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姐越选越丑的病态

标签:
娱乐香港小姐港姐潜规则陈庭欣 |
近日,“2010香港小姐”竞选决赛在红馆落下帷幕,“黑马”陈庭欣成功突围,摘得桂冠并成为“国际亲善小姐”。对于这个结果,不少网友嗤之以鼻:“早就预料到了,三甲都有后台嘛!”
“香港小姐”的选举可以算得上是华人选秀节目的开山鼻祖了,在这个曾经塑造了无数美女艺人的舞台上,用“传奇”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像国际女星张曼玉,人气美女李嘉欣,还有虽年过半百可依旧风韵犹存的赵雅芝、钟楚红。在过去的那个年代,一线女星和港姐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只要有幸摘取港姐前三甲的桂冠,那么离大红大紫的程度就不远了。
可是最近几年来,香港小姐的选举似乎已经吸引不了多少观众了,而这原因何在呢?是节目的方式不够新颖,还是参赛人员的问题?是参赛者自身能力的不足,还是潜规则在作祟?尤其是在刚刚落幕的2010界香港小姐选举中,赛前不被记者和媒体所看好的13号选手陈庭欣大爆冷门,一举摘下冠军的桂冠。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一片哗然。我们不禁质疑:难道时代变了,审美水平也跟着变了吗?其实以大众的视角来看陈庭欣,还真是没什么特别之处,难道她的夺冠当真是
“潜规则的交易” 而并非 “杀出了一匹黑马”?
香港小姐的举办至今已有三十七年的历史了,要是能做到三十七年始终如一的不断给这个舞台上增加新的看点,以及三十七年来,一直秉持着公平公正的选评态度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都知道,选秀节目看的不是故事性,是新鲜性、是时效性,观众不想了解这些个选手背后有多么多的故事,作为一个大众级别的观众,想要看的只是谁最有实力、谁最养眼、谁最有可能夺得冠军。但是看看眼下越选越丑的港姐,试问,光凭靠着赛前花大把大把的银子为比赛壮大声势,以此来提高收视率有什么意思?相反,真正可以提高收视率的办法就是全心全意打造比赛的质量,想尽办法让比赛富有新意。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难道让人们的视觉出现了退化,从此造成了审美疲劳?丑港姐打败了美女,于是平步青云,一举成名。那要是这样发展下去,凤姐很快就可以成为环球小姐的冠军得主了,芙蓉姐姐我看也能名列第二。
如果造成港姐越选越丑的原因真有那么简单就好了,至少人的审美观点貌似还是可以改变些的。但如果是那些肮脏、龌龊的潜规则在作祟,舆论所带来的纷争可就会无休止的困扰大家了。毕竟当下的社会是个歪曲的,物欲横流时代,想要出名,想要成功已经不是像过去立个豪言壮志,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实行就能达到的那么简单了,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关系,可以说是大于实力。
评选美女港姐的时代好像已经过去了,莫非“此情真能成追忆”了?许多女孩都是以模特为职业的,希望她们可以用自己的付出换取来应得的回报,而并不是依赖潜规则谋得一席之位,但愿真正漂亮养眼的港姐能早日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