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听那冷雨

(2024-10-22 20:23:11)
分类: 故园风雨原创散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宋 蒋捷 《虞美人·听雨》

 

1

雨下了一夜,隔着帘幕,淅沥淅沥,淅沥淅沥的,睁眼听着,骤一阵儿,缓一阵儿,如鼓,如鼙。

那么,中国人的雨夜,自然便是中国人的思维,会联想到什么呢,是李清照的“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抑或复是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紧接着,竹山先生的“少年听雨歌楼上”云云,也便来了。

现实情况却没有这么丰富而才气的多愁善感。就是睡不着,大脑中空洞,空旷,空空如也。

 

2

在广为被友好们调笑的一个段子里,广州的雨色偏多灰暗,将近二十年前,历经三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子夜时分抵达广州站,然后住到番禺的一家旅馆中,雨也是一直下,一直下,以致于第二天中午太阳闪现的那一刻,才如梦方醒。再然后,纠葛,盘桓,站在甬道上仰望破旧的楼体……湿漉漉地来了,又湿漉漉地去,一日光景,再回首时,又是列车飞驰,山河倒卷,而归途,那么的漫长且荒芜。

蒙昧时代是个谜。有一点点崩坏的赛博朋克的味道。这个结论继而在延安、长沙,一一证验。几乎是一个色调的压迫感,那个时候,甚至某些城市还保留着微乎数量的苏式建筑,笨拙,落魄,偶尔捶胸顿足。

 

3

如果说生计艰难,这既不符合某些传媒口径,也不符合喷子们的一贯“耿烈”。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可有这么难否。能接触到的贸易领域,年来可谓哀鸿遍野,没有停产放假得以“苟活”的,便属幸福。可为什么明明公布的GDP在有序增长呢,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国有企业的强大生命力,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光伏、无人机、通讯设备等等的亮眼表现。低端产能企业正处在痛苦的转型期。

所以,最近几年的“内卷”一词,才那么打动人心。毕竟绝大部分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依旧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矛盾无处不在,不过,现在更重要的不是讨论矛盾的形成,而是解决。几度回乡,看着工业区稀疏的车流人流,已然不复此前的热闹拥挤,心中所感,五味杂陈。

 

4

雨声杂沓,并非失眠的理由。即便在大脑一度的空空如也之后,忽然跳出番禺、延安、长沙、工业区这些或者思忆遥远或者地理遥远的名词,也不足以令人苦无睡意。人到中年,既似一个提款机,又似一个垃圾桶,能够提供经济价值的提供经济价值,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提供情绪价值:挣扎,浮沉,倾听,微笑——百无聊赖,口若悬河。王小波讲,“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雨果也讲,“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其实,劝解旁人是一回事,到了自家头上,所有的夸夸其谈的说教,形同虚设,谁的天空上还没有两片浮云呢。

 

5

霁,《说文解字》给出的释义是“雨止也,又引申为雨雪转晴。

多么狂暴的雨雪侵袭,多么幽深的黑夜,都会过去。

犹记得二十多年前在陕北大山里曾邂逅一位老农,算不上衣衫褴褛,但也算衣衫不整,趿拉着鞋子,蹲在破窑洞前的半坡上,捧着一只大碗吃饭。他头上缠的白羊肚子手巾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但看他的眼神却依旧矍铄有光,一咀一嚼之间,脸上的胡子拉碴,浑透着几分喜感。坐在车窗里,几乎与老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对视,然而,这个镜头永远地烙印在了心底。这与后来在纳木错湖边草原上合影的藏族少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少年倒是盛装“出席”,站在路边无所事事,本以为与他合影要收费,他却羞赧地摆着手,满眼的清澈纯净。

谁的天空上还没有两片浮云呢。最近刚看完徐峥导演的电影《逆行人生》,在印象里,这似乎是为数不多的将目光投射到快递员群体的片子。抛开电影的艺术手法,单单从社会价值着眼,从电商方兴未艾,到如今的“百花齐放”,快递行业迅速聚拢了庞大的社会劳动力。正如片子中所展现的,从业者五花八门,原因不一而足,至少,至少,在辛苦忙碌的外衣之下,解决了许多人的燃眉之急。

在淮南,无数次跟人探讨,目下经济形势堪忧,这是事实,可是真地到了“投报”无门的地步了么?比如在建筑工地,进进出出最多的,永远是外地人,而且,工地上缺人又属常态。当地的年轻人会对那种地方看上一眼?绝不会的,宁可待在家里摆烂啃老,因为面子还是要的。

 

6

二十年前下了岗,满满的茫然。没有一技之长,光跟人说有管理经验,谁会请你去入职高管?彷徨了一年后,儿子出生了,一下子把人逼到了崖头墙角,出又出不去,本地应聘了几次,最终皆无果。还是邻居老兄来问,怕不怕累?不怕累,厂里正招人,力工,日薪四十。别无选择,到了那厂里,这段经历说过多次,反正就是涅槃重生百感蜕变那意思,在生存的紧迫面前,什么尊严,什么矫情,先吃饱再说话。四十块钱能抵多大用,一家吃喝拉撒,还能稍稍地存一点儿。下岗前的国企工资,大约六百块上下。

 

7

夜雨中的辗转反侧,如煎咸鱼。

手机扔一边,又有点不知所措,忍着,忍着,天就要亮了。

免不了再一次引用竹山先生的《虞美人 听雨》,因为他把个人心,写得透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凭望
后一篇:霜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