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目前有3400余名“长城保护员”守护长城

(2016-06-12 16:37:29)
标签:

“长城保护员”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长城保护员有了正式身份  
2016-06-1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承德6月11日电(记者李韵)11日是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一大早,河北金山岭长城保护员白春向便有些激动,他将获得由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城保护员证”。这不仅意味着他志愿保护长城的举动得到了国家认可,而且标志着他在保护长城时有了正式的身份。
  11日上午,在河北承德市普宁寺广场举行的主场活动开幕式上,白春向与其他11位长城保护员一起,代表全国15个省市区的长城保护员接过大红的“长城保护员证”。同时,他们还领到了国家文物局统一定制的长城巡查服。白春向开心地说,再也不用担心巡查时被人怀疑自己的身份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共有长城保护员3400余人,覆盖长城沿线全部省市区县。2003年,秦皇岛市首创“长城保护员”机制,请那些有保护长城积极性的农民分段进行巡护,政府给予每年1000多元的补贴。目前,秦皇岛市已建立完备的市县乡村四级长城保护网。保护员在日常巡查时,可以及时劝阻、制止个人的破坏行为,对于有可能破坏长城的线索及时上报。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日常巡护,一些在长城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被叫停,做到防患于未然,取得显著效果。此举引起国家重视,长城保护员制度被写进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但是长期以来,全国各地的长城保护员只是一支自发的、松散的志愿者队伍。如今向他们颁发工作证和巡查服,标志着这支队伍正在向规范管理的“正规军”方向发展。
  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介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设有专门的保护机构,但由于长城的特殊性,仅靠设在重点地段的保护机构、国家的人员资金投入,是不足以保证长城安全的。因此需要借助、也欢迎社会力量的参与。他表示,长城保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如何避免人为破坏。他说,目前总体势头向好,各类人为破坏事件逐年减少,但仍时有发生,最主要的是建设性破坏。原因很多,比如,长城在各区域整体上都是东西贯穿,如果要修建南北方向的道路,就难免遇上。因此,加强日常巡查、加大查处力度是国家文物局必须要做的事情。在日常巡查方面,长城保护员是一支不容忽视、难以替代的力量。国家文物局将以逐层培训的方式,提升保护员的工作能力。
  白春向告诉记者,政府每年发给他4000元补助。顾玉才说,虽然与最初相比,近些年的补贴已有较大提高,但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志愿者,长城保护员的补贴还是较低。他表示,最理想的状态是将长城保护员纳入各地的公益性岗位,由政府统一购买服务。但就目前情况,这一问题还不能很快解决。国家文物局正在积极与各方洽商。长城保护员在艰苦条件和恶劣环境下付出了不懈努力,“国家文物局将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待遇,让他们在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得到应有的尊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
  开幕式上还向10位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典型事例代表颁发了锦旗。刘玉珠希望有更多的各界人士为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作出更多贡献,在全社会树立积极主动保护文化遗产的新风尚。
  文化遗产日当天,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普陀宗乘之庙修缮工程竣工。该工程历时三年,完成了55项单体建筑保护维修。“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古建筑保护摄影展同时在承德避暑山庄开幕,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取得的成绩。2015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名单也在当天揭晓,主办单位向基层文博单位赠书。文化遗产日期间,承德市还开展了“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主题讲座、知识竞赛、文博动手体验等活动,拉近文化遗产与青少年的距离。返回光明网首页


护卫长城,“长城保护员”在行动 
2016-06-12  来源:新疆青年网  作者:娜娜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主场活动城市河北承德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在长城沿线设有3000多名长城保护员守护长城,实现了长城沿线15个省份全覆盖。(2016年6月12日 新华网)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耗费2000多年修建成的,具有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作用的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但是,历经岁月风霜依旧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是荒漠化等自然因素的破坏。二是长城旅游刚刚兴起时,各个长城景区普遍遭遇了一次“毁容”高峰。部分游客在城墙上刻字,使得万里长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虽然近十多年来,随着游客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加强,刻字破坏行为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但最让人忧心的是,在长城沿线其他许多地区,保护工作基本没人做。
  痛心于“到此一游”等游人刻字给长城留下的累累伤痕,2014年11月4日,中国长城学会与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了去除长城墙体字迹方案征集活动,消息公布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长城保护献计献策。
  长城专家喜忧参半地表示,游人留言刻伤长城反映了长期以来长城乃至文物保护上共同的管理困境,而全社会澎湃的关切之情,却令人看到了希望。他们呼吁,立法保护长城已迫在眉睫。为了护卫长城,解决长城保护工作没人做的现状,我国已在长城沿线设有3000多名长城保护员保护长城,这批长城保护员有统一的证件、巡查服装,并且会由地方政府给予长城保护员一定的补贴。虽然长城保护员没有执法权力,但他们都是长城附近的村民,能够及时发现破坏线索,并快速上报。文物系统将对他们进行培训,并采取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一部全国性的长城保护专门法律正在论证之中,相信有了法律的保障,万里长城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已设3000多名保护员守护长城  
2016年06月12日   来源:新浪新闻中心 

  新华社石家庄6月11日电 (记者白林) 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主场活动城市河北承德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在长城沿线设有3000多名长城保护员守护长城,实现了长城沿线15个省份全覆盖。
  中国长城总长度超过21000公里,资源总数超过43000处,分布在全国15个省份的404个县、区。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长城破坏严重。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表示,保护力度不足是困扰当前长城工作的主要问题。尽管各地已经颁布地方性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完成了相当一部分 长城保护区划划定工作,然而与长城巨大的体量和保护需求相比,这些工作仍是“杯水车薪”,长城保护管理力量严重不足。
  今年1月2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地处偏远、未设立长城保护机构的长城段落,长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文物主管部门可以聘请 长城保护员对长城进行巡查、看护。应当根据长城段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和长城遗存基本情况,确定需聘请长城保护员的数量,保证每个长城段落有 人员巡查、看护。
  “地方即使有长城保护机构,其覆盖面也比较窄,需要依靠长城保护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长城沿线过去也存在一些长城保护员,但他们都是自发的, 这次国家文物局对长城保护员统一发放证件,将“松散队伍”建成“正规军”,并给他们统一巡查服装,由地方政府给予长城保护员一定的补贴。虽然长城保护员没 有执法权力,但他们都是长城附近的村民,能够及时发现破坏线索,并快速上报。文物系统将对他们进行培训,并采取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当日活动现场,国家文物局向承德市的长城保护员代表颁发了工作证书和巡查服装。刘玉珠说:“长城保护员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默默无闻、辛勤奉献。我们今后要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待遇,让他们在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得到应有的尊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