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霁翔:把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2014-04-13 19:48:22)
标签:

单霁翔

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

文化

分类: 人物、历史、地理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把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2014年04月13日  来源: 扬州网-扬州晚报

    这次能够在烟花三月的时节来扬州,感到非常高兴。
    1420年,明朝永乐皇帝,建造了紫禁城,再过6年,紫禁城就将迎来600岁的生日。在紫禁城里,一共居住过24位明清时期的皇帝,而在这些年间,紫禁城也不断发生着变化。1912年,末代皇帝退位,它有了新的名字就是故宫。1924年,溥仪出宫,不到一年的时间,紫禁城又转换了身份,成立了故宫博物院。500多年的皇家禁区突然对公众打开大门,无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很多人都涌进了故宫参观。具体有多少人在首日进入故宫参观,现在不得而知。当天故宫工作人员捡到了民众被挤掉的鞋子,整整一筐。

    故宫有三方面的文化资源,是其他博物馆所无法比拟的

    首先是建筑群,故宫共有9000多间房屋,是世界上最大的宫廷建筑群,同时也是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在北京,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而紫禁城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这和其他国家的中心建筑有所区别。在欧洲,很多古迹都是建立一座古堡,然后衍生旁边的民居。新建的城市中心,视为寸土寸金。但是北京有故宫,这让北京中心有着开阔的空间。这点和扬州也有相似的地方,扬州瘦西湖景观在古典园林中,也是最出色的,在景区内看不到现代建筑,这需要很大的控制力和很强的文化自觉。
    在很多电视剧中,皇帝坐在金銮殿上,接见朝臣的,这是一种戏说,不要相信。明朝的皇帝都是在太和门门洞里面,清朝的皇帝都是在乾清门门洞里面,其实是很辛苦的。在故宫内,不但有着宽阔的空间,还有严谨的形制、生动的空间、精美的装饰、真实的信息、和谐的环境、丰富的景观。在故宫内,可以看到很多沉厚的色彩,我相信这不是工匠们漆上去的,而是多年来文化的积淀。
    第二个资源,故宫有着极为丰富的馆藏。故宫到底收藏了多少件文物?前任馆长郑欣淼先生,12年前担任院长的时候,人们问他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上来。但是我2年多前,第一天到故宫任职时,就知道故宫有1807558件套。这是郑欣淼带领着故宫的工作人员,用了7年时间统计出来的。据说统计完毕的那一天,不是一片欢腾,而是一片哭声,因为终于完成了。
    在故宫的文物中,共有25大类,分为69类别。绘画53000幅,其中有《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名作;书法75000件,其中有《兰亭序》等名作;碑帖28000件,这个其实很重要,是非常珍贵的文字信息;铜器16万件,是收藏先秦铭文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玉器,其中有不少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文物;织绣18万件,当年在苏杭地区,有7000人专门为皇宫织造衣物……
    还有一个资源,就是可爱的观众们。10多年前,在2002年,故宫的参观人次为713万,仅次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到了2011年,就达到1411万人次。到了2012年,则达到了1534万人次,去年有所控制,也有1456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初三参观人次接近10万,清明节第一天,参观人次达到9万9千。人数最多的一天,目前是2012年10月2日,当天有18.2万人次参观故宫。
    在这些游客中,80%都是首次进入故宫,进入午门之后,就会目不斜视往前走,走完了中轴线,出了御花园,走了1个多小时,抱怨没看到什么文物。其实故宫文物都在东西两路的展馆中陈列着,每天都有8千件左右的文物陈展。

    故宫在不断扩大开放

    这些年,故宫在不断的修缮过程中,这是一个从2002年开始,到2020年结束的工程,目前已经进行了12年了,陆续修缮了武英殿、慈宁宫、乾元阁等,故宫开放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大。2002年,故宫整体修缮工程开工的时候,故宫对观众开放的范围只占30%;目前,故宫对观众开放的面积为52%;2015年,开放面积占65%;2016年,开放面积占76%。
    在故宫修缮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太和殿的维修,其实就是在修缮后不久,又进行维修,要将一些不合格的材料敲碎重来。古建筑的修缮,不仅是一个土木工程,而应该是一个研究课题。原来的优质建材,现在没有了。原来能够进入宫殿修缮的,肯定是有家传的工匠,而现在的修缮工人,可能1个月前还在家收割麦子,缺少专业的技能。而在招标时,是看中谁的价格低。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故宫中,有一处乾隆花园。前面两进已经开放了,后面还没有。虽然地方不算大,但是工程非常复杂,预计要到2019年才能修缮完工。里面的倦勤斋面积不大,但是地上铺的都是金砖,木材都是紫檀,屋内装饰着几十片和田玉。斋内有着戏台,一看就是江南风光,那是用金丝楠木仿制成的竹子。斋顶有画,我们放下来一看,是贴在一种纸板上的。这种纸板,只有安徽深山里所产的一种植物,才能制成。我们的专家就专程去了安徽,请当地的技艺传承人,恢复了纸板。
    在修缮的过程中,尽量保护文物,能不落架就不落架,能不大修就不大修。御花园里有彩石子路,上面有很好看的图案。但是时间久了,游客多了,就被踩坏了。我们就用木板架在旁边,让游客们在木板上行走。有些地方的砖块坏了,就填补那一块,而不是整体修补。

