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喝咖啡就是贵族吗?

标签:
咖啡店咖啡价格贵族阿拉伯咖啡味感中国美食 |
说实在的,咖啡在美国就是大碗茶。街头巷尾凡是个店就卖,五毛一杯,现在改一块了,因为油价上涨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美国人的习惯是,上班路上买杯咖啡来个面包,坐地铁里或通勤火车上吃,就算早餐。当然也有类似中国“真锅”“半岛”这样的咖啡店,但它不叫咖啡店,叫面包房“Bakery”,以卖点心为主兼有咖啡,里面也有几张桌子,可以坐下来。即便这样的店,咖啡价格也没那么邪乎,一两块钱,就这样了。当然你说有没有贵的店,有。曼哈顿西村有些面包房卖的咖啡有十几美元一杯的,可人家的咖啡不像“半岛”“真锅”这些连锁店的大路货,它们的咖啡往往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咖啡的制作有其独特配方,就靠与众不同的味感生存。比如阿拉伯咖啡,摩洛哥咖啡,阿拉伯人弄咖啡有传统,别看人家不大出产这玩艺,架不住在加工上下功夫。
中国的咖啡店大都是连锁。连锁什么意思?就是普及化。你都走普及路线了还卖那么贵干嘛?还编出各式各样的名字唬人,什么“真锅”,废话,不真锅还假锅,纸糊的,能煮咖啡吗?
这些连锁店应该把咖啡价格降下来,量也应该加倍,让大家喝,喝多了上瘾了,你的市场就巩固了扩大了。除此外,还要把点心蛋糕这块经营好,这里的学问不比咖啡少,赚钱空间不比咖啡小,别把眼光只放在港台模式,港台都是咱中国的,那算什么国际接轨,学学其它国家如何经营咖啡店的。
在全国各地都有些咖啡店,装修陈旧,有的客人在楼上角落里打牌的,哄孩子的,干什么的都有,没几个真正喝咖啡的。这就是下坡路征兆。咖啡卖不动,效益不好,打工的也无可奈何。
咖啡的贵族主义应属于旧中国上海滩的十里洋场。那时有钱消费咖啡的人少,市场小,价格贵,那是没办法。可现在中国的情况大变,人人喝得起咖啡。再搞咖啡贵族化是作茧自缚。你把价格降下来,让消费者觉得实惠,看有没有人来。在中国,喝咖啡,早已不是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