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宫廷中的重要药物——大黄

(2009-01-14 11:25:18)
标签:

大黄

御医

脉案

清宫

姚僧坦

杂谈

分类: 健康

宫廷中的重要药物——大黄

陈可冀(科学院院士)

 

谈到宫廷用药,人们一般会立即想到人参、鹿茸、熊掌、燕窝等各类高级补品,可是事实并不尽然。宫廷的医生(太医或御医)都是当时医界的名家,他们对帝王将相的治病、养生是很有研究的。

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姚僧坦的名医,医术高超,深受当时的梁武帝、梁元帝的信任。在《周书》的《姚僧坦列传》中,载有姚僧坦用单味大黄为皇帝治病的史实;姚僧坦有胆有识,敢于对症下药,这也为我们立下了用大黄治病的典范。中医药学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我国医学成就至清代是一个高峰期,清宫遗存之医药档案,则真实地反映出有清一代中医临床医学水平,无疑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宫中大黄应用范围之广泛,配伍之精当,成为清代宫行医案的重要特色之一。众所周知,皇帝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御医如用药不当,该当何罪。据清宫档案记载,大黄在皇宫用药中列第8—10位,仅次于蜂蜜、灯芯、麦冬、神曲、山楂、麦芽、薄荷等药;大黄在宫中耗用量之大,实有超过我们一般人之想象。可见大黄在医疗上之重要,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现举以下案例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应用大黄的。

光绪卅年后,慈禧太后已经年逾古稀了,御医们仍照用大黄不误。慈禧太后对美容的注重和讲究,是被广为流传的。她对自己的头发特别爱护,替她梳头发,多掉了几根头发,也要怪罪。传说她之所以宠爱太监李莲英,原因之一是李莲英替慈禧梳头别具功夫。如何使太后的秀发常乌而不落,也是御医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经御医们的精思巧构,配成了一张很有效的香发散,香发散的组成中也缺少不了大黄。

慈禧常服的“通经甘露丸”和“乌金丸”中,均有熟大黄成分。清宫医案中的脉案医方中。还记载着末代皇帝溥仪六岁时因病服用过大黄。道光皇帝的七公主,五岁时发高热,血热未清,处方中的大黄用量竟达一两。光绪因患眩晕,御医张仲元以宣郁化滞之法医治,并用元明粉一钱(后煎)、酒制大黄一钱五分为引。在脉案中记录着“清气不升则出现头晕,耳呜诸症,升清隆浊可望气机畅达”。

人们常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剂量之大小应辨症施量,因有因症而不同,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许多人都知道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其实大黄用量得当还可起到补益作用。我国古代名医张子和曾云:“阴虚则补之以大黄。”用药如用兵,历史上曾把大黄比喻为能救民水火的将军,的确名不虚传,言之成理。全世界共有60余种大黄,我国约有40余种。20多年前,国外曾有报道大黄内含有致突变及致癌物质,曾一度影响我国大黄出口,影响药农收入,为此,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们特地做了大量的毒理学研究工作,其结果一致证实我国药典中所收载的正品大黄无致突变及致癌的作用,相反,在中医药文献和临床过程中却有用大黄以治疗胃癌、肺癌及肠癌症的实践和报道,现在大黄大量出口日本和欧洲。总之,大黄是一味具有一过而不留,除邪不伤正的良药,我们尽可以因病而放心服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