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墓贼揭开的“盛桥烟墩”历史真相

标签:
盛桥烟墩盗墓 |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
从庐江县盛桥镇出发,沿316省道往西,再折向南,便来到了七里村。在七里村的野外,当地居民口中提到的“烟墩”就矗立在此。虽然在当地传说中,烟墩曾是 三国时曹军使用的烽火台,但却一直未受关注。直到2011年6月,一起轰动安徽省内的盗墓案,才稍稍揭开了这一垄黄土之下掩藏着的数千年历史。
当地传说:是曹操的烽火台
烟墩并不雄伟,只是一个十几米高的土台,占地一亩许,顶部平整,上面已长满野草。它仿佛就是附近农家随意堆放的土堆,然而,当地却传说这里是三国古烽火台,便不可不登顶一览。沿旁边的小径登上顶部,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之下,视野极好,周围的田野、村庄尽收眼底。
据当地居民说,三国时期,曹操率83万人马下江南时路过庐江,看上了白湖一带,认为适合屯兵,便指挥士兵施工,准备排干湖水后平整地面养马练兵。盛桥的烟 墩据传便是当时所建。不过有一天,士兵们正在大兴土木之时,一只喜鹊却口衔“天意”而来。当时,士兵们以铜鼓为号,鼓响就收工开饭。这只喜鹊飞临铜鼓之 时,口中衔着的树枝正好掉落下来,击响了铜鼓。士兵们听到鼓声,便纷纷从工地上离开。就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刚刚排完水的地方又被涨 满。见到此景,曹操认为是上天的启示,只得长叹一声“此处不宜屯兵”,将大军撤离。结果,这里没有成为曹操的练兵场、养马场,却留下了一段古烽火台的传 说。
现在,烟墩周围已看不到水,烟墩顶部也被村民种上了庄稼。历史的真相被庄稼、野草和黄土层层掩盖,沉睡数千年。
盗墓大案:揭开千年古墓
沉睡千年之后,烟墩下掩埋的真相却被一群“不速之客”揭开。2011年6月,一起震惊安徽省的盗墓案在这里发生。据盛桥镇文化站站长盛业升介绍,当时,一 伙跨省流窜作案的盗墓团伙来到此地,以埋电线杆为名进行挖掘。这伙盗墓贼离成功仅差“半步之遥”,因为就在他们准备将挖出的文物交给买家时,却出现了“内 讧”,一名成员愤而向警方举报。接到举报后,警方“一锅端”了这个团伙。
盗墓贼固然可恶,却揭开了烟墩下神秘古墓的面纱。盗墓贼们挖出的文物是玉佩和玉玦各一块。破案之后,当地文物部门曾进入盗洞对古墓进行了初步勘验,初步判 断为战国或西汉时期的古墓。我国战国至汉代这段历史考证有许多“空白”,如果这座古墓确定为这一时期的墓葬,将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研究与考古价值。盛业升 还介绍说,古墓内的棺木为楠木所制,他们在棺木内发现了丝绸等物品。而且,古墓内的棺椁为四层结构,棺椁外面还有封土层,初步判断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小可。
专家观点:最早应是“神墩”
烟墩原来是一处古墓?庐江县文史专家吴守春却认为烟墩的真相不止于此。他表示,根据多年考证,烟墩最初应该是先民们聚居的“神墩”。先民们为求平安,便垒土而居。全村都住在用土堆起来的高台上,以抵御野兽、洪水的袭击。这种高台保留下来的,便被后人称为“神墩”。
吴守春认为,为方便村民进出,神墩大多依水而建。此外,由于世代居住,世代修缮,神墩的土层分层明显,堪称“文化堆积层”。他考察了庐江县境内已发现的200多处神墩,均有这两个特点。
按照这两个标准,他认为盛桥烟墩最初也是一处神墩。他说,烟墩周边现在虽然没有水流,但在历史上却是一处河道。此说法正与民间传说中曹操放水屯兵的说法相吻合。他也对烟墩的土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完全符合“文化堆积层”的特点。
按照吴守春的观点,烟墩最初是神墩,后来才被人在里面修建了陵墓。他认为,古人修陵墓注重风水,神墩依水而建,形似山,非常符合风水的要求,达官贵人在此建造墓穴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实,神墩、古墓也好,烽火台也罢,历史都已远去。如今,烟墩已成为盛桥镇的一处景致。目前,盛桥镇烟墩古墓发掘工作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烟墩的真相、烟墩内的“遗产”,将在不久的将来重见天日。
~~~~~~~~~~~~~~~~~~~~~~~~~~~~~~~~~~~~~~~~~~~~~~~~~~~~~~~~~~~~~~~~~~~~~~~~
庐江烟墩盗墓案被列为1号大案
嫌犯还没有盗走重要文物
~~~~~~~~~~~~~~~~~~~~~~~~~~~~~~~~~~~~~~~~~~~~~~~~~~~~~~~~~~~~~~~~~~~~~~~~~
6月11日,庐江县盛桥镇三国烽火台遗址下墓葬遭盗墓贼挖盗,8名嫌犯被警方抓捕,并及时追回一件玉玦。此前,庐江县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该烽火台进行看管和保护。然而,近日记者再次前往时,却发现这个被列为我省打击文物犯罪“1号大案”的烟墩,既没有设置保护警示标志,也没有人员看管,就连看守工棚也形同虚设。
记者调查:无标志,无看守
据介绍,6月11日,该烟墩遭遇盗挖后,省文物专家经过现场勘察,初步分析认为,该烟墩下的墓址可能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6月13日,庐江县文物管理所杨所长告诉记者,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和省文物局将此案列入今年安徽省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1号大案,该县已将盛桥烟墩视为文物点加以保护和看守,下一步将争取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可是,近日记者前往庐江县盛桥镇烟墩时,却发现这里既没有类似于文物保护的警示标志,也没有人员看守。只见烟墩东侧的路旁搭建着一间简易的砖棚,外面上了一把锁。记者登上烟墩顶,只见盗墓贼盗挖的洞口已被回填了土方,但痕迹十分明显,没有覆盖任何植被。记者在烟墩上停留了将近一个小时,未见任何看守人员。
文物管理所:我们还不知情
在烟墩脚下,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田地做农活的农民。他说,他天天都在这里干农活,没有看到看管人员。记者问:“那个砖棚是不是值班工棚给看管人员晚上在这里睡觉用的?”他说:“这里周边都是墓地和田地,晚上有谁敢到这里睡觉啊?”
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庐江县文物管理所杨所长。他告诉记者,他们根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已经要求盛桥政府落实看管措施了。至于是真看管还是假看管,他们尚不知情。不过,杨所长表示,他们将立即敦促该镇加强对烟墩的看护,防止再次发生盗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