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2016-04-13 21:39:18)
标签:

江西婺源

彩虹桥

廊桥

分类: 世界遗产、文物、建筑、考古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婺源的彩虹桥是婺源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南宋(1127-1279年),全长一百四十米,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可惜的是,我拍照的那天是个阴天。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新浪旅游”有一篇介绍彩虹桥的文章,摘录借用如下:

     ……其实,廊桥以前不大为人关注。很多年前,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写了本小说,叫《廊桥遗梦》,成为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同名电影亦成为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获得很多大奖。读者在沉浸于小说和电影的柔美意境时,也记住了美国的廊桥。后来,中国人发现,原来自己就有很多廊桥,自古就有,遍地都是,而且几乎都比美国的好。于是乎,廊桥在中国渐渐地成为了一种旅游资源。彩虹桥即是。
    彩虹桥之名,取自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意。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由6墩(水中4墩)5孔、6亭5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错落有致。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桥建在河的最宽处,这儿水流相对较缓。
    桥墩古朴厚重,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其面向上游的一侧,采用半船型设计,这是为了分解洪水冲击力。桥墩之间的分隔距离,也根据洪水流速的不同而稍有差距。水碓(水车)在河流的冲击下,吱吱呀呀不紧不慢地转动着。古人利用水能推动水碓,可以日夜舂米、磨粉;而今,它只是一道旅游景观。站在彩虹桥上,凭栏四望,青山如黛,碧水长流,古村隐隐,草木葱葱,呈现出婺源的又一番美景。
    这里拍摄过的电影和电视剧有:《闪闪的红星》、《魂牵柳河镇》、《乡村女教师》、《丁香》、《我心永远》、《星火》、《来的都是客》、《梦回青河》……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婺源彩虹桥

~~~~~~~~~~~~~~~~~~~~~~~~~~

(再借用一篇写的很美的文章)

承载乡愁的婺源彩虹桥 

2014-11-21  来源:苏州日报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样的婺源,我在心里已念了百遍千遍。这个暖和的秋,我抛下一切,奔向她的怀抱。

桃源人家,梦里家园。我知道,婺源,是可以寄托乡愁的地方。童年的江南,一直烙印在我的心深处,可是,婺源的古村,比我童年的江南更加恬静,更加清秀。这里,青山笼翠,绿水晶莹,一个个小村依山傍水,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宛如天然的水墨画卷。

走过江湾、李坑、汪口……最能承载我乡愁的,便是这里的桥。清晨,薄雾飘渺,太阳从山间渐升渐高,那一座座桥,沐着朝霞,在雾中若隐若现。“岸柳吻池舞绿纱,石桥吐雾绕农家。”在这样的“仙景”中,农家人的生活拉开了帷幕:水牛被主人牵拉着从桥上走过,一只鸟儿落在牛背上,逍遥地唱着清亮的歌。桥下的河岸边,一群女人洗着衣裳,溪流从山间而下,跃过一道道平缓的山石。潺潺的流水伴着女人们的欢声笑语,从桥下穿过,向下游奔去……

婺源的桥有木桥、石桥、廊桥,不管是哪一类型,都古色古香,历尽岁月的沧桑。在这些桥中,彩虹桥,是我最钟情的一座。

面对彩虹桥时,一种惊艳与震撼穿胸而过。它真如一座彩虹,架于一泓清流之上,在两岸青峰对峙中,更显出“长虹卧波”的气势。那一个个桥墩,如一排准备就序的船队,正在等待一声号令,扬帆远航。

这座位于婺源清华村的彩虹桥,始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年历史。全长一百零五米,由二头引桥、四墩五间和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桥基四墩青石叠砌,呈半截船形,石缝间窜出一棵棵不知名的花草树木,两桥墩间用木梁横联,上铺木板成桥面,椽瓦结顶为廊,两侧围于木栏。有交通和供人休憩双重功能。彩虹桥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

当年,电影《闪闪的红星》就在这里取景。青山倒映入水,岸边竹林青翠,竹筏在河面上缓缓移动,一切都不曾改变,远远而来的,是水的欢歌和那桥下孩儿戏水的笑声。那笑声,在静谧、青幽的山水间,有着珍珠入盘的清脆。站在桥上,往上游眺望,五座连绵的山峰,形似笔架,导游告诉我们,这山就称笔架山。山脚下一泓碧波,就是“小西湖”。明嘉靖年间,吴派篆刻祖师文彭,应他的学生婺源人何震之邀,来这里游玩,文彭欣然在临水石壁上题刻了“小西湖”。

桥头有一座水车磨坊,那巨大的水车在阳光下静默着。过去的几百年,人们排着长队,在磨坊里舂米、磨粉。这里,曾是全村或周围几个村最热闹的地方,如今,这水车完成了它的使命,却成为我们走进历史的一个入口。这样古老的作坊,会有多少故事在岁月中演绎?那水车边长在河中相依相偎的鸳鸯树,便是爱情的象征吧。它们在水的滋润下,盘根错节,枝叶缠绕。浪漫的廊桥,总不会缺少浪漫的氛围。

 一排间距半步的石磴从此岸延伸到彼岸,叫做“磴步桥”,与彩虹桥遥相呼应。走上石磴,忍不住把手伸进了水中――这水,清澈得让人心生怜惜。清浅宽阔的河面上,水流却是极为急速,流水从石磴间流过,形成一个落差,水声哗哗。走到磴步桥中央,回望高高的彩虹桥,那种气势,摄人魂魄。在这桥上,多少徽商走向外面的世界,又回到了家乡,兴建宅第,光宗耀宗。“彩虹”二字中,蕴含着古徽州人祈盼人生像彩虹般灿烂的美好愿望。而一代代成功的徽商,真正实现了这样的心愿。那岸边绿林中矗立的一座座马头墙,就是梦想成真的明证。

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我却把满满的乡愁交给了这婺源的彩虹桥,我把我的梦,也遗落在了古朴的桥上。

□顾丽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