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延庆县的长城村——小张家口

(2014-06-26 08:32:38)
标签:

延庆县

小张家口

旅游

分类: 世界遗产、文物、建筑、考古
北京延庆县的长城村——小张家口

北京延庆县的长城村——小张家口


                 风景秀丽的长城村--小张家口

                         2014-5-7        来源:张家口在线

      距离北京市区65公里,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东北侧山脚下,有一座群山环绕、风景秀丽、风格古朴的原始村落--小张家口。

      根据史料记载,它曾经是明朝以前北出塞外、南进京城的重要通道,曾长期屯兵于此。是元上都(今北京)至元大都(今内蒙多伦)4条重要交通线之一,故称御路。村落内至今还尚有一条青石古巷保存完好,古道痕迹依稀可辨。

      翻阅历代史志资料,小张家口已经有近千年历史,曾经是历代长城的重要关隘,所谓“一夫守关千军莫过者”。历史上一直都与塞北重镇张家口市同名同姓,新中国成立初期,延庆县划归张家口地区管辖,为了区分才更名为“小张家口”。

       小张家口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境内,海拔567.8米,年平均气温8度左右。全村现有198户,小山村被群山环绕,5000立方米蓄水池清澈见 底,植被茂密、风光秀丽,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景区内空气清新,含负氧离子丰富,环境安静优雅,是距离北京城区只有65里的天然氧吧。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杏花遍野、山花烂漫。炎热夏季,群山披绿、云雾缭绕、郁郁葱葱,到处是数不清的野花和飞来飞去的漂亮蝴蝶,雨后天空彩虹、彩霞美丽 壮观。金秋时节,层林尽染、野果飘香、美不胜收,游人可以亲自上山采摘野蘑菇、山杏、酸枣、山葡萄、山葱、山核桃等原生态植物果实。严冬雪后,四道古长城 如玉带环绕,雄伟而壮观。

      中世纪般的古老原始村落、八朝古长城遗迹、长城砖窑遗址、凤凰台遗址、仙桃山长城全景观景台、寿佛山(长生 山)、羊头山、马鞍桥子山、百花沟、探戈坞音乐主题世界森林公园、博雅湖生态休闲湿地公园、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形成了古老建筑、自然人文景观、现代文化 融为一体的天然文化生态公园。

      1.民俗文化:

      小张家口村是目前京郊保存相当完整的古民居群。穿村而过的土长城将小张 家口民居分为南、北两部分,老百姓习惯称之为“里口、外口”,南半部也就是里口,民居主要采用青石和长城砖石建成,石墙石路、影壁花墙、门楼院落,既有南 方小镇的细腻风韵,又有北方民居高墙大院的雄伟,建筑风格有明显的古代长城工匠遗留痕迹。小巷幽深、石墙高耸、青石铺路,古老的石磨房、豆腐坊、水井、水 渠、石刻、饮马槽、影壁、地窖、石夯、石盆、石缸、石桌、石凳等随处可见,游人漫步青石小巷依稀可以体会到千百年前古人生活气息。厚度70公分的石墙,历 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整齐坚固。静卧于墙角、草丛中的石碾,静静守护着这一方古老的静谧。

      宁静和谐,纯朴自然,远古风韵、筑成御边,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秀丽的自然景色,赋予了小张家口质朴、恬静、儒雅与深邃之美。仿佛是一首首流淌着的古老山谣,一个个凝聚的音符,一段段不朽的诗篇。

      村内石路铺成的主街干净平整、民居内绿树成荫、室内环境干净卫生,水电、路灯、公厕、通讯、停车场、健身广场、文化广场、公共淋浴等公共设施完善。

      特色民居

       村里多数老房子,都砌有少则十几块、多则数百块长城砖。可见,历史的沧桑,已牢牢地嵌入当地老百姓的寻常生活。这种用城砖砌墙的老房子,成为另一种形态 的长城史,一种掺杂了更多人间烟火而没有丝毫战场硝烟的长城史。还有一些房屋,完全用石头砌墙,可称之为石屋。另有少量纯粹的明清特色民居,如王家大院 (王宝成家),门楼影壁、翘脊筒瓦、刻花砖雕等形制俱全。

      石头街巷

      小张家口村,特别是“里口”,街巷曲折幽深,完全用鹅卵石或青石板铺就,极富特色。

      石头用具

      走进小张家口,随处可见古老的石磨、石碾、石井、石槽、石盆、石桌、石凳、石夯、石杵……。这些前人使用过的石质物件,或静卧于墙角,或藏身于草丛,无不真实具体地见证着小张家口村古老而丰富的石文化。

