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始建于唐代的牡丹江边墙近日被纳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

(2015-11-18 05:38:59)
标签:

黑龙江

牡丹江边墙

国家长城保护计划

分类: 长城活动、长城报道、长城评论
牡丹江边墙纳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 牡丹江日报  

  牡丹江日报讯 11月13日, 记者从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获悉, 牡丹江边墙继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长城序列后,近日又被纳入了国家长城保护计划,并开始启动了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提到长城,人们首先会想到北京八达岭长城、山海关等,在牡丹江也有一段长城,那就是牡丹江边墙。它虽然不带“长城”二字, 但它建设的功能性质均与大家熟悉的长城一样。 近日,国家文物局批复通过了牡丹江边墙保护规划编制立项,我市文物部门已经在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长城资源项目保护规划》中申报了4项保护工程。目前,文物部门正在申请牡丹江边墙保护规划编制经费,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据介绍,牡丹江边墙始建于我国唐代渤海国时期(公元698年—公元926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由三段不连续的墙体构成。三段边墙整体均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66公里,其中牡丹江段边墙位于爱民区北部山地中,全长38公里;江东段边墙位于宁安市江南乡东部山地中,全长23公里;镜泊湖段边墙位于宁安市境内的黑龙江省江山娇实验林场辖区内,依附墙体外侧筑有38座典型“马面”,全长5公里。牡丹江边墙依山势就地取土取石修筑,依据构筑墙体材质的不同,分为土墙、石墙、山险墙和山险4种类型。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 牡丹江边墙是我国唐代渤海国时期修建, 其性质、目的和功用与始建于我国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齐长城、赵长城等古长城基本一致,是目前我国最东北的一道长城性质的军事防御工事设施。其作用可能是渤海靺鞨为防御黑水靺鞨南侵,在其国界北部构筑的主要军事设施,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十分重大。

  据悉,2006年5月25日, 牡丹江边墙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至2011年,我市文物部门对牡丹江边墙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在边墙各大交通路口、主要干道、人员密集区竖立文物保护说明碑15座,文物保护界桩141根。2012年12月,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出台《牡丹江边墙管理办法》。2014年4月30日,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了牡丹江边墙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