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淀文明网:已遭破坏的段落尽可能恢复原貌,严禁人们随意攀爬野长城

(2015-07-21 17:43:22)
标签:

海淀文明网

林志干

长城保护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谁来保护我们的万里长城
2015-07-21   来源:海淀文明网

  对大多数人而言,印象中的长城雄伟挺拔、绵亘蜿蜒,就如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慕田峪等景区里的一样。但它们占整个长城的10%都不到,其余90%以上的长城,大多淹没在无人问津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长城,保护状况堪忧。(7月19日《新民晚报》) 

  我国之成为把长城称之为“万里长城”,主要是根据历代长城修建的长度统称的。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据堪测数据显示,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除去2000多公里自然天险作为墙体的段落外,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公里。目前保存完好的仅有513.5公里,已经消失的有1961.6公里。长城遭受毁坏程度如此之大,给长城有效保护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万里长城必将不复存在。 
  万里长城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历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但让我们感到可悲的是,长城每年都在不同程度地遭受人为破坏,尤其是一些数百年未经得到保护和修缮的野长城段落,每年十万人、几十万人去攀爬,造成的破坏力是可想而知。再加上在长城脚下周边生活的居民,对长城保护的意识不强,有的居民甚至挖掘长城的砖头用于自家建设,一些地方政府对长城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长城人为性故意破坏极为严重。虽然,近年来各地对长城保护的呼声很大,但往往由于地方资金投入不足和整体性保护意识欠缺,致使长城保护的基础相当脆弱。由此,抓好长城保护的国家顶层设计,对既有法律进行全面修改,建立起跨区域全局性长城保护机制,用严格的法律机制将长城纳入国家重点保护规划,已经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坚持长城保护的法治机制,是从根源上对万里长城实施有效的保护。由国家职能部门集中统筹,各地区政府强力实施,民间力量和民众积极参与,把长城保护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工程进行统一保护,既可以解决各地经济状况不一、保护积极性和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落实具体的保护责任,实现了责权利的完全对等,这才是长城保护最为有效的整体思路。尤其是对那些几百年未经任何保护和修缮开发的野长城,更要成为国家和各地政府保护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看到的是,八达岭长城等知名景区,已经象征性地承担起了人们“当好汉”的愿景;而那些散落乡野的野长城,就像是无主的财产,任人随意开发利用,长城固有资源被盗挖,一些政府甚至对于它的存在表现出漠不关心。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保护长城,并不只是把它们都搞成旅游资源来开发,而是要杜绝更多的人为破坏,使万里长城都尽可能地恢复原状,不至于淹没于时代车轮的尘埃之中。 
  我国长城作为世界最著名的文明古迹之一,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无可替代、无以复制。目前,我国长城已经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纳入世界最濒危文化遗址名单之列,给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敲响了最刺耳的警钟。如何对长城实施有效的保护,正在考验着国家的决心和能力。因此,国家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长城保护相关法律制度,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有力遏制破坏长城的不文明行为,并对未经保护和修缮的段落要实施重点保护,对已遭破坏的段落尽可能恢复原貌,严禁人们随意攀爬野长城,如此才不至于愧对祖先,也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光荣称号。(林志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