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原开阳堡的清代壁画亟待保护

(2013-12-01 06:42:18)
标签:

阳原开阳堡

清代壁画

杂谈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阳原开阳堡:一批清代壁画亟待保护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3-11-28

阳原开阳堡的清代壁画亟待保护
                   图为阳原县开阳堡内倒座观音殿内的精美壁画。   王雪威 张晓英摄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王雪威 通讯员田建辉、仝辉) 近日笔者从阳原县有关部门获悉,在当地浮图讲乡开阳堡村一些古寺庙内发现一批保存完整的清代壁画。由于这些留存于寺庙墙上的壁画大部分依然被白土所覆盖,壁画最终的数量、面积不清,亟待有关专家考证,而这些壁画面临的颜料层脱落、画面裂缝等问题,使得对其保护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据《史记·赵世家》载,公元前295年,赵主父——武灵王封长子章为代郡安阳君,西汉、东汉时称为安阳县,治所即开阳堡。这是有明确记载的阳原县境内最古老的县城和村庄,故开阳有“开阳原县村庄先河”之说,曾被人称为“北国古邑”、关内“楼兰古城”。该村子虽小,但寺庙齐全,原来共有大小寺庙17处,现存寺庙有堡门上玉皇阁,堡门外的弥勒佛殿、关帝庙,堡内的倒座观音殿、观音庙、真武庙等。

  笔者在倒座观音殿内看到,墙壁底部的墙皮虽已脱落,但殿墙壁画依然存在,壁画分六大块,绘有60多位人物,所绘人物比例匀称,形象各异,人物形象非常饱满、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整体画面布局巧妙自然,组合井然有序。绘画技巧精湛多样,描法丰富,线条类型齐全。因使用了纯矿物质颜料,所以虽历经数百年风霜,颜色仍极为鲜艳。这为研究清代历史及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文革期间,寺庙内壁画差点儿毁于一旦。庆幸的是,村民在壁画上涂上了白土,并把庙宇当作粮仓囤粮,使开阳堡众多庙宇及壁画保留至今。”阳原县文保所所长成胜泉说,“但是目前,这些壁画面临着颜料层脱落、变色,画面酥碱、裂缝、龟裂起甲,地仗空鼓等现象,使得这项保护修复工作显得十分迫切。”

  笔者了解到,早在几年前,阳原县便制定了《开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0-2020年),但由于资金短缺,对这些壁画的抢救保护效果甚微。目前该县已经申请下来100万元保护资金,将按照相关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名村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但开阳堡及其壁画的保护工程浩大,除了政府投入外,也需要社会各方支持和参与,共同做好保护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