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严-
-郑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380
  • 关注人气:1,4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普:《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2015-07-18 06:23:37)
标签:

老普

张培

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

行唐县腰郊村

抗战文物亟待保护

分类: 军事、抗战、老兵
《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〇 老普

  2015年7月13日晚,我和张培夜宿平山县南滚龙沟村。
    14日上午,张培代表“晋察冀日报社研究会”与南滚龙沟村干部协商为抗日战争中殉难的滚龙沟群众建碑事宜,我前往西柏坡韩家峪村“中央机要干部培训班”(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干部学校)原址。近中午时分我们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离开南滚龙沟村,下一个目的地是行唐县腰郊村。 
  行唐县地处太行山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期间行唐青年踊跃参军打鬼子,群众乡亲积极支前,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我们去腰郊村的主要和唯一目的是观察记录腰郊村的《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 
  腰郊村位于偏僻深山中,汽车离开省道后还要走1.5公里崎岖村路才能到达。在村南头第一户人家我们询问一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村里有纪念碑吗?”。“不知道”,小姑娘回答,看来年青一代真是把那个年代遗忘了。征得小姑娘同意,我们进院询问她的家长,一位40岁上下的汉子。他听说要找纪念碑,立即告诉我们:“有,顺路走到小卖部就到了”。 
  纪念碑斜靠在一处土坎上,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碑的状态不好,只有大字体“抗日烈士”和“殉难同胞纪念碑”还算清晰,其余小字体均有不同程度风化,究竟能辨认多少字没有把握,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

老普:《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老普:《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碑的下半部被四块水泥板压住,正当我和张培为水泥板发愁的时候,村里的老乡聚拢过来,他们显然为纪念碑得到外来人的关注而高兴和自豪,充满善意欢迎我们到来。几个小伙子一起上前搬开沉重的水泥板,一位老乡端来一盆水清洁纪念碑上的污泥,纪念碑全貌展现出来: 
  右列第一行上款:中华民国叁拾四年十壹月上浣谷旦。即碑刻立于1945年11月上旬秋收季节,去今整整70年; 
  碑文右列苗占春、苗天保、苗凤池、苗庆云四位烈士和苗士春、苗福合两位村干部的姓名,年龄和职务; 
  碑文左列腰郊村六位殉难群众的姓名和年龄,风化严重。 
    落款为腰郊村政群全体立石。 
 
老普:《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老普:《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老普:《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左列碑文风化严重,很难辨认,但我们不言放弃,努力观察辨识。“看这里”,张培惊呼。顺着张培所指看去,果然最左侧的一列字是:“苗全志年七岁”,右临一列是“苗金翠年十岁”。惊愕、震动、悲愤......如果苗全志和苗金翠两位同胞活到今天,当是80岁上下的老人,正是子孙满堂,天伦之乐的光景。但是70多年前,他们倒在残虐日军的暴行下。腰郊村的纪念碑记录了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却又匆匆地走了,杀害他们的凶手就是那个声称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帝国主义侵略军。 
  苗姓是腰郊村的大姓。我们询问村民,有谁知道或记得“苗全志”和“苗金翠”。在场的年轻村民都说不知道,要问村里的老人。我们因为有后续任务,未能深入采访,但腰郊村我们会记得不忘。 
  腰郊村《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以确凿明确的文字记录了侵华日军残害我年仅7岁和10岁儿童的罪行,在抗日战争史实的重要物证,其重要程度我们认为碑刻(或者其复制品)即使在国家博物馆或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也可占有一席之地。但经过数十年的风化,纪念碑部分文字已经漫漶,如不抢救保护,再过10几年,20年,纪念碑就会成为“白板”一块,到那时记载日军罪行的物证也就消失了。

老普:《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老普:《抗日烈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亟需保护,刻不容缓

    因此,我们呼吁对腰郊村纪念碑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建议:
    (一)首先固化保持纪念碑现状,不使其继续风化残损。
    (二)提高腰郊村纪念碑的保护等级。我们此次在现场未看到文物保护碑,不知道纪念碑目前的保护等级,建议至少提高到市级或者省级文物保护级别。
    (三)在目前尚可辨认的状态下,测量拍摄纪念碑,资料存档,制作复制品备份。 
  离开腰郊村我们前往阜平城南庄,30多公里山路行车使我们几乎陷入绝境。大部分路段仅容一车通过,如果对面来车必然“对冲”,所幸正因为地处偏僻,我们居然没有遇到会车。在行唐和阜平两县交界隧洞处(分属石家庄市和保定市)遇到人为堆高的土坎,城市轿车不可能通过,又是所幸,依赖长城哈佛的高底盘越过了。但是汽车油箱告警灯亮了,油表指针归“0”,我开车20年来从未遇到的境地恰恰发生在这崎岖山路上。每一秒钟汽车都可能断油,每遇到路边的三两户人家我都牢牢记住这个地方,要是断油了就回来找老乡帮助,开摩托车带我们去公路上找油......
    终于,省级公路到了,我们开出了山区。看到路边的加油站、小超市、饭店,看到公路上络绎不绝的过往车辆。
    我想,今天驾驶着四个轮子的汽车,穿行于太行山中尚且费尽周折,那么70年前,我们的前辈八路军和边区老百姓浴血奋战,反击侵略的抗日战争该是多么艰苦卓绝,英勇辉煌。
    勿忘历史,缅怀抗战烈士和遇难同胞,中华民族复兴无可阻挡。 

                                                 2015年7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