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原县曲长城背阁

(2014-02-15 08:15:59)
标签:

阳原曲长城背阁

分类: 旅游、风光、民俗、传统文化
                 阳原县曲长城背阁闹元宵
                           2014-02-14   来源:河北新闻网

    2月14日上午,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城街头的元宵灶火表演现场,阳原曲长城背阁备受当地群众和游客关注。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原县曲长城背阁


    阳原曲长城背阁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流传于阳原民间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阁”的意思就是高木架,高约2.5米,由一根直径十厘米的铁棍和几块木板组成。演出时大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舞蹈动作,小孩也要随着大人进行扭动、表演,深受人们喜爱,是当地春节、元宵节日期间的特色民俗活动,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仝辉 王雪威摄

~~~~~~~~~~~~~~~~~~~~~~~~~~~~~~~~~~~~~~~~~~~~~~~~~~~~~~~~~~~~~~~~~~~~~~~~~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原县曲长城背阁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原县曲长城背阁


~~~~~~~~~~~~~~~~~~~~~~~~~~~~~~~~~~~~~~~~~~~~~~~~~~~~~~~~~~~~~~~~~~~~~~~~~

             阳原挖掘抢救4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05-10   来源: 河北日报

    日前,阳原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使一大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挖掘和保护。

    阳原竹林寺寺庙音乐是省文化厅批准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汉代、兴于六朝、佛道合一的阳原竹林寺寺庙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已形成完整套路,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使其流传下去,该县及时对竹林寺寺庙音乐进行了录音、录像,并邀请有关专家对这一流传千百年的音乐曲谱进行整理,目前该艺术门类传承人的评定工作也正在进行。

    兴起于清代的阳原曲长城背阁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以飘飘如仙的独特舞蹈形式成为张家口地区独树一帜的民间文化活动。为使这一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得到传承和发展,该县建立了长期的保障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历史研究、表演形式改进和扩大演出队伍,还通过组织老艺人的特技培训,使这一古老艺术得以延续传承。同时,该县还举办了以曲长城背阁为主的舞蹈表演赛等活动,让民俗艺术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此外,该县还不断挖掘、整理和保护剪纸、高跷、小调等具有地方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40多项,并制定了详细的抢救保护计划。

~~~~~~~~~~~~~~~~~~~~~~~~~~~~~~~~~~~~~~~~~~~~~~~~~~~~~~~~~~~~~~~~~~~~~~~

                阳原县曲长城背阁深受人们喜爱

  阳原县曲长城背阁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流传于阳原民间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阁”的意思就是高木架,高约2.5米,由一根直径十厘米的铁棍和几块木板组成。演出时大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舞蹈动作,小孩也要随着大人进行扭动、表演,深受人们喜爱,是当地春节、元宵节日期间的特色民俗活动,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原县曲长城背阁
                                                                                                                       摄影:郭宏  来源:张家口晚报

~~~~~~~~~~~~~~~~~~~~~~~~~~~~~~~~~~~~~~~~~~~~~~~~~~~~~~~~~~~~~~~~~~~~~~~~~~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原县曲长城背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