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商报消息:陕西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养殖场被强制拆除

(2015-03-12 09:58:56)
标签:

陕西渭南

魏长城

华商报

强制拆除

长城保护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养殖场被强制拆除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周艳涛       2015-02-28

华商报消息:陕西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养殖场被强制拆除

  2014年12月份,合阳县文物稽查队在田野文物巡查中,发现位于甘井镇东城后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有村民违建养殖场,立即向县文物旅游局和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作了汇报。接到汇报后,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随即派人前往调查。经调查,该养殖场位于甘井镇东城后村魏长城遗址南侧,建在村民刘某的承包耕地,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4米,高约2米,面积160平方米,下部1米由红砖垒砌,上部为石棉瓦铺顶,距离魏长城仅有0.5米,属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违建对遗址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损坏周边环境。调查人员进行了现场拍照、勘验和询问笔录。随后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向当事人下发了限期改正通知书,一是限期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二是恢复地面历史原貌。当事人虽然表示愿意拆除,但是在限定期限内仍未进行拆除。
  近日,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和合阳县文物旅游局负责人组织执法人员20余人,对违法建在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了强制拆除。

  背景介绍:战国时期,合阳属魏西河之地,魏国所筑之长城遗址犹存。魏长城遗址合阳段位于合阳县城以北15公里处梁山南麓,由西向东穿越皇甫庄、甘井和杨家庄三个乡镇的20多个自然村,长约20公里。西经大浴河入澄城县境,东入韩城市境。其中杨家庄乡的木场、杜家塬,甘井的城后,皇甫庄的河西坡等段,长城残迹仍高1-6米,夯土层清晰可见。甘井镇东城后村南的魏长城所处地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渭南拆除魏长城保护遗址违建“养殖场”
                    2015-03-12   来源: 新华社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省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近日联合合阳县文物旅游局,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时期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的“养殖场”等违法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以保护这处文化史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重要历史遗产。
       战国时期魏长城是两千多年前秦魏争霸的重要历史见证,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阳县文物稽查队2014年12月田野文物巡查时,发现位于甘井镇东城后村的国保单位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有村民违建的养殖场,遂向县文物旅游局和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作了汇报。
      经调查,这处养殖场位于甘井镇东城后村魏长城遗址南侧,建在村民刘某的承包耕地,面积160平方米,距离魏长城仅有0.5米,属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违建对遗址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损坏周边环境。调查人员进行了现场拍照、勘验和询问笔录。随后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向当事人下发了限期改正通知书,一是限期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二是恢复地面历史原貌。当事人虽然表示愿意拆除,但是在限定期限内仍未进行拆除。
      2月初,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和合阳县文物旅游局负责人组织执法人员20余人,对违法建在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了强制拆除。随后,针对魏长城遗址多处田野村庄和农田中,村民取土和农田改造对遗址造成的人为破坏等情况,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要求进一步加强巡查和检查,加强对遗址周边村民的文物法规宣传,切实做好田野文物和其他文物点的安全。

         渭南市拆除魏长城保护范围内违章建筑

华商报消息:陕西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养殖场被强制拆除

    近日,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联合华阴市文物旅游局,对魏长城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今年4月初,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接到省文物局转办通知,获悉,华阴市城南村有居民在魏长城保护范围内违章建养殖场。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联合华阴市文物旅游局的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勘查情况,并对违章户做了调查询问笔录。随后向涉嫌违法建设的居民下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此后,在执法人员多次宣传和教导下,违建户配合文物部门主动拆除魏长城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并要求不能在建设控制地带建永久性建筑。
    随后,市文物旅游局要求华阴市要加强对魏长城遗址日常的巡查检查,杜绝群众对魏长城的蚕食破坏及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行为。
    魏长城,残迹在华阴市境内有八处,分布约十余里。华山朝元洞西有城墩遗址。红岩、城南、河湾、西关等村附近都有长城残垣。其中城南村东一段,长365米,残高七米,底层最宽处9.2米,并留有堡寨和烽火台遗迹。从残垣现状看,城全部用细土夯筑,非常坚实,且保护较为完好。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可靠资料和凭证,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