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三位“后海贵人”本文作者:深圳福田区荔园小学南校区王璟

(2019-07-27 17:49:37)
标签:

教育

文化

情感

育儿

健康

分类: 八面来声

我的三位“后海贵人”本文作者:深圳福田区荔园小学南校区王璟

    我是2000年参加南山区教育局面向全国的招调考试而从安徽省马鞍山市调来深圳的。那时候,我还不到25岁,并没有在深圳任何一个区代课的经验,只有对这片热土的无限向往和不知深浅的“无知无畏”。在后来这近20年的时间里,每每看到身边那么多优秀的同事为了入编考试历经数轮苦读拼搏,我才知道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幸运。然而更加值得庆幸的是,初到深圳我就成为光荣的“后海人”,“后海”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有着博爱创新的精神,更有好学奋斗的激情,正是歌里唱的那个“梦开始的地方”。从20009月到20069月,我在后海小学工作了六年,不算长,但永生难忘。在这段奋斗的青春岁月里,我遇到了自己教育生涯中的三位“贵人”。

“深爱人才,圳在等你”这句广告语,现在大家都不陌生。2000年的南山区到处是尘土飞扬、热火朝天的工地。那时候,恰逢特区成立20周年,南山教育正为二次腾飞的宏伟蓝图壮怀激烈,招贤纳士。与“后海”结缘就是在招调考试模拟教学《桂林山水》的现场。考官提问环节刚结束,一位皮肤白净,鹅蛋脸,戴眼镜的中年女评委抢先递给我一张名片,亲切地笑着说:“希望在我们学校见到你。”名片上写着“后海小学教导主任徐霜”。

录取名单公示那天,我接到徐主任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爽朗清脆的东北口音特别热情:“王璟,祝贺你被录取了。你到我们学校来吧。我们的学校虽然刚刚建校,但是我们袁校长是语文教研员出身,特别爱才,特别懂教育。你要是愿意到我们学校来看看,我下午开车来接你!”十九年前那个骄阳似火的八月,我这个刚从内地来的,从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听一个深圳人说“开车来接”简直受宠若惊。然而令我万万想不到,也令我深受感动的是:当时徐主任家住南头,后海小学在蛇口,她开的其实是一辆“电单车”。可哪怕她只有这样的车,也要把我这个年轻人“接”来后海。

徐霜主任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后海人,后来我跟她一个年级组,她引领我们开展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教材教学实验,她对年轻人的热情、信任、扶持,她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和自信,以及她像“金龟子”一样活泼童真的性格、甜美的嗓音都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袁晓峰校长是后海创业阶段的“灵魂人物”,也是我认识的第二位后海人。在我心中她不仅是一位领导,更像一位人生导师。后来我遇到过的才华横溢,魄力非凡的领导也有一些,但再也没有一位,能让我不由自主和她走得那样近,那样亲,感情那样深。袁校长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袁校长热爱教育,理解学生。我也是袁校长的一名学生,是袁校长教我懂得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教我语文课不要满足于教孩子学会认识几个字词,要想着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服务。

记得身材高挑的袁校长常蹲下身子笑眯眯地跟“淘气包”说话;我去参赛,袁校长把自己漂亮的蓝裙子送给我,还教我配一双白色的皮鞋更好看;袁校长在每一次教师集会上都会娓娓道来一个故事,点燃我们的教育使命感和激情;袁校长说,语文老师必须多读书,办公桌旁边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书架;袁校长说,我们不要总跟在人家后面,我们要敢于创新;袁校长说,我们不要满足于正确地做事,要思考做正确的事;当时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刚刚启动,袁校长陆续请来北师大刘兼教授,《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支玉恒前辈,深圳市教科院的叶文梓博士……我们常在双休日赶回学校参加进修。袁校长教导我们年轻人主动走近专家学者,大胆提问,不断学习,自我提升。寒暑假她还带着我们为新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结集出版。

    也许是远离父母,单身在外的原因,工作压力又大,有一段时间我情绪低落,在班级管理方面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之中。有一次实在忍不住我竟冲进校长办公室倾诉一通,说完了,心里的包袱放下了,觉得真痛快。不等校长开口,我扭头就离开了。说也奇怪,再回到工作中,心想反正校长也知道我的“无能”了,没什么好怕的,反而平心静气自己想办法着手改变。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袁校长正悄悄坐在我班教室后门边的空位上听课,还和旁边的小朋友轻声聊着什么。课后,校长微笑着对我只说了一句话:“王璟,你们班的孩子好喜欢你,好喜欢这个班。”然后就笑眯眯地看了我好一会儿,目光那么慈祥,满是信任。一股暖流顿时涌上我心头。

