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刘墉北京妈妈你好吗?斗妈大全 |
分类: 主题阅读 |
“三八”节快到了,很多学校会让孩子为妈妈做一件事、送一件礼物或写一封信。妈妈们,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是会送一本《斗妈大全》给你呢,还是写一封像绘本《妈妈你好吗?》那样的信给你?你在孩子眼里是个《怪兽家长》呢,还是像绘本《我妈妈》里那位“真的很棒”的妈妈?
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怎样当妈妈才真的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才真的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呢?
2008年1月,豆瓣网上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聚集了近3万多80后成员, 他们的50后父母用自己的时代特征留下来的印记和思维来规定子女的前途,造成80后子女的叛逆,这个小组不过是年轻一代争取话语权的一种方式。
2011年11月,《怪兽家长》出版,引起众多家长反思:今天我“怪兽”了吗?
2011年12月,《斗妈大全》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作者是两个北京的四年级小女孩,用漫画的形式记录了20余招“斗妈”招式。
龙应台是在和儿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的妈妈。她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时,不是陪孩子读,而是一起读,一起成长,我们可以成长为孩子更喜欢的妈妈,更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妈妈。
比如——
和孩子一起读安东尼的《我妈妈》,我们自己也会喜欢这个妈妈——心灵手巧、笑口常开,壮硕能干、多才多艺,温柔体贴、快乐开心,总有办法使难过的孩子变得开心起来……妈妈是孩子的避风港,不管妈妈是电影明星、还是个大老板,她都是妈妈,“我爱她”,而且“她也爱我(永远爱我)”!这本书巧妙地提醒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无所不能的智慧“超人”……妈妈给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
《妈妈你好吗?》是后藤龙二从一个孩子的作文中获得灵感而创作的。
母亲节快到了,老师要求大家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这个四年级的小男孩给妈妈写的信,可以让更多的妈妈思考——
同桌的勇介写了些“谢谢你天天给我做饭”。我说不出这种话来,我说我想说的吧——你的孩子还敢跟你说真心话吗?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你的口头禅。不管说什么,你最后总是会加上,“明白了没有”——你会如此不放心的啰嗦吗?
天天学踢球、空手道,还有钢琴和英语,我太累了。一进教室我就趴在桌子上——你会用各种课外班去填满孩子的课余时间吗?
第二个想说的:不要整天说我的房间像“猪圈”。我不是猪,是人!你喜欢房间整整齐齐,可我习惯乱七八糟。要是房间里太干净太整齐了,我会有点不自在的。东西堆得满满的,房间里有很多我的宝贝,我才会快乐——你骂过孩子是猪吗?你把孩子的宝贝当垃圾扔掉了吗?
有一次,我怕被罚,躲进了学校后山。那天,你过来找我,连班也没上。我以为你肯定会骂我,没想到你没有生气,一边说着“晚霞很漂亮啊”,一边和我一起捡橡子。回家的路上,你买了根冰棍儿。我们俩你一口我一口轮流吃——你和孩子有过这样的幸福时光吗?
你也别太着急了,穿着高跟鞋摔跤,那可不得了——你能体会孩子对你的关心吗?
不好意思,零花钱快花光了。我现在是个穷光蛋。只能送你一朵康乃馨,还有一打洗碗券。节日快乐,妈妈——你会珍惜孩子的感恩和谅解吗?
《朱家故事》告诉我们妈妈不可以大包大揽,要学会分工合作,给孩子学会生活的机会。
和孩子一起读《想要月亮的猴子》《最小的小熊》《小鹿,快跑》等,我们是否会像猴、熊、鹿妈妈那样,让孩子在品尝成长路上的艰辛和委屈后,知道长大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更是心灵的成长,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责任,是担当,是分享。
你千万别以为《爸爸的新女朋友》只是谈单亲家庭的,其实,它探讨的是亲子间如何建立自然、和谐的关系的问题。最初,孩子看到的是爸爸的新女朋友又古怪,又难看。后来渐渐地发现,她很酷,她喜欢诗、爱读书、唱歌剧、吹大号,还会几种语言。她会关掉电视,专心听孩子说话;她会帮孩子守住秘密,从不打断孩子说话;她帮孩子学习,从不说孩子笨;她为孩子们的演出拼命鼓掌;在赛跑终点,耐心地等着;从不把孩子的宝贝叫破烂儿;她理智地处理问题,不会啰里啰唆,也不大喊大叫……最后,孩子喜欢爸爸的新女朋友了。在亲子沟通中,你是不是能充分尊重孩子?是不是乐于倾听、理解、包容,不唠叨,不乱发脾气?
与大家分享如何做妈妈的书还有:
《我讨厌妈妈》《妈妈错了》《妈妈的礼物》《巫婆的孩子》《妈妈心妈妈树》《走出院子的母鸡》《记忆的项链》《像妈妈一样》《快点儿妈妈等会儿爸爸》《妈妈不懂我的心》《一口袋的吻》《存起来的吻》《忘了说我爱你》……
刘墉:这世上最难了解的是爱、给人压力最大的是爱、造成最多问题的是爱、影响最深的是爱。当孩子成长的时候,作父母的也得成长。不能成长的父母,千万别认为孩子离不开你们,要知道是你们离不开孩子。拖孩子走半辈子的父母,很可能被孩子拖累一辈子,而且误了彼此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