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谈漫记

(2024-06-01 12:15:10)
分类: 故园风雨原创散文

风格就是人品。

——巴尔扎克

 

1

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期,不止一次遭遇过以下类似的情景——“某某某可是诗人(作家)……” 一番嘻嘻哈哈的讪笑中,马上有人会提议,“噢,那即席来首诗吧!”然后几个人“鼓噪”,差不多就是那种“来一个,来一个”的意味。断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必须承认,其中一定有文学爱好者,又或对于文学创作抱有崇敬之辈,同样的道理,也无法抹煞一些人眼里的水汪汪的戏谑。究竟是否要归罪于某些特殊年代对于知识分子的某种否定呢,这个结论不好来下,痕迹是有的,但多大程度,便是另一个层次上的问题了。不过,起码可以明显觉察到的,有时是不屑,有时则是饱含促狭的惊奇。

作为社会艺术分工的门类之一,诗人抑或作家,既无桂冠,也无枷锁,这是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的当代中国哲学的基本认知。那种自认为会写两篇文能发几回报刊便洋洋得意目空一切的,确属奇葩;而另一种将文学创作视为异类的,明显也短浅而偏颇。最客观的态度,便是让诗人作家们泯然众人,不过是一个具备某种技艺特长的人群罢了,他们首先是人,是社会人,基础的社会属性是第一的,然后是才是社会分工。明确了这一点,再回到开头的举例,个中的意味深长昭然若揭。

早先的农村里,经常有猴戏上演,艺人们手中的皮鞭耍得噼啪作响,观众们则往往意犹未尽,“来一个,再来一个”的呼声此起彼伏。推而广之,不止诗人作家,还有歌者舞者画家书法家乐人演员……又或其他,那么,如果不是人家主动,且又未曾礼貌地征求意见,随随便便起哄式地让人家在饭局上聚会里“来一个”,此种赤祼裸的调戏,何异对于当事者尊严的粗暴冒犯。

 

2

当然,在“来一个”的讪笑之下,当代部分文学创作者的脱离土壤与道貌岸然之现状,确乎也跃然纸上。作家诗人们往往乐于沦陷在自己营造的空中楼阁里,要么书呆子,要么摇身一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文痞。自感清贵是谬误,自感高贵何尝不是。无法避免的,网络时代的大潮轰轰烈烈地席卷而来,影响及躁动,情理中事,快速变现的名利思维甚嚣尘上,尤其是一大批网络作家迅速解锁了财富密码,如何教人不怅惘。可是,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文能谋生最好,文不足以谋生,先搬搬砖吃饱穿暖才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必跻身传统文学,更不是所有的人需要一股脑儿跳转到网络文学,有坚持的因素,有时运的因素,但最原始的出发点,就是以天赋在身为前提的纯粹热爱,能走多远,欲速则不达,努力为本,顺其自然。

每每有诗人作家制造出是非,弄出点肮脏的动静,随之人设崩塌,社会层面对于整个文学界的口诛笔伐,便乐此不疲。首先得承认害群之马的存在,可一叶而知秋,就有点上纲上线,哪里的天空没飘过乌云呢,谁家的粮仓里,没有几粒老鼠屎。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既然诗人作家本身具备基础的社会属性,便不应该刻意将之隔绝于空气之外。并不存在哪个时代的诗人作家更受呵护,哪个时代的诗人作家更受打压,创造不出好的文学作品,自己不争气,何苦将之愤懑委屈地归罪为“大环境”。回顾一下路遥史铁生们这些前辈大家的创作过程,再对着镜子照一照自己,不要说为了创作体验生活,你已经有多久脚不沾地了!

 

3

又想舒服,又想不出力气,鱼与熊掌兼得,举世之上,类似的幸运儿到底有几?

别说为了作品体验生活,便是能够时常坐在书斋里静心地读一读书的作者,恐怕也已是凤毛麟角。大家忙着灯红酒绿,忙着八面玲珑,捷径万千条,属于自己的终会有那么一条吧……文学创作永远都是孤独的,没有法子,现实罢了,热闹只会滋生阿谀奉承,滋生桌子下的纠葛缠绵。即便不从道德方面过度约束,那么,“众生标配”版的,不算过分罢。

犹记得数年前的一次文学座谈中,创作观点各异的几位同道,最后竟然出奇一致地认同了一个名词——“文学活动家”,或许这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涵义抽丝剥茧后,确实也自古有之,不过是程度各异而已。说得通俗点,就是一个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套娃,其人作品乏善可陈,可对人脉关系无比上心,动辄这哥那姐,这宰相那大臣,说到底无利不起早,要从自然投稿“奋斗”起来,路漫漫其修远兮,远不如卑躬屈膝来得舒爽,小嘴抹抹蜜,小手递一递,稿子发了,名头有了,这不就是功成名就了嘛。作品呀,哦哦哦……

 

4

“文学活动家”们前赴后继,但可以选择敬而远之。十数年白云苍狗,羁旅行役,早就远离了一切圈子,对于一个活都要活不起的人到中年的朽木而言,最幸福的事情居然还是车马间隙,开卷有益。字依旧写,可是漠于投稿的懒癌每每发作,特别是那种要求打印装钉的传统投递方式,更觉畏之为虎。而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期的“来一个”,已不像当年的慨然,人家讪笑,自家冷笑,也算心有灵犀配合默契。伟人有一个著名的战术观点,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小心灵坚强一些,也可能人家就真地认为你是七步成诗的曹子建,想让你留名青史,干嘛还误会人家。不然呢,你能咋地!

 

5

复录太史公《报任安书》名句如下,或有裨益于读者,也未可知: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过也
后一篇:在淮南东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