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青番茄革命
(2011-10-14 05:12:35)
标签:
张丽娟中国番茄图书馆借阅杂谈 |
分类: 关于青番茄图书馆 |
发布于:2011-10-12
17:03
“我不年轻,也没有什么独特的,我们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去做各种努力。有什么方法吗?也没什么方法;都是对的吗?可能也不尽然。但是我们喜欢做这个,我们享受做这个。”
青番茄革命
关于阅读的五次革命
艾尔玛斯利说,读书让我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那些诗歌,散文,词汇和图画,带着我周游天下,无论咫尺或天涯。所以,书籍成为了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当技术的进步使阶梯发展成电梯时,与书籍有关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
公元前4世纪,希腊神庙和希腊哲学书院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这是人类阅读的第一次革命,从那以后,图书馆一直任劳任怨从不歇业地行使着充当人类精神粮仓的神圣职责。实名登记,缴纳押金和年费后,所有读者可以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穿梭。
随着图书馆的历史越来越长,过多和过老的书籍常常导致读者被淹没。于是针对性强而小众化的租书店在现代社会开始生根发芽。各种小说,漫画或杂志,甚至VCD和DVD,低廉的租借价格和紧贴流行趋势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学生。只是,由于租书店内容过于单一,又确实难登大雅之堂,一段时间之后又沉匿下去。
到了数字时代,电脑,手机,mp4,PSP……移动终端层出不穷,将阅读从纸张搬至屏幕的革命势不可挡地发生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的多媒体触控和体验彻底颠覆了纸质阅读的单一视觉感受。便捷快速,随时享用,甚至免费,谁能不为这样的阅读方式所折服?但是多媒体阅读的到来不代表纸质阅读的灭亡,毕竟,“书”还是纸做的。
于是,热爱纸质书籍的触感,不愿去图书馆大海捞针的“宅”一族和“懒”一族发明了网上书店。鼠标一点,网络支付,送货上门,在线销售的模式让所有的买家足不出户完成交易,没有那庄买卖比这还要便捷。
不过,现代社会的人永远信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青番茄”掀起的第五次阅读革命告诉了人们什么叫真正的更好——把图书馆搬到网络上。同样是实名登记并交纳押金,但不再有传统图书馆的年费一项;再重要的是,你不用再跑到图书馆埋头苦找你需要的那一本。注册成为茄籽的用户面对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网站,而网站背后却是一个巨大的书库——在搜索框中输入要借阅的书名,点击“我要借阅”,填上收书地址,三五天后,快递员将会亲自把书送到你手中。借还书使用快递且无需自掏腰包,哪怕有一天你厌倦了这种免费上门服务的借书形式,你还可以无条件拿回那比押金。至今,青番茄的阅读革命诱惑了六十万人。
青番茄诞生记
三年前,深圳。
四个学理工科的年轻人围在一起胡侃着相互的过去与未来,他们都是爱书之人,所以,话题自然离不开书籍。当时,他们有朋友正在做阅读推广活动,言及于此,大家都喟叹传统的阅读推广太艰难,受惠的人群和推广的力量都太小。“如果利用互联网会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呢?”青番茄的创始人之一张丽娟说,他们当时的想法是,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经相当发达,网上有书店,有超市,大家都可以足不出户地购买各种东西,为什么不可以把图书馆也放在互联网上呢?至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便捷的读书通道。
四个多年的好友对此一拍即合,他们立即决定停止做梦改为联手造梦。在前期的市场调研中,张丽娟和她的伙伴惊奇的发现,目前中国人均阅读不足4本,而日本人均阅读将近40本,不仅是美国那些发达国家,即使是以色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均阅读数都是超越中国的。这预示着无论是卖书还是借书都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在用户群相当庞大。
那么,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图书馆,怎么吸引读者成为用户?成本、盈利问题怎么解决?张丽娟说,当时大家都认为,免费将会是以后互联网吸引用户的最佳法宝,所以青番茄定下了一个原则——个人用户终生免费借阅书籍。那么能解决收支问题的就只有企业了。据青番茄创始团队的调查,大多数企业都需要图书馆却没有一家企业对此能够有效管理,这正为青番茄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契机——青番茄为企业提供图书馆服务,企业为青番茄解决资金问题。
从理论到实践,青番茄计划逐渐成熟。于是包括张丽娟的四人核心团队,两人专职,两人半职,放弃了大好前程开始了全新的阅读推广旅程。如果不是那场胡侃,也许他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IT业的佼佼者,但使命却让他们成为了另一个行业的拓荒者和革命者。
青番茄的创意DNA
张丽娟说:“这是一项读者无法拒绝的服务。”的确如此。
如果你体验下青番茄的服务,你就会发现,青番茄的不可抗拒不仅仅来自它的免费借阅上门取送,它充满创造力的气质已经从内而外的散发出来,那是它独有“企业的DNA”。
精神粮食袋:送到你手中的快递不再是黑色的塑胶袋或者黄色的纸盒,而是印有青番茄logo和“不含农药,不含防腐剂”字样的帆布书袋,会不会让你觉得读书原来如此有趣?
