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第二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上的发言    袁晓峰

(2010-09-08 14:01:52)
标签:

教育

育儿

中国儿童

家长

阅览室

分类: 快乐阅读思考

在第二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上的发言 <wbr> <wbr> <wbr> <wbr>袁晓峰  家长经常会问的问题就是那么多书我应该买哪些书?有一次,我跟家长讲座的时候,我就让家长自己看孩子们喜欢什么书我把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书堆了很多在讲台,然后,让每个年级找5个孩子上去拿自己喜欢的书。孩子自然而然就拿起了那些适合他的书。当时好像10月份,一年级新生入学大概也就1个月,一年级的小不点特别可爱,他找到那些图画书就要拿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学校也在推荐分年龄段的书,我们每学期的荐书栏是按低中高三个年段来推荐书,也就是说我们在做最原始的分级阅读。我们学校还有荐书长廊,你光说书的名字他也不知道,我们就把推荐书的封面放大以后挂在走廊上,让家长和学生看到书的脸,让他们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另外,我们认为孩子的素养应该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建立了学科阅览室,有数学、语文、英语、图画书、科学等阅览室。因为我们的藏书有限,比如说我们的科学阅览室,就不适合特别低年级的孩子。我们的科学阅览室叫做梦想中心,孩子读了以后就可以马上动手做一些实验,就可以放飞梦想。所以主要面对中高年级。我们数学阅览室主要是一些数学绘本,对于高年级又太简单了,所以主要是针对一二年级。我们教学中是这么用的,平常所有的书都是开架的,每个学生想去读就去读。我们只是给书做大致的分类,每一本书是不是适合孩子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在推荐书的时候也要倾听孩子的声音,我们觉得这本书孩子应该读,可是孩子就不喜欢,比如说我们学校挂的书的封面,有一个孩子就校长在黄昏的时候你经过那个地方看那本书你害不害怕?我说不害怕,他说我们同学都害怕,你把那本书换了吧。其实那真是很好的一本书。所以我们要倾听孩子,当孩子们真的不喜欢的时候我们不要强迫孩子,我们要回过头来找原因,因为他是孩子,孩子跟我们的眼光不一定一样,我们看了一点都不觉得害怕,但是孩子就是害怕。所以我们搞了一个《快乐森林读书报》,主要是孩子办的,有一个老师作为指导,孩子会推荐他自己喜欢的书。另外就是在书吧里搞各种专题阅读推荐,比如说就有曹文轩老师的专题、金波老师的专题、梅子涵老师的专题,这是按照作家的专题。还有一些节庆的专题,比如中秋节,搞有关月亮的图书专题;圣诞节,搞圣诞图书专题。这样分专题推荐书的时候,我们也尽量考虑低年级孩子看的,有中年级孩子看的,有高年级孩子看的,图画书、文字书都有。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科学类、哲学类、文学类的都有。

   今天上午讲到的孩子试鞋的事真的非常好,孩子穿上鞋他才知道合适不合适自己。我们推荐书是推荐而不是必读,必读就如鞋子,穿上正好合适就舒服,不合适也得穿就难受。我们想一想不读这本书不会死人,为什么要搞必读呢?接力上一届出了一个分级阅读的阅读建议,这就非常好,给你很温暖的感觉,不是强迫你非要这么做,而是一个建议。建议是给你一个拐杖而不是鞋子。拐杖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用或不用。这个建议中除了有书目还有阅读的指导,所以我感觉这种建议很好。就像我们给家长的是推荐,他给大家的是一种建议,我觉得可以拿着这个建议培训家长。其实家长的培训很重要,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还是很多读书人都需要培训。为什么说读书人也需要培训呢?比如深圳特别要把文化搞好,我们的读书月今年已经是第11届了,我们领导和市民特别重视阅读,我们的书城绝不仅仅是卖书的,而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们从今年开始每年给中小学生推荐一些书,找了一些爱读书的人做推荐专家小组的成员,我有幸被找去了。被找去了以后,他们就说中小学你们几个人商量推荐10本书。我说是不是要分一下,高中生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差距你想一下有多大,最后确定了小学推10本,中学推10本。所以我就想真的应该培训分级阅读。还有就是给家长培训,比如说,有一个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就自豪地跟我说,校长,我那个女儿读书全是《三国》、《明朝那些事》、《宋氏三姐妹》这些我说,春天就该萌春天的芽,不要着急去做秋天的事。这位家长说,她就要读这些书呀。我问她想过为什么吗?她说我和他爸爸都在读这些书,聊这些书,他看我们俩读也读。我说希望她可以读一些孩子的书,她就问怎么能让孩子读孩子的书呢?我说,阅读之后是需要交流、分享的,在家里你跟爸爸讲的都是明朝那些事、宋氏三姐妹,孩子只有读这些书才跟你们有共同的话题,你们能不能也读一点孩子的书。大人读孩子的书一点都不亏,而且是乐在其中,尤其是作为老师,读儿童文学绝对是专业发展很好的途径,你可以走进孩子的心里,知道孩子想什么,而且当中有很多道理和智慧在里面。那个家长这么做了,他说,真的我读了儿童的书孩子也开始读起儿童的书了,我和她一起读不但拥有了共同的快乐时光,而且也拥有了共同的话题。所以我说家长是需要培训的。

   因为我来自一线直接面对的是家长和老师,更多的是家长,因为除了学校还有社会上的,可能我的想法跟专家的想法不一样。对我来说目的特别简单,就想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更多的书,能够读适合他们的书,能够会读书,能够在书中读出快乐,读出一个美好的人生。对我来说目就是那么简单,所以我做的事情也就很简单,我就很希望能够通过专家把分级阅读这件事情也变得很简单。今天很多专家说阅读这个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我们把它搞得不那么简单,让家长感到阅读很复杂,那我就不读了,因为那事太麻烦了,我本来就很忙还做你这个事干什么。我们一定要告诉家长阅读其实是简单的,这样才有更多的人跟在后面读,我们不要光研究高深的东西,比如说一篇作品,有些专家说不要看简单的一本图画书,其实根很深。你要指望家长、孩子读一遍就把根挖出来了,他就是读得理解得很浅也没有关系,一本书可以读无数多遍,每遍多理解一点就好。不要让阅读给他太多负担,让他感觉阅读是享受,如果把阅读作为享受的人多了,肯定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的。希望我们的专家能够把分级阅读做在交给我们使用的时候更加简单,而且我们跟家长讲的时候说阅读是很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复杂的事情,我们阅读的队伍才能壮大起来。希望专家们不要只往深里挖根,还要看看在地面上该怎么浇水施肥;希望专家们不要只研究高高的月亮怎么能照亮大地,其实我们身边就有那么多一擦火柴就能轻易点燃的油灯,许许多多的油灯亮起来时,我们的大地一样会很亮很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