      长寿现象与寿礼

      听村里人说,这里的村民大多长寿。走进村里,随处可见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地里劳动,个个童颜鹤发、精神矍铄。树荫下、石阶上,白发垂鬓的老者,谈古论今,悠然自得;妇女们一边拉家常,一边纳鞋底、绣花;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恬淡质朴的田园生活景象。

       按照当地习俗,老人从五十岁就开始做寿(也称艾寿),做寿时间以出生月、日而定,一般取阴历。66岁做大寿,取“六六大顺”图个吉利。寿诞庆祝一般由子 女晚辈发起,以示孝心。共同祝愿老人福寿绵长,富贵长春。参加祝寿的人要准备寿礼,可以送钱写礼帐。但多数都是寿桃、寿面、带寿字的糕点和寿幛。寿桃是一 种桃形的大馒头,顶部有一个尖,染成红色。寿面就是面条,盘成塔形,顶部成桃形,上面是寿星花,外面罩上红色剪纸。寿礼一般都是包装精美,做工精细含有祝 贺健康长寿、吉祥如意的食品或者物品,外面放上红纸或者红纸剪成的“寿”字、“福”字,或者插上寓意长寿和兴旺发达的饰花。如果送的是蛋糕,就在蛋糕上刻 有“福”、“寿”字或者寿桃图案。

      民间花会和游戏

      小张家口村花会活动悠久,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都要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至于耍对拐、打阎王、挑棍等民间游戏也很盛行。

      特色饮食

      在小张家口,随时可以品尝到原生态绿色食品,如石磨豆腐、石碾米面,火盆砂锅、石锅炖菜、野松蘑炖柴鸡、炭火、灶火,烧、烤土白薯等独特民间风味。

      游客品尝民间小吃的同时可以参与打皇上、打阎王等极富娱乐、刺激性的民俗游戏。

      注:可建历朝养生膳食(工作人员穿着古代服饰,招募北科大学生周末参与服务)、四季养生蔬菜,中国特色、妫川特色小吃等。


      2。历史文化遗迹

      八朝古长城遗迹:

       根据文物部门鉴定,小张家口地区是长城历代修筑的汇集点,多个朝代的长城都途经此地,目前发现的就有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和明代八朝土、石、 砖、劈山四种类型古长城遗迹。最令人瞩目的是劈山长城(斩山筑成),它既不用砖、不用石也不用土,而是将山劈开形成城墙。是北京境内最丰富的古长城遗迹 区,堪称“长城大观园”,是长城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北齐书斛律宪传》曾有这样的记载:“自库堆戍东据于海,随山弯曲两千余里,期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 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另立戍逻五十余所”。据专家考证,“斩山筑城,断谷起障”这种独特的修筑长城的方式在万里长城上实属罕见。

      小张家口村里尚有字迹清晰可见的明万历石碑两块,碑文记述了万历元年(1573年)修建边墙官员的姓名、具体内容,说明在万历元年这些官员曾到此检查过地方工事。石碑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小张家口地区明长城的存在,毫无争议。

       明代为了加强内长城的防护功能,修筑了边垣(俗称土长城),南路边垣在延庆境内长80公里,沿线有城堡4座,关隘8座(四海冶、海子口、十八道梁、柳 沟、小张家口、岔道、八达岭、石峡峪口),墩台14座,烽火台12座。南路边垣部分为黄土夯筑,宽处可达3-4米,高4-10米之间,十分坚固,凡城堡、 关隘、均有城砖包砌,也有依山断崖削壁为墙者。边垣虽属外线长城,但在历史上起到拱卫京师、守护陵寝、保境安民的重要作用

      1987年曾 朝明、顾巍撰写的《北京地区长城航空遥感调查》一文中这样描述:北京地区北线长城的小张家口——西红山——三司一带,地形比较平坦,在长城主墙北侧,从遥 感图像上清晰可见三、四条与主墙平行分布的边墙,这些边墙平行延伸,在山坡上可以连续追踪到(图九)。其中距长城主墙最近的一条,与主墙相距约50米,其 余间距大致在20米左右。初步分析认为,这种边墙可能是为了加强主墙防御能力而增设的墙外障墙。文中提到的主墙就是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修筑的南 路边垣,而边垣北侧与之平行的土边墙,应是明朝以前长城遗迹。

