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古大草原上策马扬鞭护长城的“马背巡逻队”

(2016-04-12 10:08:18)
标签:

内蒙古

“马背巡逻队”

长城保护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策马扬鞭护长城
2016-04-11   来源:包头日报   作者:赵遐
 
内蒙古大草原上策马扬鞭护长城的“马背巡逻队”
图/白生云

近日,记者走进一直扮演着“野外长城守护神”角色的内蒙古包头市边防支队达尔罕边防派出所,探寻内蒙古大草原首支党政警企民马背文物保护“骑兵”鲜为人知的故事。

野外文保新生力量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1.2万平方公里边境地区和88.6公里边境线上,马仍然是广大边防官兵执勤巡逻、守边护边的亲密战友。

包头市边防支队支队长李军告诉记者,根据达茂旗多数古文化遗址坐落在山高坡陡、沙丘沟壑的险山之间,汽车进不去,只能依靠骑马进出这一实际,支队联合达茂旗文管所,在文物保护单位较多的嘎查(村)设立了“草原神鹰长城保护站”,组建了能够因地制宜开展长城遗址巡查的党政警企民联合马背文物保护“骑兵”队。

联合马背文物保护“骑兵”队组成人员以当地文保员为向导、长期驻守在边境地区的公安边防战士为主体,吸收热衷文物保护的牧民群众参与,主要职责是对散落在边境地区古文化遗址进行日常巡护、开展联合执法,彻底解决基层文物保护力量薄弱、文物保护部门无执法权等瓶颈问题。

考验队员骑乘技术

达尔罕边防派出所民警一真夫是骑兵队的一员,他介绍说,“平常的巡逻中,马匹要翻越陡峭的山坡,在高高的山梁上巡逻。马虽通人性,但也有失蹄的时候,这对骑手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有一回,骑兵队在金长城的一段高梁子上巡逻,战士与文保员结队同行。临行前,达尔罕边防派出所领导再三强调安全事项,每一名骑手都保持高度的警惕,但意外还是发生了,一真夫出发不久,他骑乘的马匹的一只前蹄踩进了一片虚土……

“当时我感觉马匹快要摔倒了,心慌得厉害!整个身体失去了重心,我试图抓紧马鞍,但马跌倒在地,我被重重地甩出了好几米远。庆幸的是,我扑倒在一个土堆上,才躲过一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一真夫仍然心有余悸。

为提高边防派出所官兵和年轻文保员的骑乘技术,保证文物巡逻任务的顺利开展,包头支队积极协调建起了边境苏木(镇)党委政府牵头的“马背文物保护队培训基地”。

调动牧民守护文物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一个牧民,一匹马,就是边境线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近年来,包头市边防支队与驻地文物保护部门积极探索加强文保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调动牧民自发投入长城保护事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维稳护边的作用。蒙古族文保员图布新说,“马背巡逻队”组建后,因为我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所以我加入了,我要与边防民警一道守护祖宗留下来的宝藏。”

据介绍,2015年,马背文物保护“骑兵”对金长城进行日常巡查156次,行程1万公里,清理非法进入边境管理区车辆95台次,人员120多人,制止意图踩点等各类事件6起,牧民群众保护文化遗址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了军马的作用,还组建了“马背110服务队”、军马巡逻队等,在有效打击边境辖区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帮助边境地区各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