     2004年前后,袁校长大力推行阅读。那时候,能认识到在课内推广课外阅读重要意义的老师寥寥无几,袁校长就亲自担纲一个班的绘本阅读课,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变老师的观念。我们这些年轻人悄悄观望,袁校长就主动开放自己的课堂,让我们零距离感受“经典童书”的魅力。她还带领孩子们动手创作自己的绘本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记得2005年她去外地参加国家级绘本教学研讨会议前夕来听了我一节课,课后她留下一句话:“怎么这样上呢?” 等到袁校长从外地学习回来,我满怀忐忑地以为她会批评我一顿,没想到她见到我肯定地说:“王璟,绘本教学应该百花齐放,每个老师都可以上出自己的特色。大胆尝试吧。”这一句鼓励打开了我的心窗,让我在阅读推广的天地里勇敢自信往前走到今天。

我在后海那几年,看到因为袁校长的努力,太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后海大家庭,成为我们的同事,并肩战斗,语、数、英、音、体、美各科都有。那时候,我的室友——在教科室工作的王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下学期,咱们学校会来一位很厉害的老师!然后我俩就一起激情澎湃畅想后海的未来。

袁校长“爱才”不仅体现在“留”还表现在“放”。她鼓励老师们进一步深造,如果有老师因为个人发展的需要而离开,袁校长都予以放行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是我们这些离开了后海的“后海人”最为敬佩和深深感念的。事实也证明,无论这些“后海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成长的摇篮。

如今袁校长退而不休,不遗余力地在全国各地推广儿童阅读,还华丽转身,成为一名知名的儿童文学绘本作家。无论何时看到她,永远都是那么思想敏锐,青春活力,笑容满面。

在“后海”,我遇到的第三位“贵人”是阴江荣老师。现在她已经退休了,老“后海人”都记得她。她是新疆人,热情大方,做得一手好菜,“羊肉抓饭”是她的绝活儿。我那些年可没少上阴老师家里蹭饭刷碗。阴老师获得过深圳市“十佳师德标兵”光荣称号。那亮晶晶的眼神透过厚厚的近视镜片永远充满笑意地看着你,绝对是智慧的光芒。每每在教育教学和个人生活中遇到解不开的结儿,我们年轻人总是爱找阴老师支招儿。在我们看来,就没有阴老师搞不定的家长,破不了的难题儿。我亲眼看见阴老师在学校德育主任的岗位上成功化解了一次次“家校危机”。我想为什么不管多么难缠的家长,在阴老师这里都能变得风调雨顺?后来我想明白了:她面对家长的意见,能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家长情绪,主动承认我们老师工作中的不足,同时还能为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提出教育的建议,使家长心甘情愿和学校齐心协力。她那么诚恳地对待家长、对待学生、对待老师,谁能不心服口服,由衷敬佩?多少年轻人得到过阴老师的指点帮助,不得而知,但她确实是我们心中的“知心姐姐”。我从阴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让我受益无穷,不要“怕”家长,也不要“惯”家长,要尊重、理解、相信和培养家长。后来我带班总能获取家长的全力支持。

20069月,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从后海小学调到福田区荔园小学。感谢袁晓峰校长、徐霜主任、阴江荣主任对我的培养。如果没有在后海小学六年的锻炼和成长,我在跨区调动面试中不会那么顺利;如果没有后海小学对我的塑造,我的心中不会打下“博爱发展创新”的烙印。尊重儿童,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已经成为我的教育信仰。今天的我仍然只是一个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普普通通的小兵,但这是我的专业、事业、志业。我会每天给学生朗读书籍,我会把自己的教室布置成图书馆的样子,我会和学生、和家长们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我想,这都是因为,我来自后海。

多少次梦中回到后海小学,如今再看这亲切熟悉的校园更加美丽,校门前一棵棵榕树绿荫如盖。后海人的格局和眼界更加高远了——“为学生完整而适合的幸福生活奠基”。
    
我由衷为“后海”的今天感到高兴和自豪,默默祝福并坚信后海的明天更加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