      作为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一项浩大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修筑始于战国,当 时,秦、燕、赵等诸侯国为防御北方匈奴及东胡等少数民族的侵扰,曾各自在自己管辖的边境筑起高大土墙,这是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云:“燕 昭王十七年(公元前295年)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怀来大古城)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县),置上谷(今怀来大古城):后注(战国时期延庆属于燕国上谷 郡管辖)、渔阳(今怀柔梨园庄)、右北平(今天津蓟县)、辽西(今辽宁义县)、辽东郡(辽宁辽阳)以拒胡。”燕筑长城从造阳起,经延庆西南部(小张家口地 区)军都山麓蜿蜒至辽东。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又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起来,修筑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碣石的长达1万公里的万里 长城。清光绪《延庆州志》记载:“古长城在州南二十余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至今,岔道以北迤 逦而永宁一带遗址犹存。”州志记载的州南20里燕塞,就是八达岭北3公里小张家口地区的长城遗址。根据史料记载,小张家口地区确实存在燕、秦长城。

      燕长城大致走向为:怀来县陈家堡--延庆县石峡--清水顶--营城子--岔道--小张家口--柳沟--刘斌堡--暴雨顶--白河堡--北出县境。

      秦长城大致走向为:怀来羊儿岭入延庆境内--里炮--营城子--岔道--在与小张家口内的燕长城衔接。

      汉武帝刘彻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三次远征,攘匈奴于漠北,建起西自敦煌,东至辽东11500里长城,除东西两端不在秦长城线上外,中间均使用了秦长城,汉长城多为土夯。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公元283年)“鲜卑侵扰北平(晋改右北平郡置,治徐无,在今河北遵化县东)以唐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右将 军。彬既至镇(今北京),训卒利兵,广农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国命,示以恩信。于是鲜卑二部大莫廆(即慕容删)、擿何等并遣子入贡……遂开拓旧境,却地千 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及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战莫之比焉。鲜卑诸种畏惧,遂杀大莫廆。 彬欲讨之,恐列上俟报,虏必逃散,乃发幽、冀车牛。参军徐祗密奏之,诏遣御史槛车征彬付廷尉,以事直见释。” 晋长城是防御鲜卑的,大多也是用土夯筑的长城。

      北齐、北周、隋三代长城都是为防御突厥而建,2001年6月延庆文物管理所在调查八达岭 长城时发现了一段边墙遗址,该遗址自羊头山(小张家口村西南方向)向东至二道河,断续起伏,约几十里,其走向与《延庆州志》记载大致相符,大都是由干石碴 儿堆叠的边墙,在小张家口村南1.5公里左右。

      小张家口长城遗迹生态公园占地面积约14000亩,园区内植被茂盛,游人站在仙桃山观景 台,向南可以俯瞰八达岭明长城的雄浑与壮观,向北可以欣赏土、石、砖、劈山四种类型古长城的独特风格魅力。由于公园内的古长城没有经过任何人工修缮和装 饰,游人可以真正体会到古老长城原始、古朴的自然风貌。一个景区能欣赏到八朝古长城的苍凉与壮观,小张家口长城遗迹公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天然博物 馆。

      长城砖窑遗址:

      小张家口长城砖窑遗址分布于小张家口村土长城两侧,目前共发现28处古砖窑遗址,其中5座保存较为完好,主要集中于5个区域。

      窑区一:位于小张家口村东300米的断崖附近,发现砖窑4座,其中一座背靠土长城,与其他窑址隔一道沟,附近原有一座敌台。

      窑区二:位于该村正北断崖下,目前目前发现窑址8座。

      窑区三:位于村西350米处的土路两侧崖壁附近,发现窑址7座。

      窑区四:位于村西1300米处的西营城南侧,发现残窑址4座。

      窑区五:位于村西1500处的小山岗上,发现砖窑遗址5座,其中2座圆形窑址基本完好。

       在发现的窑址中,大多呈马蹄形,直径一般3-4米,比如五区中的一座,整体呈圆形,直径3.3米,残高2.2米,窑门高1米,宽0.75米,窑壁厚 0.2-0.4米,窑底尚存部分残砖,窑门、烟道保存较好,很具有代表性。这些砖窑遗址大部分虽已废弃,但轮廓尚存,比现在的砖窑较小,还有残破的长城砖 留存,是古代烧制长城砖的窑址。

      烧制长城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土、水、柴,八达岭长城附加近多是山岩,目前找不到一处烧砖的痕迹。小张 家口在八达岭长城北侧,直线距离五公里左右,这里黄土粘性好,最深的地方有几十丈,烧出砖耐性强异常坚固,周围林木茂盛,清水河常年不断,可以大量烧制城 砖。据专家考证,小张家口的砖窑就是明代修建八达岭长城烧制城砖的地方。游人在参观游览长城古砖窑遗址的同时,也可以亲自动手体会一下古人做长城砖的感 觉。

      关于小张家口长城砖窑的传说:

      万年砖

      秦始皇想把长城修得坚固无比,下令必须用石头垒。

      长城垒了半截儿,好石头都用完了,剩下点不成材的没法使;眼看要停工,监工官只好飞马报急。秦始皇接信后,赶紧和大臣商议。

      一个大臣说:“万岁,石头不够,能用别的顶替吗?”

