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城墙装电梯” 折射出破坏文物的环境和历史风貌之乱

(2014-07-12 13:03:02)
标签:

文物历史环境

古城墙装电梯

文物历史风貌

文物保护

文化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古城墙装电梯” 折射文物保护之乱
                          2014年07月11日   来源:河北日报  
   
                             □ 勇 海

  近日,在有600多年历史的西安城墙南门瓮城城墙上修建电梯一事,引发民众质疑,担心这种“混搭风”将破坏文物的完整性及观赏性。西安城墙景区负责人表示,修建电梯是为完善游览辅助设施,提升整体服务功能,本着“不占用、不破坏城墙本体”的原则,采用轻质、可逆的材料工艺,完善老年人、残障人士登城辅助设施。直至记者采访时,虽被叫停但施工仍在继续。(7月7日《工人日报》)

  巍巍古城墙,粼粼护城河,一直是“十三朝古都”西安的象征之一。西安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为研究古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其文物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而给西安古城墙装电梯,即使“不占用、不破坏城墙本体”,也是一种破坏文物之举。

  具体而言,加装电梯会破坏古城墙的天际线、线型美以及环境的原真性。有质疑者指出:“文物在人类文化构建中,必然与环境结合在一起,每一文物都处在一个相应的环境之中,文物与环境是有机的统一体,有着依存、烘托和融合的关系。”换言之,周边环境是文物赖以生存的母体,保护文物不仅要保护文物本身,还要保护好文物的本真环境。给古城墙加装现代化电梯,肯定会破坏文物的完整性及观赏性,破坏文物的整体风貌。

  文物的整体风貌,也应该是文物保护的范畴之一,保护了文物的整体风貌,才能够说保存了它的历史遗留原貌。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虽然在增强,但在很多地方,仅仅限于保护文物本身,仅仅追求“不占用、不破坏城墙本体”。可是,当文物被现代化“时装”加身,又如何保持它的旧有雄姿?一旦现代设施攀附上文物,它的历史韵味将会一点一点地消失。这恐怕就是民众质疑的深层根源。

  表面上,西安城墙景区加装电梯,是为方便游客;深层次看,可能是为增加旅游收入——据说近年来,“夕阳红”团队成西安古城景区重要的游客群体,老年人对登古城辅助设施的需求较大。方便游客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文物保护的根本宗旨不能丢——保护修缮文物是给文物“治病”,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定世界文化遗产时要求:“不但要保护文物本体,而且要保护文物的环境、历史地段,以及历史风貌。”

  古城墙“混搭”电梯的怪象,再次折射出文物保护之乱。这种文物保护之乱和痛,近年时有发生。2005年,南京曾计划在玄武湖西侧的明城墙两侧架电梯,引发很大争议;2010年,南京600多岁鼓楼大修,也曾被曝“鼓楼肚里装电梯”……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属性和价值都险遭破坏。与“走得太累就该装电梯”相比,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是不是更应该珍惜?完善文物保护法规,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强化文物保护责任,提升文物保护能力等,迫在眉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