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ufeng(军用电台与古道长城)
硅两瓦电台概述
在国产军用退役电台中最雄壮傲人的是晶体管81短波电台,而最靓丽可人的就是要算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晶体管硅两瓦电台。在60年代末,我军装备开始向着轻便化发展,所以硅两瓦电台也就应运而生了。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师以下通信装备大区配套的战备要求,1970年初,四机部下达全国14家电子企业生产南京无线电厂1969年设计定型的硅2瓦营团战术电台的任务,并按四机部计划进行试制,1971年生产定型,73年正式定型并且列装部队,成为我军营连用短波电台用机的主力机型。
该机定型后,全国各地的有关军工厂开始全力生产该机,而各地生产的该机在外观上(特别表现在机器的铭牌上是有差异的,所以要考证机器的原产地只能从铭牌入手)略有差异,但产品性能则完全一致。
硅2瓦短波电台是“71”型电子管2瓦电台(前文“71型电台(报话机)--《英雄儿女》王成使用的电台”的换代产品,供团以下步兵分队使用,能单工收发调幅话和等幅报,并能进行单工插入收发等幅报。晶体管硅两瓦短波电台的工作频率:1.5-6MHZ,发射功率:2瓦,重量8.5千克,比原“71”型电台减轻重量75%。配有斜天线和鞭状天线。用鞭状天线时,战士可背负电台在匍匐前进等状态下工作,保持运动中通信。能在-40℃至50℃和相对湿度95%~98%环境下正常工作。全机共用29只三极管,14只二极管。为其配套的有齐齐哈尔北方无线电一厂生产的3AX系列三极管、哈尔滨通江晶体管厂生产的二极管、呼兰晶体管厂生产硅两瓦报话机的稳压管,还有国内其它半导体器件厂的产品。主要的功率管由天津半导体厂供货。电台铝制机箱由南京无线电厂配套。电源使用12伏组合电池两块和1号干电池一节。如按收发3∶1的时间间隔使用,可连续工作30小时左右。
该机装备部队后,有关生产单位根据部队的反馈信息而不断改进该机,目前最常见的是通251A这个型号。
该机是分两个部分,机体上半部是收发合一的主机部分,机体下半部是该机的专用电池仓(两块12V
1A的层叠干电池和单独的一节一号电池给该机的夜间照明提供电源)。由于该机制式只能是等幅报和调幅话,其中调幅话制式目前在HF频段已经被禁止了(频谱效率过低),等幅报操作难度较大,又由于该机的工作频率过窄,所以该机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手中的最大作用是收藏了。
~~~~~~~~~~~~~~~~~~~~~~~~~~~~~~~~~~~~~~~~~~~~~~~~~~~~~~~~~~~~~~~~~~~~~~~~~~~~~~~~~~~~~~~~~~~~~~~~~
硅两瓦通信系统
百兵阁
发表于齐鲁社区
2012-2-19
1970年初,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师以下通信装备大区配套的战备要求,四机部下达全国14家电子企业生产,南京无线电厂1969年设计定型的硅2瓦营团战术电台的任务,并按四机部计划进行试制,1971年生产定型。硅2瓦短波电台是“71”型电子管2瓦电台的换代产品,因使用硅半导体晶体管,故称为“硅两瓦”,供团以下步兵分队使用,能单工收发调幅话和等幅报,并能进行单工插入收发等幅报。重量8.5千克,比原“71”型电台减轻重量75%。配有斜天线和鞭状天线。用鞭状天线时,战士可背负电台在匍匐前进等状态下工作,保持运动中通信。能在-40℃至50℃和相对湿度95%~98%环境下正常工作。全机共用29只三极管,14只二极管。为其配套的有齐齐哈尔北方无线电一厂生产的3AX系列三极管、哈尔滨通江晶体管厂生产的二极管、呼兰晶体管厂生产硅两瓦报话机的稳压管,还有国内其它半导体器件厂的产品。主要的功率管由天津半导体厂供货。电台铝制机箱由南京无线电厂配套。电源使用12伏组合电池两块和1号干电池一节。如按收发3∶1的时间间隔使用,可连续工作30小时左右,1971~1976年共生产1
390部,由驻厂军代表进行质量监督和收购。但由于批量小,成本高,生产初期有亏损,1972年亏损额达21.9万元。后因生产厂点收缩,没有定货,安达无线电厂便停产。八十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曾经使用,后被更先进的变频电台所代替,随后退出现役。
本配套系统包括交流电源、单元电池组、手摇发电机、电台背包、带增感线圈的五星天线、电键、耳机话筒组、备用配附件等。
双机可同频收发,也可差频收发,均能正常使用。
~~~~~~~~~~~~~~~~~~~~~~~~~~~~~~~~~~~~~~~~~~~~~~~~~~~~~~~~~~~~~~~~~~~~~~~~~~~~~~~~~~~~~~~~~~~~~~~~
硅两瓦是70年代——90年代的主要战斗通讯工具
冰冻三尺 发表于
2012-2-22
硅两瓦是我军(步军)70年代——90年代的主要战斗通讯工具。装备在团营级。
硅两瓦是团营电台(含海岛),小81B和大81是师团电台。(含远距离的海岛)。
大小81仅用于收发用电键敲击的电报(莫尔斯码),不收发话务报。其余的(包括硅两瓦)则只收发话务报,不用电键,在部队中习惯的术语是"无线电报务”和“无线电话务”。
硅两瓦虽然装备电键,但不使用,因为报务(使用电键)需要专门培训半年至一年才可上机,而培训话务,则一两个月即可上机。硅两瓦收发的电报是用嘴喊出来的,如“8801
1245 7968……”有专门的密码本。
硅两瓦通讯距离,理论上是15公里,但实际中有效距离在10公里以内,但它比大小81优于移动和携带,是我军团营级战斗通讯工具中的最亮骚的主力机型。
以上90年代全部退役,硅两瓦由于当时装备量大,导致现在收藏市场上很多见,
如果你要收藏,建议看清“铭牌”,因为当时生产厂家10余家,而各地生产的该机在外观上(特别表现在机器的铭牌上是有差异的,所以要考证机器的原产地只能从铭牌入手)略有差异,但产品性能则完全一致。
如果你要好奇想使用,建议要取得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许可。否则,违法发射会被查处,并没收设备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