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比媳妇改口更容易的真正原因
标签:
情感 |
结婚了,一对新人由恋人变成夫妻,和双方父母的关系成了正式的翁婿、婆媳关系。对于双方父母的称呼也必然有变化,要改口叫“爸爸”、“妈妈”。初次改口,真觉得不习惯,别扭不自然,毕竟过去没有生活在一起,比较陌生。但是,要是不学会叫“爸爸”、“妈妈”,就不能进入新的角色,不便于处理婆媳关系,翁婿关系。从改口叫“爸爸”、“妈妈”来说,女婿改口比媳妇改口更容易些,这是什么原因呢?
女婿改口叫“爸爸”、“妈妈”,比媳妇改口更容易一些,这一点可看出女性地位的提高。在过去的婚姻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受什么三纲五常的制约,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到婆家要看婆婆的脸色,所以必须要无条件地叫公公婆婆为“爸爸”、“妈妈”,这是不可选择的。而到了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主体性意识增强了。在婚姻中的有利条件充分显示出来。
常言说,男追女一座山,女找男一张纸捅破即可。女孩子找对象,一般都要向提出一些条件:事业,才能,人品,相貌,房子,车子……至少要占到若干条件,才有来往的必要。女孩经过对男子的反复考验,才决定加深交往。女孩子是骄傲的公主,男孩要百依百顺地来向女孩求婚。女孩子一定要摆足面子,耍尽公主的派头,让男孩为难道几乎绝望的时候,再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让他对你感激涕零,记住你的好,让他知道爱是来之不易的,让他知道珍惜自己的爱人。
女孩子谈恋爱折腾考验男子,在爱情婚姻中才能抢占先机。这就是女子在婚前比男方的优势。恋爱中,女孩的骄傲和男孩的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女孩对男孩提出什么条件,男孩大都要无条件地接受。要他婚后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他是求之不得答应了。所以,他在心中对改变称呼的认同感比较强了。而女孩呢?男子婚前提什么条件的资格很少,他心里本来就担心婚事泡汤,哪有什么提条件的资格了!女孩呢?结了婚,她的思维还停留在婚前摆架子的思维定势上,没有做好角色的转换,所以,不习惯叫公公婆婆为“爸爸”、“妈妈”。从婚事的进行看,改口叫“爸爸”、“妈妈”来说,女婿改口比媳妇更容易一点.
两小口的关系再好,但是婆媳关系是差的,不如公公和儿媳的关系;小两口关系再差,但是丈母娘和女婿的关系是好的。婆婆见不得儿媳妇,对于她有发自内心的排斥,丈母娘看女婿娃是越看越喜欢呀!婆婆当媳妇是不如一根草。丈母娘当女婿尤如一个宝。有人说丈母娘见了女婿,就像抱母鸡见了鸡蛋一样地欢喜,女婿娃见了丈母娘骚亲地叫“妈”,就是这种情况。到底是叫什么不简单是一个称呼问题,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