      秦始皇问:”用啥?”

      那个大臣说:“万岁,据臣所知,上谷郡小张家口有个侯窑匠,他能烧出一种灰色的砖,和石头一般结实,说是一万五千年都不裂不坏,叫“万年砖”。

      秦始皇想了想,说:“嗯,孤家是万岁,能活一万年。这万年砖比我还能熬日子,可用。来人!抓这个侯窑匠,火速烧砖修边!”

       侯窑匠抓来了。他恨死秦始皇,原打算就是死也不给他烧砖;后来,见民夫整天累死累活地背石条,他就又改了主意。侯窑匠向监工要了些人,就开始动手烧砖 了。以前,他烧砖用石头粉,要在窑里烧一百天才行。这回,他用黄土拌石灰作坯子,烧个七八天就出窑,然后往砖上浇冷水,让砖变成灰色。监工见砖烧出来了, 抄起一块掂了掂问道:“这是万年砖吗?为啥这么轻?”侯窑匠说:“大人,轻不见得不是好货,窝头比石头轻,可窝头就是比石头顶饿!俺烧这砖,是祖上传的绝 招,它能保十万年不坏!这是大王修边,要在别处呀,俺还不露哩!”一席话,说得监工眉开眼笑,马上命令民夫背砖修边。

      这砖又大又轻,背着上山省劲,垒起墙来利索,没过多久,长城就修好了。

      由于侯窑匠烧砖时,材料、火候、功力都减了几成儿,所以,秦始皇死后不久,长城就出现了裂缝。后来,历经风吹日晒,长城就有好多地方大截大截地倒塌了。现在能看到的那些完好的长城,都是以后各朝代修补的。

      至今,人们一提到这个故事,都为侯窑匠那手烧“万年砖”的绝招没有流传下来感到惋惜。(搜集整理:王昆山孟庆华)

      关隘和营城:

       小张家口三道古长城中,土长城(明代南路边垣)从村中穿过,中间设有关隘,在今村大队部南100米左右,筑有高约20米的敌楼(毁于文革时期)。关隘和 敌楼均用城砖包砌,异常坚固,朝廷派兵驻守。关隘两侧,各设营城一座,村东的营城就在村庄东侧高坡上,占地15亩,西墙长90米,北墙长110米,南墙长 80米,东墙长120米,营内设有营房、马厩可屯兵数百人,虽时代久远,风化雨浊,依稀可辨当时的建制。

      烽火台遗址:

       延庆文物部门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小张家口地区目前现存烽火台9座,属明长城和早期长城遗址。14号烽火台位于小张家口东北方向1800米;15号烽火台 位于村东北700米;16号、17号烽火台位于村正北230米;18号、19号烽火台位于村南38米;20号烽火台位于村西850米;21号烽火台位于村 西1320米;22号烽火台位于村西1830米。烽火台主要建在长城以外的山巅,是古时的通讯设施,用燃放烟火来报告敌情,烽火台主要是就地取碎石块黄土 垒的墩台。如遇敌情,白天燃烟为“燧”,夜间点火叫做“烽”,故又称烽燧或烟墩。史书对烽火台描述:“烽燧于高山四望险绝处置,天山亦于平地高遍处置。下 筑军马墙:,台高五丈,下阔三丈,上阔一丈”。一烽六人,五人烽子递子递知更刻,观望动静。一人烽知文书符牒传递。墩台设有五名军士戍守。

      烽火台的历史,比长城还古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娰一笑失天下”的故事广为流传。

      凤凰台遗址:

      村西北高200米的寨坡就是史书记载的凤凰台遗址,站在寨坡之上向北可以举目几十里,是延庆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寨之一。

      山顶为一平台,建有泰山庙一座,泰山庙(或称东岳庙),多是为祭祀东岳大帝黄飞虎(泰山神)而营建的。在民间,泰山庙供奉的神灵较杂,以至佛道儒及民间杂神都供奉于一座庙中。

