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儿童和哲学 (一) 午潮山学习随笔
(2012-08-01 10:10:58)
标签:
转载 |
周五一大早出门,外面大雨倾盆。刚出门就遇到一辆出租车,立刻拦下,直奔目的地红星剧院。从来没有在早高峰的时刻打过出租车,而且是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早晨,车子在车流中停停歇歇,急不来,干脆掏出一本书来读。
窗外狂风骤雨,风里雨打落花,车里人读书静等。车子直接来到红星剧院门口,发现一身长裙,在这样的风雨中,竟然丝毫没有被打湿。
剧院门口人潮涌动,顺利进入会场,被朋友招呼坐到后台。静静的舞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坐在后台幕布后,最大的好处是距离那些主角很近。
这样大型的活动,一开始必然是一个开幕式,然后是各位重要角色的发言。接着,是几位教师的讲述大赛。
终于开始有人关心教师的故事讲述能力了,这,其实是一个好老师必备的素质。
参加比赛的老师都是经过一轮轮选拔出来的,给所有听故事的人一种享受。前面两位老师讲的绘本仿佛是两首抒情诗,温柔可嘉。后面一位来自重庆的老师突然用她天生的高亢的嗓音,富有变化的腔调,很好的演绎了《小房子变大房子》,紧接着一位来自武汉幼儿园的老师绘声绘色地演绎了《狮子和老鼠》,天长小学的老师演绎了《犟龟》。
我在幕后,静静聆听。多么有趣的讲述,多么有意思的故事。这,该是每个孩子的童年最容易得到的快乐!
只可惜,今天上场讲故事的都是女老师,没有看到男的!
知道郭初阳今天要执教《苏格拉底的申辩》,心里充满期待。上次在扬州只听过他的一堂《弟子规》,就知道这是一个很有独立思想的人。阅读这篇文章,内心十分佩服,拿这样的文章给小学六年级的孩子阅读,真的是一种挑战。
背着双肩包,迈着轻快步子的郭初阳老师,很年轻的样子。他的课,和他的人一样,总是锋芒毕露。等他一开口说话,依旧是熟悉的快节奏,从苏格拉底的外貌和他的成就说起,引导学生认识,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外貌和头脑,其实是有很大的反差。这样一个聪明人,最后竟然被法庭审判为死刑,罪名有两个:1、引进新神,2、毒害青少年。在法庭审判死刑的时候,竟然因为这番申辩,从原本无罪的微弱优势变成绝对的劣势,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是被称为那时雅典城最聪明的人,口才也无人可及。为什么在这份申辩后,会遭此命运呢?来读这份申辩吧。
神说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你却觉得自己是最笨的人,那,你会用什么方法证明呢?六年级的孩子想出了很多办法,多读书以激发潜质,挑战难题证明潜质,问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但是,苏格拉底的申辩为什么会触犯众怒呢?他发现了什么呢?学生在阅读文章后概括出了四个字:“自知无知”。(为六年级的孩子的概括能力折服)。郭初阳老师带着学生进入所罗门的“因为多智慧,就有多愁烦”,请学生翻译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然后又引导学生去思考要多少知识才够呢?最后又让学生翻译乔布斯的“stay
最后,郭老师用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总结“真正的智慧属于神。”(我是无神论者,但是我深信这句话。大自然,是最好的神。)
整堂课,所有的人都被郭老师的一个个问题带着一起思考,这就是郭初阳智慧的魅力。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遇到这样的老师,在他的一步步启发下,简直无法不会独立思考。只可惜,今天,像郭初阳这样的老师太少。苏格拉底只有一个,郭初阳也只有一个。
隐约感觉今天的郭初阳,仿佛就是从前的苏格拉底,他想用他的方式,在试图唤醒一个个沉睡的灵魂。
历史上关于苏格拉底的死因,有很多种说法。不管那种说法,原因只有一个,苏格拉底自己太想证明自己。想证明自己的智慧也好,想证明自己的无知也好。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那是智慧。但是,为什么要去揭穿别人的无知呢?
我不明白,这么聪明的苏格拉底,为什么不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他一样愿意知道自己的无知的,这是为了别人好还是满足于他自己的需要呢?
聪明的谁?能够告诉我?或许,这又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