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第56号教室的奇迹》B,思考如何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2011-09-20 15:54:27)
标签:
读书会《亨利四世》《纳尼亚传奇》爱丽丝梦游仙境亨利王子 |
分类: 快乐书吧 |
B篇
摘录:
大人的指导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我知道一些他们可能还没接触过的好书。身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有责任把这些书介绍给他们。因为孩子们信任我,所以愿意读我推荐的书。喜欢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的学生,对其他奇幻文学作品的接受度会比较高。听见学生一边读《幻象天堂》(The Phantom Tollbooth)一边大笑,我会建议他借阅《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下一册。这些快乐让我陶醉。看到这些小小心灵试图理解《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不同层次的意义,会让我感动到起鸡皮疙瘩。分享伟大文学作品的喜悦可以是大人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基石。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一句话:除了基础读本之外什么都不读,只会走入死胡同……聆听专业的声音说故事更容易让孩子们为之着迷……
感想:
阅读需要引领,我们有责任把优秀童书介绍给孩子们。孩子们如果除了基础读本之外什么都不读,路会越走越窄。
摘录:
做父母的绝对有必要带小孩去图书馆……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要战胜环绕在孩子们四周的冷漠与不关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们到将“知识、热忱,以及阅读的喜悦”视为理所当然的地方。图书馆就是最好的起点。
不过可别以为把孩子带进图书馆就可以交差了事,我们还必须提供引导服务才行。
帮孩子挑选好书的方法很多。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分享你自己爱读的书,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如果你不知道从何找起,不妨在Google打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仔细研究历年得奖好书。至今我还没见过有哪个小学生在读了《仙境之桥》(Bridge to Terabithia)、《威斯汀游戏》(The Westing Game)或《细数繁星》(Number the Stars)等经典名著之后还感受不到阅读乐趣的。
凯迪克大奖(The Caldecott Award)得奖名单则是帮非常年幼的孩子读书找书时不错的参考。图书馆员也有各种好书书单,父母和老师可以从上述书单着手,找出让孩子们一读便终身难忘的好书。
感想:
教孩子善用图书馆很重要哟!当然,首先成人朋友要会用。
摘录:
我不建议年轻老师和既有势力抗衡。你对阅读文学的努力推广,只会招致更多行政官员不断到教室对你表示“关切”,让你备受干扰。与其浪费精力去打赢不了的仗,不如顺势而为,按照学校的计划走,避免任何一方蒙受损失。只需要在一天当中找到阅读杰作的空当,例如在午餐时间或放学后进行读书会。当然,这么做有其困难度,而且很花时间。想想看,需要超时工作外加对抗官僚,才能让学生读到伟大的文学作品,真是够荒谬了。但相比这些努力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和意义,再高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现在学生的错误观念之一是:只有上英文课时才阅读。这个想法很荒谬,我们一定要改正这样的想法。我发现,最佳做法就是由各科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从没有明文规定数学或自然课老师不该以身作则当学生的阅读示范……
我见过许多优秀的自然、历史以及体育课老师开办读书会。他们挑出好书,让各班学生自行选择。这些读书会大都有固定的聚会时间,通常在午餐时或放学后。每读完一章,大家就讨论一次。读书会的学生都是自愿参加的,因此带读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热忱的学生……读书会是让所有相关者每周共度一两个小时的绝佳方式,人人都是赢家,每个人都出于正确的动机而阅读……
感想:只要你真心想推动儿童阅读,哪怕遇到再荒谬的阻止的理由,你都能把读书会组织起来,就像可爱的宝贝更小妈妈,轻言细语但坚忍不拔地在社区争得了儿童阅读的阵地。
摘录:
乐于阅读的孩子能和身旁的世界产生联系,最后具备超越现阶段想象范围的思考能力。他们会在角色、情境和自我之间建立联系,并且把它当作做决定时的参考。某天晚上,我10岁大的学生演出了《亨利四世》(Henry Ⅳ)中的“亨利王子”和“福斯塔夫”两个角色。不少犬儒之徒质疑孩子们是否能真正理解这两个角色背后的意义。事实上,孩子们的理解力比我们想象得更好:在认真思考亨利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的同时,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
感想:
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也不要小看阅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