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徒步青年谈长城徒步

(2014-02-01 19:47:28)
标签:

青年

万里长城

分类: 出版、宣传、研究、论文
徒步青年谈长城徒步

                 徒步青年谈长城徒步


                   来源:《万里长城》杂志 2013年第四期

    编者按:三次徒步,人不同,路不同,每个人的感悟也不同。或感悟长城的伟大,或感悟时代的责任,或感悟自身的成长…… 三次徒步,在此分别摘录一篇,以表青年心声。

徒步青年谈长城徒步


              
张卫林:  触摸长城 改变自我

    从小就听人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可对长城、对长城的灵魂,我从未有过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更无从谈起将长城的灵魂与自己的灵魂相融合。而今天,我徒步在长城的路上,近距离触摸长城,亲身在大自然中感悟。突然,发现了很多问题,明白了好多我十几年来从课本、从学校、从周围的世界学不到的道理。
    第一次看到这古老、沧桑却又永垂不朽的土长城,高高的城墙上长满了野草,厚厚的墙身坚定地矗立在大地上,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的侵蚀,经历无数次战火的袭击,它的身躯已多多少少出现残缺,亲手触摸了那伤痕累累的烽火台,内心是前所未有的宁静。
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忍受着亲人离别之苦,千里迢迢来到边疆,踏上了修筑长城之路,也许是在烈日炎炎下,他们用背篓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背来泥土;也许是在严寒的冬日,他们的手与脚肿得难以想象,依然在筑长城。谁能知道他们穿破了多少双鞋;谁能想象,他们单薄的衣服有多少破洞无人修补,又或者他们没有鞋穿,光着脚奔走在这崎岖不平的路上,这城墙中留下了他们多少的汗水与血水;谁能知晓,又有多少生命和这长城融为了一体,他们吃尽了苦,受尽了罪。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给更多人带来安宁,带来幸福吗?
    今天,我们背着二十多斤的行李徒步在这长城之路上,一路的干渴,食物都难以下咽,嘴都干裂出血,脚底走出了多少泡。然而,走长城的人受到这些苦,与筑长城的人受到的苦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干渴疲惫的路上,想到自己曾经的生活是多么的舒适,每天衣食无忧,所有属于自己做的事情,父母就像先锋队一样,为我们解决,甚至我们的未来,也在父母手中成为定局。联想当代多少中国青年在安乐窝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多少中国青年吃不得半点苦,受不了半点罪,多少中国青年在父母给他们创造的物质生活中享受,不思进取。走在这长城的路上,我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忏悔,为中国青年的未来担忧,都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想到祖国与民族的未来,内心万分沉重。
    就算为了自己不白在这世上走一遭,就算为了在自己临终的前一刻可以无悔地说“我活过了,而且活得很充实,很开心”,我也要觉醒,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路。
    在徒步长城第六天,我们在守口堡安营扎寨,一百多徒步长城的青年们一起在大自然中生活。然而,我们在大自然中所暴露出来的恶习、自私自利的行为使大哥非常生气。大哥提醒道:你们看看,这就是当代的青年!昨天下了一天雨,当别人在冒着雨为你们压地席、压帐篷时,你在干什么?你在睡觉,别人把饼、黄瓜送到你帐篷里给你吃,你倒好,拿着饼出来要咸菜,你就没想着,外边冒雨为你送饭的人还没吃饭吗?拿着自己的黄瓜洗了,就没想着把洗好的黄瓜给干活的人,自己再拿他们的去洗吗?吃饱了,喝足了,上完厕所,又进帐篷睡觉去了,就没想着替换一下干活的人,让他们去吃饭吗……这就是现代青年的素质,太令人寒心了!可想而知,如果你们再不改,你们的子孙是何等的悲哀!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的很多恶习暴露出来,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去发现并改正自己十几年来的劣根性,去不断地学习成长,提高自己素质,为祖宗,为自己,更为我们的后代负责。
    有人说,有的国家为征服中国,开始以视频、文章等形式向中国青年灌输不良思想信息,其目的是腐蚀中国青年的思想。中国青年倒下,中国将不堪一击。这是多么可怕的计划啊!作为中国青年,如果还有一份良知,如果还有一丝热忱,那么就请觉醒,请崛起,为自己崛起,为祖国,为民族崛起!
    最想说的话:如果你能改变一个习惯,你就能改变你的世界!

