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部署境内长城“四有”工作 启动对长城“最密切”保护
(2014-04-16 12:28:16)
甘肃省部署境内长城“四有”工作 启动对长城“最密切”保护
2014年04月15日
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
14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甘肃省已于日前部署了境内长城的“四有”工作。具体包括划定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长城保护标识,建立长城记录档案以及设置长城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人员等。
据介绍,长城保护范围应在长城本体之外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位于城市的长城建设控制地带应自长城保护范围边界外扩不少于100米作为边界;位于农村和郊野地区的长城建设控制地带应自长城保护范围边界外扩不少于500米作为边界。借助本次“四有”工作,我省相关文博单位将对长城进行建档,并纳入正在进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制备案工作,该项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这次甘肃省将探索建立健全长城保护员制度和长城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开展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工作。加大巡查力度,确保长城安全。据了解,甘肃境内历代长城总长为3774.3公里。其中,明代长城1738.3公里,居全国之首,秦、汉等时代长城2036公里,居全国第二。甘肃的长城遗址主要分布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并多数由夯土筑成,受地震、洪灾、风雨侵蚀等影响,许多长城遗址都出现了墙体裂隙、表面风化等现象,亟需保护。鉴于甘肃省长城文保人员力量相对单薄等现状,长城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将最大限度的发挥群众的力量,结合本地宣传做到对长城保护“最密切”的关注与保护。
(记者 安君吉平)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