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三进:保护长城要拿出实在行动

标签:
郝三进秦皇岛市长城学会保护长城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秦皇岛日报 |
分类: 人物、历史、地理 |

“我生在长城下,长在城墙边,长城早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30年前上海人民的义举激发了我保护长城的信念,如今看到社会各界这么积极地参与到保护长城的行动中,作为研究长城30多年的秦皇岛人,我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7月8日,秦皇岛市长城学会会长郝三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郝三进说:“保护长城不是一句空话,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要了解长城的历史、意义和地位,只有了解它,才能对保护长城有正确的认识。”郝三进自1983年开始研究长城,他阅读史记、明史、清史,特别是当地史料,还向“土专家”求教,用心、用情研究家乡的历史、长城的历史。“30年前,为秦皇岛捐款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没有长城的,他们的行为体现的是爱国情怀,他们保护的是‘中国人民的脊梁’。”
“秦皇岛的长城具有很多特殊性,是别的长城所没有的,也可以说是我们秦皇岛长城所独有的。”郝三进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很多人有意或无意地对长城造成了破 坏,是因为对长城背后的历史不够了解,秦皇岛的长城不仅是入海长城,还拥有26种文字砖,在975座敌楼中,有石雕、石刻的敌楼占300座左右。2003年12月,在板厂峪长城发现了明代砖窑群,这一发现被列为当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秦皇岛长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与秦皇岛境内长城有关的诗词歌 赋就有600多首。
保护长城,就是在保护历史资源,秦皇岛独特的长城资源促成了秦皇岛繁荣的旅游环 境。郝三进说:“最初修复董家口长城的时候,那里的人均收入才几百元,随着长城修复工程的开展,董家口长城成了新的旅游目的地,很多人慕名而来,现在的董家口路宽了,人富了,村民保护长城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了。”
“今年是‘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3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代表跟我一样热衷于长城事业的专家、学者、爱好者以及广大的长城保护员,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成立保护机构,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严格按照《长城保护条例》规定,加大对破坏长城的处罚力度,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保护长城的工作进行下去。”郝三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