徒步青年谈长城徒步

              
魏世磊: 不虚此行 感动常在

    抵达山丹,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宾馆,设施也齐全,重新躺在柔软的床上感觉却浑身满是不自在,心里略有些不安与烦躁。仔细回想这十五天徒步长城的点点滴滴,会突然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因为十五天经历了太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也获得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当看到镜中陌生的自己,皮肤更黑了,脸上留下了西北风的印记,眼神中透着苦涩与坚定,我知道一切都已真实发生,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这是一段新路,更是一段心路。
    想想徒步前的自己,从没走出过家乡一步,心胸格局很小很小,内心也长满了杂草,所以对徒步长城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因为自己很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大自然中寻找真自我,去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充满价值的、无悔青春的人生道路。而当自己真正成为“三箭”一员,能够和全国的有志青年一起寻找长城魂,一起交流成长时,当身边的伙伴对自己充满期待时,当踏上第一墩,队长将代表使命的“三箭”胸章和象征责任的五星红旗交给我们时,我更意识到了“三箭齐发”的神圣与伟大。不光只是改变自己那么简单,这里需要担负起一个时代青年应该担负的责任与使命。所以整个徒步过程中是带着一种对成长的渴望,对自己和伙伴们的承诺,也是立志要为青年树立榜样而进行的。
    正和徒步之前的预想一样,冬日徒步是很有挑战性和塑造性的。有挑战才会有真正的突破和改变,想要真正的成长也要经历真正的困难。十五天的经历,总结下来应该是:不虚此行,大开眼界,感动常在。
    不虚此行应该是每一个经历这次冬日徒步的同志们的心声,冬日的寒冷是真的,遇到的困难是真的,喝到的“冰镇水”,吃到的“雪花饼”也是真的,自己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五行队列,并亲身参与其中去建设、去奉献,团队协作,认知角色,在团队里培养出了兄弟情、战友情,这些或有或无的东西都真实发生并影射在我们身上,不虚此行是建立在体能、智能、心能的全面提升上的。
    此次徒步队伍中,更多的同志们跟我一样是第一次看到长城,第一次行走在民族的脊梁上,也更真实感受到了长城的现状和周边环境的恶劣,也是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西北风光和地理风貌,看到了广袤的戈壁滩,雄壮的大沙漠,以及连绵起伏的山川,有河流,有湿地,也有盐碱地,在这样一幅五彩的画卷上留下了我们每个人最踏实的脚印,最坚定的执着。让我们大开眼界的不光有西北的自然之美,也有西部建设,行走在乡村间,感受着西部的生活状况。这跟我们想象中的还是有差距的,既有高楼的耸立,现代化的生活;也有劳务输出,也有衰败之景,但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片片本该充满绿色、充满希望与机会的地方,却荒废了,让人感受了一种无奈与痛心。
    徒步中一路的行进,一路的感动,西北人的热情与善良,是此行中难以忘却的回忆,一壶壶的热水包含着最真的温暖,一声声关切的问候瞬间融化于心,一夜夜满含最纯的情谊安然入眠。身边战友的坚持与付出,我们像家人一样一起吃最简单的食物,依偎在一起度过最冷的夜晚,一起吃苦,一起快乐,互相鼓励,互助成长。这份浓浓的战友情谊传递的感动总是非常深厚。感动常在,我们也应该让自己感动,自己当初的坚持,干掉一切困难对自己的影响,我们应该骄傲与自豪,只有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才能成为青年的榜样,无愧这神圣的徒步活动。
    回顾了整个徒步的点滴,结合赵瑞老师一直强调的此行目的:一是寻找长城精神,二是拥有建设情怀。自己领悟到的长城精神,她是一种坚持不懈,百折不饶,敢打必胜的气魄,如果长城的建设是一份事业的话,我们的祖先们在最艰苦的环境里,用落后的工具打造最坚实的长城,期间会有牺牲,会有失败,忍饥挨饿,严寒酷暑,但终究没有放弃。最后,在我们面前的是经历数百年的风吹雨打而倔强挺立着的钢铁长城。另一方面,一路走来,发现了西部环境的荒凉,其实真正的荒凉在于人才的短缺,吸引全国的人才走向西部去建设,同时留住当地的青年让他们建设自己的家乡,是我们此行的责任,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用困难留住人,用价值吸引人,是我们不变的作风,这就需要自己真正地沉下心来,像徒步长城一样,一步一脚印,踏实地走路,一路学习,一路成长,不放弃自己的初衷,坚定地走向未来。