    紫禁城要迎来600岁生日

    2020年紫禁城就要迎来600岁的生日。届时,两项史无前例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故宫整体修缮”工程和“平安故宫”工程都将在这一年完成。如,红墙内9处办公地点全部迁出;长期作为施工备料场的南库区域,将恢复历史风貌,集中存放家具文物藏品,进行仓储式保护展示;已经开始修缮的午门雁翅楼竣工后,将与午门展厅形成一个大型展区。《“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于2013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
    故宫内部的彩钢房已经拆除了20多栋,争取2年之内全部拆除。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化的花房、井盖等,都在进行改进。西华门那里建的屏风楼,也要拆除,恢复原貌。
    故宫里还有一处内务府,距离太和殿很近,现在建有两个地下库房。今后会修缮开放,这属于“绿叶”部分,但是也要修缮好。
    目前,故宫的新中控室已经建成,新的安防系统已经建好。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系统最新的,有65面大屏幕,连着摄像头。以前,摄像头只看文物,现在摄像头还对着游客,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帮助游客,并掌握故宫各处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故宫院子里还有武警战士,他们个子一样高,是最帅的武警战士。一直以来,他们主要还是负责升降国旗等。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武警接管故宫的安保工作。
    平安故宫,还要和杂草作斗争。杂草既影响故宫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本已高龄的故宫建筑更加脆弱。屋面上不能有一棵草,并且平时要碎修,注重预防性保护与修缮。在故宫内,还要求看不到一片纸屑,保洁公司开始认为不可能,但是后来发现,游客们不会往干净的地面上丢垃圾。
    此外,故宫已经实现了全面禁烟,对于游客,也采取没收打火机、火柴等措施,这些打火机和火柴,在离开故宫时,还可以选择带走。

    将邀扬州工匠修复文物

    我们在西北方向选地,准备建设中国文物修复中心。故宫上百万件的文物需要修复保养,全国的文物更是不计其数。扬州有很多的能工巧匠,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故宫,修复这些宫廷文物。因为故宫里的很多文物以前就是扬州工匠创造的。我们修复展示传统工艺品,进行体面有尊严的展示。
    我们还要打造古典园艺中心,这是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建筑。宫廷园艺中心,把深居的花卉回归大自然,计划今年10月对外开放。
    实现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看上去,这句话有点奇怪。在滚滚的人流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感受文化的氛围和气息。
    午门是正门,上面有展厅,目前只有800平方米。我们把两侧的雁翅楼进行修缮,那将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展厅,迎接重要的展览。90周年院庆,我们将举办庆典展。其中80%的文物都是修复后第一次面世。
    故宫西部将开放,这在历史上是女性的世界,进行原状陈列。人们正确认识古代,对不负责任的电视剧可以拨乱反正。

    依靠科技支撑,成立研究院

    还打算开放一段城墙。观众还没有登上城墙的感受。这段城墙中间有角楼,过去游人是仰望,将来可以进去。故宫还珍藏着上万件外国文物,打造一座外国文物馆。
    数字博物馆夜里也可以开放,游人进行简易的操作就能“畅游”故宫。我们对端门广场进行整治,把商业广场变成文化广场。尽管游人如织,但是我们采取了措施,95%的人可以在三到五分钟内买到票,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以前女厕所前经常排起长龙,我们对女厕所进行了扩建,目前数量是男厕所的3倍。以前汽车可以穿行开放区,但是现在任何人不能在紫禁城开车。
    我们的讲解器里面提供了40种语言的版本,连方言都有。每一种版本都设计了24小时的内容。“故宫娃娃”热销,拼装椅子也是为儿童研发的。故宫出版社通过图书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我们从180万件文物藏品中,选出15万件,准备出一套500卷的书籍,目前已经出了90多卷。
    故宫依靠科技支撑,成立故宫研究院。并把古陶瓷、书画、古建筑等加以整合,成立多领域的研究所。扩大故宫的文化传播,让故宫成为透明、公开的文化机构。我们公布了故宫内部规章制度。
    把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记者 桂国 王鑫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现场问答