      庙内供有三尊石雕神像,挂有1米高铁钟一个(已无存)。站在泰山庙遗址,可北望妫川大地。传说,寨坡又叫九龙头,因为从寨坡向下看,有九条山棱,恰似九条巨龙,是个出皇帝的地方。为此,明成祖派刘伯温在延庆北山修了八大寺、南山修了八大寨,破了“出皇帝”的风水。

      有关寨坡的传说《刘伯温破风水》:

      当年,刘伯温要为朱元璋选块风水宝地,给大明朝作都城。找来找去,最后来到妫川。他登八达岭向北一望,不禁惊呆了。

       原来,这里正是虎踞龙盘之地。往北看,群山连绵,气势磅礴;往南看,山舞银蛇,浑然一体。更可喜的是延庆北山一带,自西向东似九龙吞兽,威武雄壮。此九 龙乃北山的九条山谷:碟子沟、小老沟、大老沟、寺沟、胡芦沟、李家沟、王家沟、西窑沟、镢子沟,呈九龙之像。沟里溪水长鸣,冬不结冰。沟里还有黄龙潭、白 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老龙潭。延庆盆地,还有一条银龙,就是妫河,东西舞动正待腾飞。真是个建都的好地方!

      惊叹之余,刘伯温又有点惋惜:妫川盆地,东西长有余,南北宽不足;再者,这里常受北方游牧民族侵袭,不宜做都城。不过,根据风水,这里早晚要出皇上。刘伯温苦思冥想,要么借走这里的“风水”;要么,把“风水”镇住。他最终决定将这里的“风水”镇住。

      于是,刘伯温派人在妫川北山修建了八大寺院:龙成寺、白塔寺、大佛寺、新音寺、车倌寺、应梦寺、黄柏寺、金刚寺,寺寺住僧,香火不断;又在南山修建了八大寨:南寨、北寨、东寨等等,寨寨住人,晨钟暮鼓,罄声悠扬。

      刘伯温还在那条银龙(妫河)脖颈处(小张家口村外寨坡),建起一座泰山庙,压着银龙抬不起头;龙身上修几座桥,让千人踩、万人踏,永世不得翻身。

      这样,妫川“出皇上”的好风水被破了。

      后来,刘伯温就把明朝的首都定在了现在的北京。(搜集整理:贺德起)

      古寺庙遗址:

      小张家口村寺庙遗址众多,包括山神庙(已在原址重建)、龙王庙(现存村内里口保存完好)、泰山庙、娘娘庙、关帝庙(老爷庙)、三观庙等约10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泰山庙(俗称寨坡)。

      石刻 :

       小张家口村现存两块明万历年间的石碑,其中一块为“分修长城题名碑”,保存得相当完整。该碑为立式,圆首,汉白玉石质,通高1.13米,宽0.52米, 厚0.14米;碑阳首额楷书阴刻“万历元年秋季建立”八个字。碑文记述了明万历元年(1573年)主持修建长城官员的姓名。包括:钦差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兼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山西蒲州王崇古,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湖广嘉鱼方逢时,钦差巡抚宣府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右副都御史浙江山阴吴兑……以及提调宣府 南山参将署都指挥佥事、陕西榆林孙朝梁,中军怀安卫千户张维城,宣府前卫指挥王佑,把总怀来卫镇抚刘思等多人。此碑,至今仍保存在村民王贵根家。凡来此访 古览胜的人,无不寻街走巷找到王家,然后对着碑碣瞻仰、慨叹一番。另一户村民家,存有一块上书“大清”字样的石碑残片。

      此外,一户村民 的外墙下,立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刻,为繁体楷书,迄今约百年以上。西汉史游《急就章》有句云:“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所谓“石敢当” 乃是古代石崇拜的一种遗存,意为石头所向无敌,可以祛灾镇邪。此石刻的发现,足以证明小张家口村历史文化之悠久博大。

      古水井:

      村内有明清时代古井遗址7处,全部用青石和花岗岩石头砌成,,井深都在6-15丈之间。井水甘甜清澈、清凉可口,主要用于生活和浇灌。

      3.自然景观

      仙桃山(长城全景观景台)

      仙桃山,又名圣桃山,俗称桃山,位于村西南3公里,是小张家口与八达岭景区的分水岭。仙桃山主峰“仙桃峰”海拔1030米,桃体高30多米,底部直径30多米,体似仙桃惟妙惟肖。因酷似仙桃,且与《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有关,故而得名。

