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严-
-郑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965
  • 关注人气:1,4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2009-01-17 22:07:17)
标签:

中国长城学会

长城保护条例

许嘉璐

中国长城论坛

国家文物局

分类: 长城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纪念《长城保护条例》颁布二周年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长城与民间保护”在京举行

(新闻通稿)

 

    12月1日,是国务院《长城保护条例》颁布二周年纪念日。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单个文物而颁布的法律性条例,为纪念这一对长城保护具有历史意义文件的颁布,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长城学会主办,北京震宇成套电气设备集团承办的“首届中国长城论坛·长城与民间保护”于2008年12月1-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届副委员长、中国长城学会许嘉璐会长,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昌平区党政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长城沿线省、市、县的主管领导、文物部门和各大景点领导、部队首长、长城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代表等200多人。论坛收到有关长城保护的各类论文、建议共120多篇,其中,书面交流46篇,30多位代表在会上发言。

    党中央、国务院对长城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发出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伟大号召。2006年12月1日,《长城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地方法规,国家文物局制定了长城保护的长期规划——《长城保护工程》,国家第一批投资十多个亿,利用现代航空遥感技术、航片、卫片解析等手段,结合实地测量考察,进行了全国长城摸底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长城学会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国家文物部门统一部署,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长城、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宣传、研究,有力地促进了长城保护工作。

    许嘉璐会长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动员社会民间力量为长城保护增砖添瓦”的重要讲话。讲话首先肯定了学会自成立21年来,广泛团结社会各届有识之士、各种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长城,挖掘长城文化,取得很多成果,催生了长城学的诞生。学会制定了“让雄伟的长城走向世界,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的总体目标,在长城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的过程中,学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单位。

    许会长指出:保护好长城,把这一宝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完整地留给子孙,是今天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鉴于长城历史悠久,体积庞大,可谓上下2000多年,纵横10万里,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明确的社会分工。按照《长城保护条例》的要求,民间社团的职责是给政府当好助手,不帮倒忙。主要做些政府不宜做,不便做或一时顾不上做的事情,如国际上民间组织的互动、各地长城保护信息反馈、长城文化的挖掘和宣传等。

    他进一步指出,长城保护不能单纯地就保护而保护,而要把整个长城区域整体状况考虑进去,要与贯彻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和西部开发的战略思想相联系。只有让长城沿线政通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是长城保护的根本问题,才不会出现拆长城砖,盖房子、盖猪圈的现象。提高长城沿线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引进企业发展机制,建立企业家平台,这是论坛之后立即要做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张义丰研究员和企业家代表就此进行了专题发言,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官员介绍了全国长城调查情况,宣布最迟明年年初,国务院将发布明长城的精确长度和一大批调查成果。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在京举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