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皮影戏童话后海小学四只蚂蚁深圳市儿童阅读 |
分类: 快乐阅读思考 |
后海小学皮影戏演绎童话的教育创新实践
我校自2004年开展“快乐阅读”以来,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量就能达到550万字以上。在一年级,我们从读图画书、读童话开始学生的快乐阅读之旅。一年后,孩子们不仅爱读书、迷读书,而且,读多了,就按捺不住的想表达了。于是,他们自己就开始拿起笔创作了。目前,后海小学的学生一共创作了近千个童话故事,其中数十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数十篇在市级以上获奖,有一百多篇以月亮为主题的童话已结集出书,《我最棒》《小老鼠如意》《美美与呼噜》《会飞的披萨》等四本儿童自创图画书集公开出版发行,并被位于慕尼黑的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和韩国国立青少年图书馆收藏。
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百仕达老年皮影戏团的帮助下,学生们又把自己编写的故事改编成皮影戏,既继承了皮影戏的传统,又为古老的皮影戏注入了新内容——根据学生们自己创作的图画书改编的《四只蚂蚁》《小老鼠卖烤红薯》《笨笨的房子》等皮影戏诞生了。孩子们自编自演的皮影戏《四只蚂蚁》《笨笨的房子》获得深圳市童话节特别金奖,《四只蚂蚁》在深圳市、广东省少儿文艺展演中获得一等奖。
2008年,我们的皮影戏应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之邀,决定参加在丹麦召开的世界大会,为此,我们又赶着改编并排演了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皮影戏《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后因奥运期间,未能成行。
我们在皮影戏演绎童话的教育创新实践中体会到:
1、阅读是积累,儿童在阅读中乐读善创,健康成长。
学生读多了,积累多了,自然而然就想表达了,不断实践就越来越善于创作了。学生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创作。因为刚开始主要读图画书,所以刚开始创作,就是创作图画书。我们指导学生把创作的图画书改编成皮影戏后,学生们更加爱阅读,也更会创作了。于是,就形成了“爱阅读——会阅读——想表达——善创作”的良性循环。同时,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了,动脑动手能力更强了,情感更加丰富了,情操更加高尚了,不仅善于创造,也善于合作。
2、艺术是儿童表达的绝妙手段,儿童在艺术中诠释着对世界的理解。
学生们在读童话、写童话和演童话中,往往把自己融入童话,所以,读完了就想演,写完了就想演,在演的过程中快乐无比。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述求是多种多样的,在艺术中,他们能够尽情的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表达思想,去释放心灵,去倾泻情感。
3、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皮影戏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史料记载:皮影戏是我国最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民间表演艺术。现在,我们的学生为到访我校的外国朋友表演自编自演的皮影戏,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并对我们的皮影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将皮影制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客人,他们对这份礼物爱不释手,惊叹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4、创新是对教育的不拘一格。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亚当娜女士访问我校后说:“后海小学是阅读和学校教育的世界级的领导者,是学校教育和促进阅读相结合的典范。”她在题词中写到:“这所图书馆中的学校是我到过的最好的学校之一。我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你们所做的给了你们的孩子尽可能好的准备,使他们能成长为出色、强大、有创造力和充满爱心的人,也就是这个世界需要的人。”阅读与表演艺术联手,童话借传统皮影演绎,这是艺术教育创新的一个新的契机,是阅读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是给孩子们插上了一双翱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