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长城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全力推进
近年来,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转型,国家针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频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市更是把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上级工作精神,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寻找文化与旅游的契合点,提出了依托燕长城文化遗址这一宝贵资源打造文化旅游风景区的构想。目前该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县旅游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得到了健康、快速推进,展现出了魅力独特、风光秀丽的景区形象,前来观光游客络绎不绝。
该景区位于素有“黄金之乡”美誉的建平县烧锅营子乡,总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内有喇嘛山、二龙山、燕长城等景观和遗址。计划总投资3亿元,主要内容有:建设喇嘛山基础设施、修建山门、登山步道、铺设进山公路;恢复重建喇嘛山灵泉寺和金蟾寺、二龙山青云寺;进行燕长城保护工程;建设太乙民俗山庄、有机果蔬采摘园、乡村温泉酒店、滑雪场、花木长廊、溪水园林休憩公园等项目。
烧锅营子乡石匠沟(太乙民俗山庄)建设项目
石匠沟是烧锅营子乡木头营子村的一个村民组,全组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800亩。2014年,招商引资引进承德市路和矿业集团进行综合开发,董事长赵存路计划出资1.5亿元,利用3年时间将石匠沟的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太乙山庄。当年完成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设、搬迁24户、油路铺设4.4公里、造林3000亩、荒山治理3500亩、打机电井3眼、建设4000平方米养殖场、造地300亩、完成护岸工程3公里。2015年石匠沟计划投资5000万元,启动建设1000平方米接待中心一处、5000平方米别墅区、6700平方米度假村、3500平方米餐饮中心、3000平方米垂钓园、1300平方米露天泳池、1300平方米洗浴中心、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栽植220亩文冠果、建成280亩采摘园、15亩牡丹园、30亩芍药园、完成河道治理2公里,两岸石拱桥连接,橡胶坝蓄水、完善现居民点文化广场、文化墙、修索道及滑雪场各一处,预计2018年完成。
烧锅营子乡二龙山青云寺建设项目
烧锅营子乡二龙山青云寺位于烧锅营子乡毕杖子村山前,有寺院一处,庙宇50余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600平方米。目前,通辽市证吉房地产公司计划将原建筑拆除,投资5800万元,利用2年时间,对二龙山进行兴建,计划建设大雄宝殿、观音殿、祖师殿、人洪湖、塔林、燕长城、天王殿等20个项目。
烧锅营子乡喇嘛山旅游区建设项目
2014年由国电赤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及蒙东能源有限公司投资3600万元的喇嘛山灵泉寺重建项目已完成,寺内四重院落已初具规模,16米高宝塔正在建设之中(详见效果图)。2015年赤峰市中合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5200万元建设金蟾寺(效果图已经完成)、移民搬迁25户。
燕长城保护工程建设项目
燕长城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长城由赤峰市北梁跨越老哈河,进入建平县境内,经由热水、老官地、烧锅营子、哈拉道口、二十家子入内蒙古敖汉旗境内,东西横贯县境内长达55公里,但仅有烧锅营子乡化匠沟村张家湾境内的碾盘坡至蛤蟆沟脑段长约7.5公里的遗址保留尚好,存有高度为0.2至0.5不等的内外残墙。
燕长城基础设施保护工程主要项目有(整个工程包含8个单项工程):从蛤蟆沟脑至城址修2.5千米长,5米宽砂石路一条;500平方米停车场一处;600米长,2.4米宽人行步道;100平方米看护房一座;看护瞭望台108米(恢复一段燕长城)。在城址的三处洪水冲刷沟处各修一条防洪石坝,总长约150米,平均高约5米。在7.5公里长的城址两侧的30米处各修建铁丝网护栏一道,并于保护栏内植树,形成防护林带。2015年4月开始进场施工。计划8月末全部完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