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之为与不为

(2010-06-03 16:45:13)
标签:

文化

笔者一直在关注四川长虹对范德均举报事件的的举措。一开始也许潜意识里确有一丝看热闹的心理,但这么一直看下来直到近期范德均被拘为止,不禁对企业的处事原则有了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在整个事件中,笔者印象中四川长虹对范德均的正面回复好像只有一次,只是对媒体表示“范德均举报的并非实情”。而且在笔者看来这个回复目的好像是为了维护股价的稳定,避免股东权益受损。如果不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可能会没有任何回应。这个反应当时好像还受到了某些网友的指责——说企业不作为。

 

其实这种不作为恰恰是正当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范德均本人作为事件的挑起者,最希望看到的恐怕就是企业跟他打口水仗,这样他才能顺利完成炒作,把事件闹得更大。而事件闹大后对他自己没有什么影响,但对长虹却损失巨大(无论举报是真是假),这正是举报人的目的。但是企业作为集体智力不可能看不到他的意图,所以聪明的企业面对这类事件几乎统统选择沉默,这时候沉默往往是最佳的回应。

 

  许多大企业的回应方式都如出一辙。比如肯德基当年面对苏丹红事件如此巨大的打击,在对消费者道歉之后没有再做任何辩驳或者转嫁过错的行为,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这种反应在当时遭到围攻刁难,可是时间一久,消费者逐渐平静下来,清楚事件背后的主因从而自动原谅了肯德基。可见肯德基的行为不仅没让势态恶化,而且保护了合作方。这是面对真危机的表现。反过来如长虹这次的假危机更是如此,比如新浪曾经受到指责说其名字来自于“支那”蔑称。新浪始终没有做出回答,可是不久之后有网友自发提出“sina”其实是“震旦”的谐音,是中国古老的名字。于是很快平息下来,以至于很多接触网络比较少的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事件。

 

  笔者不由的想起当年有人刁难释迦牟尼,问他一些宇宙有没有边的终极问题,想难倒释迦牟尼以此提高自己的名声。可是释迦牟尼选择了沉默不答,轻松击溃了对方的战术。可见沉默真是一种古老的智慧。

 

  回到长虹这件事上来,企业本身知道这事件是莫须有的,自然更是无须理会,只要照章办事就是了,所以表现出不作为的样子,因为确实无可作为。再者也不能说长虹真的不作为,只是没有集中精力打嘴官司而已。长虹在这90天里始终在正常经营主业投入研发,顺利推出了创新的欧宝丽3D电视,引导技术革命。并且在玉树受灾时投入数千台电视援助灾区,该做的事一样没少,所以说企业并非不为而是为其所当为,这也是老牌企业的素质。

 

  好像外国谚语所说一样——石头投入江河只带来几缕涟漪,石头投入水洼那水洼便不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