      据说,当年孙悟空偷吃仙桃,不慎把一个仙桃掉下凡间,落在八达岭长城北侧小张家口的南山上,形成仙桃山。至今,山前山后还各有一个石猴守护。

      站在仙桃山顶峰,可俯瞰八达岭长城近在咫尺尽收眼底、南望长城蜿蜒起伏气势磅礴、西望官厅水库碧波荡漾、北望妫河流域植被茂密风景如画,脚下四条古长城清晰可见中华五千年历史近在眼前、东看燕山山脉绵延天际云蒸霞蔚。

      羊头山

      羊头山,又称羊角山,石羊山。位于仙桃山西北侧,海拔980米,有两块石头像两只山羊,栩栩如生。在当地明清史志上,对羊头山都有记载。

       相传明代修建八达岭长城时所用城砖,都是在距离八达岭10公里远的小张家口砖窑烧制,城砖烧好后,先用牛车拉到八达岭城下,然后在用人工往上背。由于修 建长城的地方山势陡峭,用砖数量又相当惊人,人工运输相当缓慢,很多往长城上背砖的民工被活活累死。一个小张家口山上放羊的老汉,看到每天都有背砖的人被 活活累死,就解下裤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山羊从小张家口南山翻过,一溜小跑就送到八达岭工地。此后人们纷纷仿效,山羊驮砖不仅加快了长城 的修建速度,也拯救了无数民夫的生命。由于工程量巨大很多山羊由于过度劳累被累死在山上,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些为修建长城做出特殊贡献的山羊,就将山羊 驮砖必须经过的这座山称做“羊头山”。

      千米寿佛(又名长生山):

      寿佛山,又名长生山,西连马鞍桥子山,位于仙桃山东侧1500米左右,海拔千米。

      山上巨石高耸,石壁平整,状似无量寿佛。前人有诗云:“青山元不服丹砂,体净根坚寿自遐,我数来游非玩景,南峰高处望京华”(摘自明嘉靖二十七年《隆庆志》)。

      马鞍桥子山:

      小张家口村往南,有一座山叫做马鞍桥子。马鞍桥子山西接仙桃山,东连寿佛山,海拔1000米左右。顾名思义,这座山宛如一副巨大的马鞍,卧在崇山峻岭之间。

      望天猴

      望天猴,位于村北进村公路右侧;为山丘上的一块石头,状如猴子仰头望天。

      传说,此石猴的职责就是守卫仙桃(仙桃山)。后来,修长城时,石猴曾与水牛大战,夺回水源;因为有了水,小张家口才建起砖窑,烧制城砖。

      玉石牛

      玉石牛,位于村西干枯的古河道中间,色泽青而泛白,状如水牛。传说,此牛原是观音菩萨后花园内的水牛。古时,这里有河,河水在小张家口村外汇成一片湖泊。后来,水牛下凡到此,把水喝干,变成今天的干河套。

      关于望天猴与玉石牛的传说故事:

      玉石牛与望天猴

      小张家口村南有个大河套,河套边上有块大青石,村里人管它叫喝水牛,也叫玉石牛。村北边的山头上,也有一块月牙形的大山石,石头上面还摞着几块石头,像个猴子,叫望天猴。

      这两个景观,都是修长城时留下来的。

       传说,一千多年前,有一头玉石神牛,白白的,晶莹透明,来到小张家口。走到村南大河套时,遇到一位银须长者,长者问白牛何处去,白牛答:“我已经喝干了 西海,现在我要到东海去喝水。”长者笑笑说:“不必走那么远,在这里你就可以喝了。”白牛看看河套,水不过膝盖深,就问,难道这就是东海?老者说,这不是 东海,但是这水是东海的水。你看南山上有座山神庙,庙外头有一块地基石,地基石下有个石洞,石洞里有个泉眼,那泉眼直通东海,这河套的水就是那泉眼流来 的。白牛听后,跳进河套不见了。从此,河套就没水了。

      五百年后,南山坡上来了一大队人马,开山劈石,就地起灶,挖了好多马蹄洞,说是用 来烧砖,要在山梁上修边建楼。可是,哪里也找不到水。没有水,人吃饭都成问题,别说烧砖、和灰、垒城墙了。头头是个武官,领着人四处找水源。看着眼前的大 河套,鹅卵石一个个滚圆,两边都是水泡的印,知道这儿曾经有水。可现在为什么没水了呢?问了很多人,谁也不知道原因,都说原来水很大,说没就没了。

