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雁门关再现六百年前明代风貌
2013-11-2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11月24日,记者从山西省雁门关风景区管理局获悉,从2009年开始雁门关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至今,完成工程投资4亿元人民币,初步再现了600年前明代雁门关全盛时期的风貌。
目前,镇边祠、天险门及雁楼、关城城垣2600米、雁塔、关署、宁边楼、威远楼、关帝庙、戏楼、翁城门、明月楼等文物11处,明代雁门关关城防御体系的主要建筑均得到原样恢复。
山西省雁门关风景区管理局局长王凤岗说,雁门关是古代中国北境著名的咽喉要塞,见证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汇点,以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古商道,折射了古代边贸的兴衰,成就了晋商辉煌。

王凤岗说:“雁门关3000年历史,涌现出众多千古流传的名将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北宋杨家将保家卫国、镇守雁门的忠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对海内外华人有着广泛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王凤岗介绍,为了让海内外游客体验到中国古代多民族商贸交流的关键通道和前沿集散地,以及中国历史上两大古商道“玉石之路”和“茶叶之路”上的晋商生活片段”,还投资建设了包括前后腰铺驿站、阜戈寨民俗村、边贸街、阜家坪以及雁门关两村的农家客栈等仿古服务项目。

据了解,雁门关景区和代州古城古建筑群近日已成功申报第三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谷长江表示,雁门关在历史艺术、宗教哲学、边塞民族等方面的有独特文化价值,将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山西省北部忻州市和朔州市的交界处,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燕君)
~~~~~~~~~~~~~~~~~~~~~~~~~~~~~~~~~~~~~~~~~~~~~~~~~~~~~~~~~~~~~~~~~~~~~~~~~~~~~~~~~~~~~~~~~~~~~~~
忻州挖掘雁门关文化价值 打造旅游名片
2013-11-07
新华网代县频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代李贺描写的雁门关气势豪迈,流传至今。9月8日,“感知美丽新山西”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大型采访团一行来到忻州市代县,感受金戈铁马的边塞文化。

近年来,代县全面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大力实施以雁门关为龙头的文化旅游大开发战略,深入挖掘和弘扬代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雁门文化,不断增强雁门文化软实力,特色文化旅游业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影响面最大的中国古代军事要塞,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作为九塞之首,
雁门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而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这里曾上演了穆天子西巡、白登之围、汉武帝北击匈奴等无数重大历史事件;这里曾留下了王昭君、蔡文姬等20多位出塞名媛的凄美之曲;这里是“和亲政策”的起源地,是“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3000多年来,雁门关见证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亲历了民族融合的艰辛历程,积淀了色彩斑斓的多民族文化精华,折射了古代边贸的兴衰。

为深入挖掘雁门文化,自2009年以来,代县投资3.8亿元,复建了镇边祠、天险门、地利门、瓮城、长城、雁塔、明月楼、古道、观音殿等景点,新建了前腰铺、后腰铺服务区及民俗村、边贸街等工程。目前,雁门关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美好印象山西十大景区、国家登山训练基地和亚洲最负盛名旅游景区、中国著名的古战边塞影视文化基地。景区正从亚洲走向世界,向国际化迈进。
(记者成志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