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通昌:《R29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邮集赏评

(2014-01-07 07:56:14)
标签:

江通昌

普29万里长城邮票

陈玫

分类: 集邮、收藏、文玩
          《R29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邮集赏评
                  作者:江通昌    来源:湖北集邮网   时间:2007-1-18

  《R29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邮集作者为深圳市陈玫女士。该部邮集作者能就近期发行普通邮票的素材,克服了集邮的重要性不会很高的限制,通过了邮品素材的珍罕性、版式研究,以及邮票基本功能和特殊应用,突出其中的重点与尝试,在2004年广东省集邮展览传统类别中获得好成绩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去年9月份,作者参加广东2005年集邮展览评审员、征集员培训班,携带了《R29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传统类别邮集。来粤讲学的李明老师进行了点评,在场的各位师友也提出了意见。归来后,作者又寻找与该部主题有关的集邮素材,同时,在深圳市邮协的集邮前辈、邮友指导帮助下,作者再次重新组编了《R29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一位女性集邮爱好者,这样对集邮执着的精神实为可嘉。

  本人近日能获得作者同意,再次观赏该部邮集,发觉与2004年参加广东省邮展时比较,其最大的特点,编排更加适当,首尾均衡,克服了头重尾轻的缺点,同时增加了不少与该主题有关的,收集难度高,较为珍罕的集邮素材。在邮票素材和功能应用技巧安排上也提高了,使该部邮集又迈上一个台阶。

   一、编排适当,首尾均衡

  作者对利用已收集到与该主题有关的素材,在五框(80个贴片)中,本着主与次,重与轻的素材展示以达到平衡。认真安排好邮集的整体框架结构,是一部成功邮集必要的前提。第一框安排的是:1997年4月1日发行单枚成组的常用面值。50C古北口的集邮素材。第二框安排的是:1997年9月1日发行的第二组4枚邮票的集邮素材。第三框安排了1998年11月1日发行的第三组4枚邮票和1999年3月1日发行的第四组8枚邮票(除面值80C慕田峪邮票)的其中7枚邮票的集邮素材。而第四框安排了第四组邮票中常用的面值80C慕田峪邮票的集邮素材。第五框安排的是:1999年5月1日发行的第五组4枚邮票的集邮素材。按邮票发行时间的顺序排列,作者既考虑到一部传统类别邮集的邮品齐全,又能重点突出,对邮品的重要性的素材学习、研究能充分展示,以取得平衡。这样可以有选择地少展一些普通素材的邮品。但,虽然这些素材尽管不是很重要,可能是很普通的邮品,若漏掉了这些邮品,该部传统类别的邮集就不能算得上完整。所以,作者对此的素材仅用一、二个贴片来展示的。对于一版较为重要的素材,作者都要尽可能地展示出来。对有些收集难度较高的错、变体邮品,对较为特殊业务应用等等都尽量地给予充分展示。这样体现了作者对该主题集邮知识的掌握。所以,作者就用很多的贴片将它展示出来。正如该套的50C古北口邮票,80C慕田峪邮票的集邮素材各占独立一框研究与展示,符合了一般邮品少展示,重要邮品多展的原则,以达到整部邮集的均衡性。

  二、集邮素材的选择

  要组编好一部邮集,对其主题有关的素材选择尤其重要。《R29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的作者,对一些普通的邮品的素材,象征性地在贴片上展示了一、二件,而且对于一些重要的邮品素材要尽可能多给予展示,有些与其主题有关的错变体,珍罕的、收集难度大的邮品,越要尽量多展示。作者还敢于突破一些传统的收集观念,也精心筛选一些,在邮票印刷过程中,某些环节失误造成的、不折不扣的变体票,对研究其成因都有一定的集邮价值。一部传统类别的邮集,对邮票的错变体,往往也是集邮者所追求的佳品。作者通过对这些素材的选择与展示,表达出作者对其主题素材的集邮品的集邮知识和研究知识。

