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晚报:“从黄河到黄海”——徒步齐长城 共享文化大餐

(2015-07-17 15:48:15)
标签:

青岛晚报

从黄河到黄海

徒步齐长城

山东省旅游局

长城保护基金

分类: 长城活动、长城报道、长城评论

“从黄河到黄海”——徒步游齐长城 共享文化大餐

2015-07-15        青岛晚报

核心提示: 7月14日,“走长城、读齐鲁、做好汉”大型齐长城徒步游活动走进青岛,先后考察了齐长城鸽子山段、月季山段。

7月14日,“走长城、读齐鲁、做好汉”大型齐长城徒步游活动走进青岛。

http://upload.qing5.com/2015/0715/1436962402791.jpg共享文化大餐" />

齐长城月季山段全貌

齐长城,比万里长城早490余年,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的规模宏大、年代最久远的长城遗产。

由山东省旅游局、长城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走长城、读齐鲁、做好汉”大型齐长城徒步游活动,10日至15日在我省千里齐长城遗产线的重要点段上进行。这次活动特邀国内长城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旅游工作者、旅游投资开发企业,以及旅行社、旅游专业媒体、登山及徒步旅游等领域的100余名活跃人士参加。

“百人团”先后考察了齐长城鸽子山段、月季山段。两段齐长城遗址山峦叠嶂,石色如铁,树木繁茂,蜂蝶随香。“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团员们沿着山间小道蜿蜒而上,满眼的绿意尽情舒展,虽然这已经是此行的最后一站,但大家的兴致依然很高。来到一处略平缓的岭间,一段绵延约百米的残墙断断续续地盘旋在山顶,这就是历尽沧桑的齐长城遗址。抚摸着斑驳的墙面,团员们莫不感叹天地悠悠、时光易逝。

http://upload.qing5.com/2015/0715/1436962416302.jpg共享文化大餐" />

齐长城月季山段城墙近照

山东海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告诉记者,参加此次齐长城徒步游,她感觉收获很多,不仅增加了对齐长城的全面了解和认识,还增强了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此外,她还认为,山东省中小学的历史课,应当增加齐长城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定的实践教育课程。

14日下午,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先生为大家做“长城的历史文化与开发利用”主题报告,他指出建设齐长城是人类生存、秩序构建与文化传承的需要。由于年代久远,目前齐长城已经进入了损毁的快速发展期,因此我们更要努力保护、合理开发齐长城。

http://upload.qing5.com/2015/0715/1436962392537.jpg共享文化大餐" />

2015中国休闲30人(齐长城)沙龙

随后,2015中国休闲30人(齐长城)沙龙举行。沙龙由中国旅游报社社长高舜礼主持,几位专家学者围绕齐长城的文化、开发与保护进行了热烈讨论。山东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于冲表示,我们这一代应当“打响齐长城的文化品牌,认识、敬畏齐长城,并主动担负起保护中华民族齐鲁大地文化的责任”。广东省文化旅游协会会长李存修认为,齐长城整体保护完善,但部分段落保护过度,失去了齐长城本身的味道;还有部分段落虽然进行了保护但并未开发,不适宜游人旅行。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冯惠娣认为,齐长城凝结了齐鲁大地先民的智慧,代表了先辈们所树立的和谐社会、可持续、文化传承的理念,开发齐长城应该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而非简单的观光和旅游。最后,山东大学旅游系主任、山东旅游协会会长王德刚指出,齐长城的开发应以保护为原则,分段开发,着力建设基础设施,打造适合不同人群的线路和旅游产品,“让沉寂了2000多年的齐长城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复活”。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傅春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