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的活跃用户是些什么人
2015-08-28
韩立勇
一个老师最近跟我说,天涯的用户品质不行。我觉得,这大有可商榷的地方。如果注意到意见领袖的认证规模,天涯肯定比不过新浪微博,就自媒体的发达程度,天涯也比不上微信。但单纯论用户品质的话,我觉得恰恰是天涯,要比微信、微博的用户品质更好。
数年前,天涯可以说是“愤青”的平台,因为最激烈的声音,可能多是从天涯发出去的。当时,没有什么互动媒体可以跟天涯一较短长。今天,微博、微信改变了当年的网络媒体格局,网民的年龄结构也在社交媒体的冲击下,发生很多变化。最惹人注目的是,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在微信、微博的活跃度。
微信把孩子和老年人都搬上来上网了,微博则是名人和意见领袖的舞台。如果说微信是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朋友圈里没有什么高下之别,微博是聚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名人要享受被粉丝追捧的快感,那么天涯恰恰是在中心化的意见领袖与被边缘化的草根之间,形成的一个天然的俯冲地带。在这个俯冲地带,集结着大量民间高手,他们有强大的表达能力,但不需要用话语权来生存,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声音职业化。
相对微博上争夺话语权的意见领袖不同,他们需要的是深度的互动和表达,他们绝不愿意成为跟风的粉丝,也极可能不愿意成为依靠话语权吃饭的名人。
如果让我对天涯现在的活跃用户进行一个基本的概括的话,我觉得他们有如下三个特征:有阅历,有思想,消费水准高。
先说阅历。天涯的情感论坛也好,八卦论坛也好,都是一群有故事的人在吐槽。没有阅历的人,来天涯几乎是失语的。这些网友说的,老年人和特别年轻的孩子,可能也不感兴趣!困扰90后的问题可能是就业恋爱,困扰天涯用户的,往往是家长里短。所以天涯的“生活那点事”一开版,就火得一塌糊涂。这些和阅历有关的话题之所以这么火,一是活跃用户愿意说,而是网友愿意捧场,有些话题是任何传统记者都设计不出来的,其狗血程度,教训程度,都让其它媒体望尘莫及。所以,天涯已经沉淀为,一个颇为有阅历的人,将自己的生活沉淀后,进行表达的空间。所以,00后现在可能很少上天涯,当他们有了生活,需要匿名吐槽的时候,就来了。
再说思想。论坛是思想交流的空间,是更深层次的一群人的交流。玩论坛的人太笨的还不行。论坛是交流思想,交流观念的地方,是可以进行很深入的交流的地方,也是可以交流更抽象的一些东西地方。但微博和微信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产品优势。微博就是一个碎片化的交流场所,所以关注度比内容更有价值。论坛不行,论坛一定是内容比关注度有价值。在论坛上,无论你是谁,你的内容不好,就没人理你。在微博上,你是大V,你放个屁都有人管柱,都有人说好。微信是将现实的社交关系转移到网络平台上的地方,现实中怎么交流,微信上不过是一种补充。
正因为论坛是交流思想的地方,天涯这么多年来,一直有大量民间高手栖息,也奠定了天涯自身的用户基因。想当年,天涯的关天茶舍、煮酒论史,都是思想者云集的平台。今天,虽然被微博、微信分流走一部分高品质用户,但天涯依然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深度交流的平台。
去QQ斗个地主,今天挣了多少分,明天去炸个金花,这个也是一种信息交流,但是层次比较简单的。你问他一些大的思想概念他也讲不清楚,但是他觉得我斗地主也斗的挺好。这是一些社交平台上用户干的事情。天涯也有社交功能,但天涯的社交,是依赖对方提供的内容品质和互动水准开展的。所以上天涯的人,整体都是素质高的人。我个人以为,能上论坛的,素质都不低。不管哪方面论坛,不管左派还是右派。
最后说消费水准。
这几年,天涯一直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护从天涯成名后出走的写手。有些写手,需要积累话语权,在天涯这里获得公众关注度后,就开始到自媒体上栖息,放大自己的个人话语权去了。天涯目前给出的方式,就是要从个人增值上,为活跃写手做服务。目前看,已经初见成效。
下图是天涯股票论坛的打赏排名,赏金的数额是以人民币的分为计量单位的。截图中,第一名“我辛永狠”的赏金,接近300万人民币。我觉得这个赏金数,足以说明股票论坛、经济论坛等板块用户的活跃程度和消费水准了。

其实,不仅仅是经济论坛的用户消费水准高,我只是给出一个横切面给大家看看而已。用户的价值观、思考方式、年龄结构、地域特征,都能说明用户的消费水准问题。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天涯活跃用户的品质,是强于其它网络媒体的。我们想想,哪些网络媒体的用户,像天涯聚集这那么多阅历丰富,独立思考,中产为主的用户呢?
所以,勿谓言之不预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