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县的“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建于东汉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祠是孝子郭氏墓地附属之祠堂,仿照汉代民居建筑的形象并缩小比例而建,为单檐悬山顶两开间房屋,坐北朝南,面阔4.14米,进深
2.5米,高约2.64米。后部为祭祀用低矮石台,石祠构筑情况是:东壁上下 2石,西壁 1石,上端皆呈锐角三角形。后壁横列
2石。前面正中立一八角形石柱,两侧山墙前面立条石柱,上托挑檐枋石。在正中石柱和后墙间,上架三角形隔梁石,
祠室内的三面皆有浅线刻画像,三角石梁上也刻有画像。画像图案为朝会、拜谒、出游、狩猎、百戏等汉代贵族墓葬石刻的常见题材。横贯西、北、东三面内壁上部的出游图,场面宏大,人物、车马众多,且刻有“大王车”三字。其他画像有伏羲、女娲、西王母、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等神话、故事题材。祠室外壁有大量的游人题记,最早的有纪年者为东汉中期所题,因此该祠堂的建造年代不晚于东汉中期。
郭氏墓石祠原是室外的露天建筑。由于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1953年,当地文物部门在石祠外修建了覆室和围墻,派人看护。1999年,按照汉代风格重修了覆室。“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之匾额由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题写。2000年,考古工作者清理了祠堂正前方及两侧的汉墓,并将清理发现的历代碑碣集中存放于墓园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