    问:对于流失海外的文物,故宫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种种原因造成了文物流失海外。现在,我们正不遗余力地使一些文物回到故宫。回到故宫的途径,一是对珍贵文物进行回购;二是鼓励感动有识之士捐赠,300多位收藏者已把收藏的故宫文物捐给故宫。再有,对于被非法掠夺的文物保留我们追索的权力,不懈努力。
    对于当代艺术品进故宫收藏,我们很谨慎,有3项原则,一是,这位人物必须是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家;二是,捐赠的一定是代表作;三是,不论多么有名,都不得超过10件。
    扬州八怪作品,我们扬州博物馆有近130件,我们省博物馆有40件左右。有关方面举办扬州八怪展览,来跟我们借,说在网上查到故宫有1950件。扬州八怪的作品进了故宫,都积淀下来了,很少展出。我们要把扬州八怪的作品回到扬州来展览。这样让故宫的文物与大家共享。

    问:对于圆明园遗址,有人提出修复的看法,对此您持什么观点?
    答:在当代最好还是保护好遗址。现在很难建造出当时集全国之力的建筑,材料质量难以恢复。

    问:您对文博场馆的提升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博物馆越来越多,观众在用腿选择。除了文博场馆,还有旅游景点,博物馆也面临着争夺观众的挑战。博物馆首先是文化的绿洲、文化的殿堂,是精神的家园。它的展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全社会来理解博物馆所处的文化地位,尊重它,多利用它。今后,扬州博物馆的观众一定还会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故宫的展览来了。

    扬州情缘
    我是扬州人


    昨天,单霁翔风尘仆仆,直到讲座开始前才赶到现场,顾不得休息,并坚持全程站立讲演。
    “我是扬州人!”单霁翔说,“去年12月24日,我去长春看望我的叔叔,他84岁了,他在写我的家庭回忆录。他给我看,我发现,写有我爷爷到我父亲的这段历史。我的爷爷出生在江都,括号‘今天的扬州’,一直到20岁才到南京去教书,25岁时去日本留学。我的父亲出生在江宁,所以我籍贯一直写江宁。现在,我才知道,我也是一个令人值得尊敬骄傲的扬州人。”
    因为工作原因,过去这些年,单霁翔每年都有一两次的机会来到扬州。“扬州是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就设在扬州。扬州在文物保护、景观保护方面,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单霁翔说,“我时常来扬州,就是汲取扬州文物工作的智慧和营养。”

~~~~~~~~~~~~~~~~~~~~~~~~~~~~~~~~~~~~~~~~~~~~~~~~~~~~~~~~~~~~~~~~~~~~~~~~~~~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让文物和观众更有尊严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2014-04-12

    龙虎网讯 新华网南京4月11日电(庞雪汀 钱多多) “2020年,紫禁城就要迎来600岁的生日,我们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今天下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做了一场有关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和建设工作的讲座。在讲座中,单霁翔以一名“故宫人”的独特视角阐释了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详细介绍了故宫工作人员正在为此付出的努力。单霁翔认为,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场所,故宫博物院不仅要关注文物保护,为文物的保存和修缮提供条件,更应关注参观群众的需求,注重公益性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让文物和观众都有尊严。

    据单霁翔介绍,迄今为止,故宫收藏有绘画53,000幅,法书75,000件,碑帖28,000件,铜器160,000件,32,000件玉器,366,000件瓷器,180,000件织绣,11,000件工艺品,68,000件文具,钟表仪器2,800件,有2,200件是西洋钟,4,2000件宗教文物,80%是藏传佛教文物,33,000件武备仪仗,帝后玺册5,060枚。

    “故宫博物院每天的参观人数规模特别庞大,从早到晚的接受参观,博物院里的文物都很累,”单霁翔说,“所以故宫博物院已经开始实行每周一全天闭馆。”这样的闭馆,让故宫的工作人员有了维护藏品和整理宫殿的时间,让紫禁城的珍宝也有了“休息”的时间。 “我们这个规定出台之后,得到了媒体和广大观众的拥护。自从实行了这个规定之后,故宫内部环境维护的压力有所减小。”单霁翔说。

    在演讲中,单霁翔还强调了在博物院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故宫拥有世界博物馆领域数量最为庞大的观众群体。2002年,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数量是700万人,当时世界上观众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是法国卢浮宫博物馆,2012年故宫的观众增长了一倍,达到1500多万,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观众数量超千万的博物馆。面对庞大的观众群体,如何优化观众的参观体验,让观众更有“尊严”,成了“故宫人”最关心的问题。

    例如,端门广场区域缺乏观众休息座椅,经常看到从端门到午门150米长的御路两侧,观众们围着树坑席地而坐,既不舒适,也不雅观,还影响其他观众的通行。为了给观众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故宫博物院在端门广场区域设置了100把路椅,在御路两侧南北向分段摆放,可以满足约300名观众的休息需要。今年区域的路椅将增加到200把,能够同时满足约600名观众的休息需要。

    为了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对展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故宫博物院为观众提供多样化定制的自动讲解器,24小时提供解说,有40种语言可供选择。

    另外,新的安检设施已经投入使用,据实际观察,目前每一位观众的安检时间约为15秒钟。

    在讲座的最后,单霁翔表达了对故宫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江宁织造博物馆进一步合作的期许。“以后可能每年,故宫博物院都会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办一次展览!”单霁翔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