年修复预计今年完工
西城墙是四面城墙中毁坏最严重的,保护修复难度较大。西城墙保护修复工程全长约1800米,含瓮城1座、月城1座、城门楼1座、二门楼1座、箭楼1座、望楼12座等。
刘海兵说:“西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城楼、月楼、箭楼及3000平方米的瓮城内侧广场铺装、400平方米的管理院建设均已完工,相配套的城楼、月楼、箭楼的灯光照明工程去年也已完工。现在还剩余近百米,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工。届时,大同的东、南、北、西城墙将全部合龙。”
大同在保护修复过程中,结合内外环境整治,拆除了新建、添建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基础设施等,保护、修缮、加固了城墙现存建(构)筑物文物本体,使其历史真实性不受损坏,忠实地保存和传递了大同古城墙古代城防体系的总体格局、布局特点、景观风貌。
修复城墙高度专业化
大同城墙虽高大坚固,建筑精美,但历经战争、历史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遭到了极大的毁损;现存城墙极少,保存较好的大部分只剩下残垣断壁了。目前,修复的大部分城墙基本为三种结构,分别是夯土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
刘海兵说:“修复是一件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它的目的是完全保护和再现文物建筑的审美和历史价值,它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不能有丝毫臆测。”
关于外界流传的部分对古城修复不理解的言论,刘海兵说:“任何一点儿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与原来的建筑外观明显地区别开来,并且要看得出是当代的东西。不论什么情况下,修复之前和之后都要对文物建筑进行考古和历史研究,各时代加在一座文物建筑上的、正当的东西都要尊重,因为修复的目的不是追求风格的统一。大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古城墙的修复,并不是把原有的东西推倒重来,而是要积极慎重地恢复原来的风貌。但也不等于原封不动地保护,既要全面保护好有价值的古老遗迹,又要改造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同时还需要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古城历史文化和现代创新意识的有机结合。”
记者手记
记者了解到,大同古城墙修复工程启动8年来,这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没休过一天假。可以说,人人都是“5+2”“白+黑”的连轴转,除非是生病没办法,基本上所有时间都在工作岗位上。
刘海兵说:“刚开始修复最艰难的时候,我们早上五点半准时上班,大家笑称为 出早操
;现在每天上班时间稍晚一点儿,但也是早上七点就都到岗了。”近期,为迎接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开幕,城墙上活动精彩纷呈,晚间上城墙游览的游客也很多。城墙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都会等最后一位游客离开才会下班,晚上11点以后下班是常事。采访接近尾声时已是下午一点,同事给刘海兵捎回的工作餐——炒土豆丝盒饭已经快凉了,他准备匆匆吃完后开始安排下午的工作。
而古城管理处的处长范勇则自嘲:“一个月都没顾上好好洗个澡,昨天晚上好不容易抽时间洗了一下,结果一夜的大风把城墙里刚布置好的展板全刮跑了,只好连夜作战,晚上一点多才结束工作。”
记者采访团一行深深为古城墙修复做出无数努力的工作人员折服,他们的“5+2”“白+黑”,正是古城墙修复背后的汗与泪,深深感动着大同市民和来自全世界的游客。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