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有唐代著名道教寺院龙兴观旧址

标签:
文化易县龙兴观 |
分类: 人物、历史、地理 |
~~~~~~~~~~~~~~~~~~~~~~~~~~~~~~~~~~~~~~~~~~~~~~~~~~~~~~~~~~~~~~~~~~~~~~~~~~~~~~~~~~~~~~
网络文摘:
另一通石碑则高不过膝,栽于千年古柏下,碑文已毁。古柏有两搂粗,概30余米高。由于至今还有人烧香膜拜它,因而树身被烤出一穴黑洞来,也成了残树,但它依然坚挺着身姿,枝繁叶茂,见证着桑田巨变。
说起古柏,一段湮没的历史飘摇浮出。当年,龙兴观的第二重院落内有8棵古柏,每年秋冬朔风凛冽,柏叶、“柏碗儿”满地飘洒,翌年春夏又腐烂成肥,使这片土地异常肥沃。后来不知从哪儿刮来几粒烟籽,落地生根,拔节展叶,长得油汪墨绿,十分喜人。后有爱烟者取走晾干,吸之劲而不呛,香而又醇。龙兴观法师见状,便安排道徒专门种烟。后来此烟被州府献给康熙皇上,名声大震,被列为清廷贡品。原来柏树碗儿做肥,含着松柏的香气,所以好抽。
“易州贡烟”又称京西大烟叶,以叶厚、色黄、香气浓重著称,由于专供皇宫及贵族,名声渐旺,随之面积逐年增加,到清光绪年间,烟叶种植达1500多亩。新中国成立后,“易烟”成为易县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改革开放后才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进入新世纪,在清西陵一带开始复种,2001年达到300亩。2002年9月,“易州贡烟”走进了上海中国烟草博物馆,开始向世人展示中国烟草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