阅读尺码:这里没有金卡、银卡、钻石卡,只有M、L、XL,不同的尺码以为着不同的借书数量和借书时间。如果你穿S号的衣服,却拥有XL的阅读权限,说明你是个知性的人。青番茄有句话叫“你的阅读尺码和你的人生高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不介意的话就加大你的阅读尺码吧”。
漂书码头:如果你身边有闲置的书籍,而你又愿意将它与更多的人分享,你可以把它漂过青番茄。在青番茄的利用下,曾经被你闲置在角落的书籍又能发挥它满足求知欲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书托邦:即使有电子阅读,网络图书馆,如果一个城市连小书店都消失了,会不会觉得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呢?所以,青番茄会在“书托邦”里告诉你那些藏在城市各个角落,冒着独特书香气息的小书店,或者有一天你徜徉于此,会发现原来有书籍的生活是那么美妙。
书式旅行:你还在为旅游前匆匆忙忙地找攻略而焦头烂额吗?来书式旅游吧,一个深度的旅游阅读,让你从一个过客般的观光者变成对城市文化了如指掌的旅行家,告别拍照留念的旅游,而变成感悟地域之美的短暂居住者吧。
每企一馆:这是青番茄与企业合作建立的一个网上共享的实名制图书馆,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可以免费借阅,也不需交押金,但企业需要缴纳年费。对青番茄和企业来说,这种合作是双赢的,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而青番茄解决了资金问题。不仅如此,青番茄还有“每校一馆”、“每园一馆”,他们希望将这种模式也推广到学校和幼儿园。
……
青番茄大讨论
@阅读推广志愿者:青番茄的发展必将改变中国,特别是那些漂泊在大城市的青年人,前提是他们充分使用青番茄的资源。
@文汇报:“青番茄”的滋味,给了传统的实体图书馆微妙的刺激。有业内人士担心,“网上图书馆”概念一旦普及,将会冲击实体图书馆。
@浦东图书馆馆长张伟:实体图书馆的最终走向将是“图书咨询馆”,无论通过网络还是面对面交流,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都应该是一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体,能给予读者个性化的指引和陪伴。
@南方周末:尽管免费借阅及快递上门送书与收书等元素,使得青番茄的人气很旺,但是物流难题导致其盈利之路漫漫,合作企业也多是试探及观望心态。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是趋势,但“免费”并非万金油,而是一把双刃剑。
@青番茄合作企业高管:很认可青番茄的理念,但若想将美好的理念变成现实,青番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仅凭现在的服务项目,还不足以吸引我们掏钱。
@青番茄用户:注册了传说中的青番茄,支付110押金可借两本不能超过两周阅读的书,周一下的订单,今天不含农药和防腐剂的“精神粮食”便神速到手,并贴心的附上快递单。推荐的理由是:首先书库的类型全又新,最近想购入的几本都有货,另外,不得不说,对于懒人来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今晚已经喝茶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