  目前,接纸印邮票,是大家公认的变体邮品,集邮界对其有很高的评价。更有资深集邮家,在传统类别集邮时对其评价:“民居邮票收集者,常常有以多少个面值收集到接纸印为衡量收集水平的一个标准”。为充分体现它的收集难度,和它在传统类别集邮研究的价值。R29普通邮票面值50C古北口,印刷过程中由于质检员漏检而流出的接纸印,据说目前仅发现有两个邮局全张流出,该部邮集的作者就展示出整版,带有人工打码号的邮局全张。

  无齿邮票。邮票印好后,进入下一道打孔程序,或因打孔器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而局部漏打齿孔,或全部漏打齿孔,未经质检人员发现而流出的邮品,也是一种大变体,作者展示了50C面值古北口邮票的一个双连无齿新票,和一枚双连的挂号实寄封。

  胶面印邮票。预先刷好胶水的专用邮票纸,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在纸张上机印刷时,将纸张背与面反置,又未能发现而产生的变体邮品。在质检时也较难被发现,投入邮政窗口出售,自然消耗量大,保存邮局全张的也是不多见到。作者在邮集上展示有50C古北口,新票半版和实寄封一枚。200C紫荆关新票邮局全张和挂号实寄封一枚。

  水溶性油墨,传统印刷邮票的油墨,通常使用含有“苯”成份的稀释调剂。由于“苯”这种化学剂的成份对人体有害,现时都放弃了使用,目前基本是采用水来稀释油墨的方法。若偶尔在用水和油墨配制比例失调,造成印出来的邮票的油墨不是很稳定。若遇水后就会出现邮票图案的油墨如极微形颗粒状的颜色的脱落,这种变体邮票非常难被辨别出来。作者在邮集上展示了有面值50C古北口大方连的信销票和面值40C金山岭的实寄封。

  作者邮集中还展示有50C古北口邮票大折白变体实寄封,打齿孔、套色双大折白变体实寄封(图7),打齿孔、套色双重移位的实寄封,30C黄崖关局部漏色的实寄封,200C紫荆关局部漏墨的双连及四方连新票,80C慕田峪、30C黄崖关新票大方连油墨污染和实寄封。这种油墨污染票情况较为特殊,形如水渍流影形状,该邮票图案极为模糊不清晰,甚至有的见不到邮票的图案。还有50C古北口邮票,带有上边纸邮票三组(每组各横十连)形如泼墨状的油污划痕,这种大面积黑色油污划痕呈左到右逐渐扩大或缩小,造成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50C古北口邮票裁切大移位变异极难见到。长城邮票采用先进乔利机印制,邮品成品后直接在机上自动裁切,成为我们见到的邮局全张,这种给复组印刷全张,或进行版式研究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作者展示一件较为难见的50C古北口邮票,保留着上、下格尚未裁切的邮品,给研究印制全张复组,版式研究,提供有力,可靠的实物。

  三、邮票使用功能素材的选择 

  对于一部参加竞赛级邮展的传统类别邮集,不能仅限于对邮票的版式、纸张、齿孔、刷色、错变体……邮票素材的研究和展示。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精心选择最贴近主题、最具有集邮价值的邮票,这个过程也最能表现作者的集邮知识和研究的成果。

  作者展示1997年4月1日,50C古北口邮票发行,作为国内平信首日使用,说明了该票发行的基本功能。

  例如50元嘉峪关邮票,作为包裹业务用途,但,由于某种原因实际各地邮局均少使用,加上这种单据用户领取包件后,由邮局回收保管,并定期内部处理,能流到集邮者手中就不会很多。作者展示了贴50元嘉峪关邮票,使用于包裹业务的实物,又展示了50元嘉峪关邮票用于保价信函上。这种选择邮票使用功能素材更胜一筹。

  社会上造假、贩假的现象,也反映到邮政方面,对集邮界造成很大的影响,邮政部门在邮票背面,采用防伪加盖,有的邮票图案上逐数喷墨号码,加大邮政内部监控力度。作者也展示了50C古北口和80C慕田峪的邮政赝品实寄封,提高了人们识辨真假的能力,阻止赝品的漫延。

  本人平时也收集、整理一些近代传统类素材的邮品,今获得欣赏该部邮集体会至深。顺便整理成文字,也是再一次学习的过程。一家之言,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作者和各位师友赐教,感激不尽。                               来源:集邮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