       快中午了,天热,一行人就进山神庙凉快。进庙拜山神时,武官就说,山神呀山神,你要能帮我找着水就好了。拜完,小武官迷迷糊糊就睡着了,接着就做了一个 梦,梦见山神跟武官说,你让我给找水,怕做不到,我的官儿太小。下边的河套就有水,因为有个玉石牛天天喝,存不下。你去找姜太公吧!姜太公曾代天封神,对 鬼神有封杀大权;太公一来,白牛会退避三分的。怎么找得到姜太公呢?山神说,你就按我说的去做吧……

      武官醒来,按照梦中山神指点,带上两个跟班的,从山神庙翻山往南走,每走九十九步,就写一个“姜太公在此”的纸条,贴在路旁的树上,一共贴了九十九张。这时候,恰巧走到一片石人石马的地方,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白雾缭绕,似是仙境。

      再说,姜太公正在蓬莱仙岛修身养性,掐指一算,有人请他,就变作一个老头,来到有石人石马这个地方。见了小武官,问他有什么事,武官就一五一十地说了。姜太公又一算,是菩萨后花园的小水牛跑到凡间了。

      姜太公四周一望,见大石柱上蹲着望天猴,就一指望天猴说,你去管管水牛。又跟武官说,回去吧,明天就有水了。

      望天猴是龙王的三儿子,本名蒲牢,有守望习惯。因咆哮之声可震天,百兽恐惧,又叫“朝天吼”。百姓们叫来叫去,总觉得望天猴顺嘴,就这样一直叫了下来。

       再说,武官回到小张家口,住在山上的窝棚里。半夜时候,就见一只猴子往河套里撒了一股尿,河套里立刻出来一头玉石白牛,银光四射,低着头用两个大犄角去 挑猴子。那猴子一窜,蹲在白牛背上,一手抓着大犄角,一手抓着尾巴尖。那白牛可不是好惹的,只见它四蹄腾空,打着滚,想把猴子摔下来。那猴子本事更大,抓 着犄角和尾巴不放。白牛在空中翻滚,猴子就离开牛身,飘在半空;等那牛摔在地上,猴子又蹲在了牛背上……就这样,猴子始终抓着不放,白牛就一个劲儿地“吧 叽、吧叽”往地上摔,从河套摔到南山尖,又从南山尖摔到河套;再摔到北山尖,又从北山尖摔回河套。

      这样,一直折腾了一夜。快天亮时,白牛累得实在不行了,一下子摔到河套边上,被那猴子拍一下脑瓜门,便不动了。那猴子从牛身上一跃,纵身飞到了北山尖上,缩着脖子盯着白牛,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天亮了,河套里满筒子都是水,半人多深,清亮亮的。这可乐坏了武官和修长城的人。再一看,河套边上多出了一块大石头,说那是玉石白牛变的;往北山一望,山尖上蹲着个石猴,说那就是望天猴。

      有了水,长城很快修好了。当地的老百姓都说,这段长城是用东海的水修的。此后,那河套也常年有水。老百姓都说,有望天猴天天看着,白牛再不敢去喝水了。(搜集整理:池尚明)

      妃子石:

      位于村南去探戈坞公路左侧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巨石酷似贵妇,长裙拖地,凄然北望。

      传说北宋末期,金国发兵攻打汴京,宋朝的徽宗、钦宗二帝和嫔妃以及宗室成员全部被擒。金兵带领一行人北归,行至此处,徽宗最宠爱的妃子张氏听说前面是张家口,思乡之情愈甚,遂撞死于小山下,化作石人。后来,当地人便称此石为“妃子石”。

      妃子石的传说

      说的是北宋时期,北方的金国日渐强大,屡屡南下中原烧杀抢掠。当时,宋朝的皇帝是宋徽宗,文雅多才,诗书琴画无所不通,但不会管理国家。他痴迷书画,朝政大事全都听信蔡京等一帮奸臣,弄得国力一天不如一天。

      后来,一个叫宗望的金军统帅,带领大军包围了汴京。徽宗见金兵势大,便宣布退位,把皇位让给儿子,就是北宋的末代皇帝宋钦宗。第二年,金兵再次南下,攻破汴京,将金银财宝、皇家藏书以及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一并押往金国都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

      金兵把徽钦二帝装入木笼囚车,嫔妃们坐上马车,浩浩荡荡向北而去。

       再说,嫔妃中有一个徽宗最宠爱的妃子,名叫张丽容。她见囚车里的徽宗皇帝满头污垢,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张妃想起与徽宗皇帝以前的恩爱,想起自己南边的 故乡,不禁泪如雨下。还有,这一路走来,张妃发现,金兵统帅宗望时不时地盯着她看,眼露淫邪之光。她心里反复琢磨,怎样一死了之,不然的话,早晚必定受 辱。

      这天,一行人马过了青龙桥,天色已近黄昏,只见乌云滚滚,就要下雨了。前面有个传令兵飞马转来,高声说:

      “统帅有令,今晚就住在前面的张家口村,大家伙快点走!”

