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2013-09-08 10:53:58)
标签:

童年

小酱坊胡同

分类: 活动、生活、回顾、纪念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从西单商场继续往北走一站地,看见了路边熟悉的“小酱坊胡同”几个字,当然了,这新牌子咱是第一次见,而且,所有的店面、装饰都是完全陌生的。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如今墙面上要放的东西太多,都没钉路牌的地方了,不仔细还真找不着这胡同的牌子。不过,当年的牌子都是蓝底白字,高高的钉在胡同一进口: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回头看,这是进了胡同后拐过的第二个弯,这里到是几乎没变样: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咱小胡同里的大户人家,当时的水利电力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先生的大宅邸: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清楚记得这个拐角处有一块大圆石头放着,护着这房角。
    还记得那停车的地方是露天垃圾站,每天各院子定时把垃圾倒在这里,有卡车来收,装车后把地扫的干干净净: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就是在眼前这条短短的胡同里,我住了六年,小学六年,我的童年。
    这棵大槐树还在,只是更大了。胡同里现在盖满了小房,连大槐树都包了进去,显得窄多了: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我的邻院,原来是煤厂,我曾经在这门前路边看工人摇煤球,到院里看抡大锤做蜂窝煤。结果砸煤的动静太大,终于有一天震塌了我家的后山墙: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我的另一个邻院,我们每年都能吃到那棵枣树上的大红枣: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与“东斜街”相接的拐角处,每天上学放学必定从这里拐;去小铺打酱油买醋也必定从这里拐。
    有一次妈妈生病要去北面不远的北大医院,爸爸出去找车,让我先去挂号,结果跑到这里一拐弯,突然迎面撞上了什么,我就倒在这个拐角的地上,醒来时已经和妈妈一起躺在北大医院急诊室: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进了我们院,对面就应该是我曾经的家!但已被新搭建的小房遮挡的面目全非: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原来的四合院很宽大,住在北房的姓叶,有个女孩好像叫叶玉凤,和我姐姐同岁,两人老在一起;我家住左手西房;对面东房原来是史林一家三口,搬走后换了从湖南调进北京的颜达才一家(后升任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武警少将军衔),家里有颜定军、颜立军等三个女孩儿;南屋住的是谁我忘了;东北角还有一间房住了李凤鸣一家四口,两个男孩李佩钦、李佩时。院里的几个同龄孩子不在乎男女,我们天天一起玩,打扑克、下围棋、聊天儿、讲故事,那时没有电视、电脑啊。
    院子大,所以每家都有一大块地圈起来种花、养鸡,当然,除了种花还可以种菜、种向日葵,甚至有一年政府鼓励种蓖麻,大家又种了好多蓖麻,那东西又大又占地。
    夏天,晚上屋里热,我们就在院里做作业、下棋、聊天,躺在院子里看星星。
    看看眼前巴掌大的这么一小块院子,感叹时过境迁啊!当年偌大的院子如今也就够躺一个人的,别人要想过去还得小心别踩了他肚子。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这个夹道的顶头,是原来放全院垃圾箱的地方,当时叫“土箱”,木头做的,有四个把,两人前后抬着,每天一次在指定时间倒到胡同里的垃圾站。两个土箱一个装炉灰,一个装生活垃圾,垃圾站一天只收一种,所以隔一天抬这个,隔一天抬那个。
    抬院里土箱的活儿是各家轮着来,好像一家一个星期,轮换。
包括算水电费、收水电费,也是各家轮换,因为全院共用一个电表、一个水表。
    水费是按人头分摊,电费是按瓦数分摊。那时没有节能灯,没有电冰箱,一般家庭用电就是15瓦、25瓦的白炽灯泡,40瓦就比较奢侈了,家家都是几个脑袋挤在一个灯泡下面。我们院各家也都没有电视机,文化娱乐方面奢侈品就是电子管收音机,每天听新闻、听戏听相声、听小说连播,收费标准是按灯算(就是电子管,一个电子管叫一个灯),我家当时最值钱的东西可能就算一台5个灯的老式收音机了。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我童年时的一部分梦就在这里,在普普通通的京城一条小胡同,一个小四合院里,竟转眼已经过去了50年。
    曾一起住在这里的家人都已过世,再没有人能和我一起回忆了,我想念他们……


到小酱坊胡同回忆童年的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