徒步青年谈长城徒步


               
王红利: 感恩、责任和珍惜

    徒步长城的时光很短暂,不知不觉一个月已经过去,回想这一个月,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感恩和珍惜。
    说到感恩,作为这次“2013三箭齐发”之长城队的东青鹰队队长,我感受到了东方青年未来发展中心的负责人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让我有这么一次管理团队的机会。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过管理经验,但做管理的确是我所渴望的。而这次的带队经历,也让我看到了一身的不足,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因管理经验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让我学会理性应对问题的发生,理性分析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并把问题隐患消灭在摇篮里。这些是我以前甚至前两次徒步长城都没有的经历。因为那时有人替我思考,替我解决。而现在我要承担替别人思考、解决问题的角色,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同样是更大的成长。就是这些,我懂了什么是“知遇之恩”。有句歌词:没有你哪有我。我想,用它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最适合不过了——没有你们,哪有现在的我。
    现在的我来到长城之上,同样感受长城的魅力。当自己用双脚丈量了沿途的每一段长城,真的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绵延两万余里、屹立两千多年的长城,对伟大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奇迹,而对我们青年来说,是一种精神。作为一名中国青年,我感受到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留下的如此丰厚的财富,还有我们的国家为古老文化的传承所做的不懈努力。国家和民族对个人的教育和熏陶,在我看来是“生育之恩”。我现在开始慢慢明白什么是为国而生、民族大义。我也想说:只要祖国需要我,再苦再累都不怕!
    长城屹立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而我们此次徒步过的这一段,主要是甘肃省的古代河西走廊中段,自从开辟丝绸之路,这里开始变得繁华和富庶,直到后来发现新航道,塞外的凄苦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直至现在,在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开发的趋势下,现在西部仍然缺乏足够的人才的注入。这一路上,我们受到了西部各界的广泛帮助。嘉峪关博物馆的招待、山丹电视台的采访记录、饼店老板的优惠与服务、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老乡们送水果做面条等等,让我感受到了西部人们非同一般的纯朴和热情,让我感觉我像在家里一样。这种“滴水之恩”,我想我能做的就是通过我的努力让我这个家乡更加美丽、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一路徒步过来,我们身上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我真心的想对一路相互陪伴、相互帮助的战友们说声谢谢。每当想起别人的付出,和努力地为团队利益而奋斗的时候,我总是暖在心里。当自己犯错误、迷茫不解时有人马上指点我更好地承担与成长。这种温暖让我爱上这群人,爱上奉献。每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走在一起、聊在一起、玩在一起的生活,让我们心连在一起。“陪伴之恩”是相互的成长与成功。有句话“朋友一生一起走”,能有这样的朋友夫复何求。
    说不完的感恩与感动,这些化作两个词永远放在心里:责任与使命。说到责任与使命,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珍惜。
    这一路下来看到各级各年龄段的人群,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时光易逝,青春不易。通过一路,我了解到很多当地人都渴望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面貌、实现人生价值,只怪岁月催人老,很多人只能留下遗憾。对这一方面自己认识也很深刻。本来为了徒步做了很好的规划,结果一个月过的太快,许多要完成的事都成为了遗憾。这种丰富多彩的徒步生活尚且如此,何况平时普通生活呢?而人生有几年青春呢?有句话是: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也许只有重走青春才让人格外珍惜?我想青春不会重来吧!珍惜徒步的机会、珍惜努力建设的机会、珍惜可以发挥价值的事情。珍惜自己的每一秒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实现价值与梦想。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会有的。
    对于珍惜徒步长城的机会,是我感受最深刻的。这一路下来,我发现我所想珍惜的,更多的是“挑战极限,拥抱改变”的机会。作为东青鹰队的一员,我深刻认识到了“逢山开路,遇水叠桥,遇到困难干掉”的精神其实就是迎难而上和高度自信。每个人在遇到困难时都应该这样努力,一份事业的成功,也是要靠这种精神的支撑。西部未来的建设更是困难重重,所以要搞建设和绿化更需要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一路走来遇到困难不多,难得的困难出现时,自己都会兴奋地跳起来。那时才意识到要珍惜每一个困难的来临,因为困难意味着成长与改变。对困难的兴奋也就是对成长的渴望。
    整个徒步下来,总体来说,对西部认知深刻了,对西部的人更有感情了、对西部的建设更有信心了、对长城的规划更加明细了、对团队管理更加熟悉了。而我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把对别人的感激化作前进的动力、把自己的珍惜化作时刻谨记初心,不断提醒自己,突破自己。

徒步青年谈长城徒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