      听说前面村子叫张家口,张妃心想,自己也姓张,权当这里就是家乡吧。她左右看看,发现路边有个座小山,就对跟车的卫兵头目说:“我闹肚子,要下去方便一下。”

      卫兵头目呵斥道:“咋那么多事!坚持一下,前面就要进村了。”

      张妃说:“您行行好,实在坚持不了啦。”

      卫兵头目看看她,说:“那就快点!”又命令春花、夏草、秋菊、冬梅四个丫环陪同她一起去。

      张妃撩裙下车,和丫鬟们快步向小山跑去。走到山跟前,她发现有小山下面凸出一块发黑的大石头,就对丫鬟们说,我已决心一死,你们回去吧,好好服侍皇上。说罢,一头向黑石撞去,立刻鲜血四溅,死于石下。丫环们见状,二话不说,也都纷纷撞向石头,陪同主子去了。

      此刻,只见天空一道闪电,接着一声炸雷,立马乌云压顶,暴雨倾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金兵们赶忙相互吆喝着,飞一般向村里跑去。

      第二天一早,金兵出发清点人数时,发现不见了张妃和四个丫环。卫兵头目这才想起昨晚的事,立刻如实报告。

      宗望带人回到小山处查找,哪里还有张妃和丫环们的踪影?抬头一看,半山腰竟然多出一个身材高大、下着长裙、面目很像张妃的石人。大石人后面,还有四个小石人,她们或仰或跪,聚拢在一起。宗望大惊,立刻拨转马头跑回村内,率领大军和囚犯们马不停蹄地向北走去。

      小张家口山上发现石人的事,立刻沸沸扬扬地传开了。后来,当地人就把这块酷似贵妇人的石头,叫做“妃子石”。(搜集整理:连禾)

      火炬石

      位于山神庙西南侧,状如火炬,直指苍穹。

      佛爷洼:

      位于小张家口村东约五六里处,鹰嘴峰山下。据说,佛爷洼内有个佛爷洞,洼内到处生长着山榆树(当地俗称山榆檗子),是当地一景。

      卧虎石:

      位于小张家口村南山神庙西南方向,百花沟内,巨石犹如一只侧卧的老虎,当地人称之为卧虎石。

      百花沟:

      百花沟,又称片石沟,位小张家口村南1.5公里,山神庙西南方向。每到春、夏、秋季节,百花盛开、香气袭人,蝴蝶飞舞、鸟兽成群,故名百花沟。

      博雅湖生态休闲湿地公园:

       村北1000米是北京最大的中水生态湿地——博雅湖生态休闲湿地公园。该公园占地8万多平方米,湖内水生植物茂盛,芦苇密不通风,虫吟蛙鸣,水鸟轻掠, 湖中湖水碧波荡漾,鱼翔鸭游,风光优美,景色宜人。是中水生态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甩杆垂钓的理想休闲场所。北京科技职业学院依湖而建,目前有在校师生2 万余人。

      奥林匹克“青年创造未来”国际青年友谊林:

      小张家口村北300米路旁,立有一块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具有象征意义的“青年创造未来”主题石碑。

       2008年8月15日,来自20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北京2008奥林匹克青年营营员来到长城脚下的小张家口村,共同植下五百棵象征五大洲青年欢聚、 团结、和谐、创造的“世界青年友谊林”。国际奥委会国际合作与发展部主任托马斯·西索尔出席植树活动并为“青年创造未来”主题石碑揭幕。西索尔说,奥林匹 克青年营的举办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中国把它办成了奥运历史上规模最大、反响最好的一届,为奥林匹克增加了色彩。在共植友谊林的过程中各国青年可以增进多 元文化的交融和共享,展现世界青年的大团结、大融合。来自开曼群岛的营员乔·杰克逊说,不同国度的年轻人一起种树很有意义,象征着我们在成长的同时共同哺 育新的希望。他在自己种下的松树上挂上了一张红色的心形卡片,上面写着“我的愿望是代表开曼群岛参加下一届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并夺得金牌。”奥林匹克青年 营是奥林匹克旗帜下的青年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始于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