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淝城来
(2023-02-19 17:11:29)分类: 故园风雨原创散文 |
春阳还很茁壮,午后的一段光阴,清寂而安逸。其实早上才刚从淝城归来,然后整理表格,清洗鞋子,看看还有些时间,拿起刷子,吭哧吭哧又刷了一会儿核桃。我必须承认自己是一个很颓废的人,做不到见缝插针地读书写字,甚至这几年还弄起了文玩,金刚、凤眼、橄榄、核桃,包括葫芦,大大小小的几个玩意儿,意态丛生。而如果归之为热爱,显然也背离事实,真的没有那么爱,就是想家了,熬不住了,拿出来消磨意志。所以,每次去新华书店,看见茶吧里贪婪阅读的众生,难免会汗颜不止。工作再忙,却并不至于夜以继日,漂泊的主题,应该是和寂寞做斗争——坚持不懈地做斗争。毕竟十一载的羁旅独居,即便山水在前,又怎堪“长生久视”。再美的风景,恐怕也敌不住日日之耳鬓厮磨。如此一形容,刷珠子岂不是还刷出了气壮理直?哂笑耳,自嘲耳,略过也罢。
今日雨水。尤其是最近四五年,非常专注地在写节气诗,二十四个节气,每个都写,十二个月下来,有时是二十四首,有时则多出两三首,多出来的当然就是“福利”了。通过观察,许多诗人似乎都有这个习惯,倒不一定是为了凑齐二十四节气,而是人家天天在写,才思如涌泉,真真佩服。一样的题目,写多了,相似性是比较难逃得掉的,这是文学创作的大忌,千篇一律,很容易被归之为裹脚布。怎么才能避免呢,首先要开拓眼界,增加阅读量,此是必须的功课。其次,又得回到生活,如果说前者是为了避开语言的重复,后者才是本质与核心,不热爱生活的人,写诗终将成为累赘,我始终这样认为。第三点是资料的收集,比如节气诗,可不是脑瓜一热,像鸡生蛋那般,诗句滚滚而出,至少自己做不到。每次写节气诗,习惯性地问问度娘,查一查节气的历史由来,各地迥然的民俗风貌,天文地理,农耕规律,此中最喜欢的是节气三候,每每言简意赅,直指“大道”。今日雨水,三候曰“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可谓辞令优美,读来满口生津,唇齿留香。又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因而,千万莫要轻视古人的智慧,在生产技术那么落后的情况下,一切经验的由来,皆有着血与汗的浸淫。从某种程度上,创作的乐趣便在于此,它不是堆叠辞藻,故弄玄虚,而是围绕着命题,从文学的,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哲学的,科技的……方方面面,去构筑与建筑,直至最后的血肉丰盈。雨水日离不开说雨,关于雨呢,已经不知引用过多少次(也是我需要一生仰视的),便是蒋捷的词作《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什么叫天外飞仙,什么叫醍醐灌顶,无外如是。你说短短五十六字的小令,竟仿佛写出了一个人一生的波澜壮阔,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何以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界?窃以为,纵观古今,以《虞美人》词牌而论,唯有李后主的那首堪堪可以相提并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过,后主悲情的倾述中,还是自然不自然地流露出些许纸迷金醉与脂粉之气,未如蒋词满满的激昂与苍凉。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人。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竹山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传世。清代文学评论家刘熙载在他的著作《艺概》中说,“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史达祖)较贞,视梦窗(吴文英)较清。刘文房(刘长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这个“长短句之长城”的评价,极具高度。生逢乱世,草莽四起,一腔报国热忱,投报无门,教人怎不生黍离之悲,因此,后世有赵翼者,才诵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那般的苦吟。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比较契合我这样一个在漫长的“幽居”岁月中幸存下来的人,“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他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哪怕断雁西风鬓已星星也,也需要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虽然“有意义”,未必“有味道”。可究什么才是“有意义”,自打人类挺起脊梁仰望星河的那一刻起,便不存在虚无的敷衍或搪塞。意义是相对的,味道则不是。动辄大谈家国情怀的人,可能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低头躬耕卖力搬砖的人,创造了大量的社会价值。“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有偏激,何尝没有蕴含真理。在大清早的出租车上,一番交流,的哥最后认同了一个结论:纵观淝城十数年的发展,房地产业看似极大拉动了GDP,实际上,真正起到支撑作用的,是以中科大量子力学为代表的高精尖制造业的大量汇集,一个新兴产业,需要上中下游庞大的资源投入,而不是短线的投机行为。独有实业可救国。
淝城归来,中午是雷打不动的拌面一碗,因为年节以来血压升高的忧虑,被医生建议先从减肥起,适当增加运动。自幼无面不欢,特以打卤面为至爱,寻常四天一次采购,四根黄瓜,四个西红杮。一袋十二三元的鸡蛋,大概能够坚持两轮。猛地想起一部老电影(《没事儿偷着乐》)中“张大民”劝“云芳”的几句台词来,“这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这饭,饭里最好吃的就这面,面好吃,得就蒜。,蒜再好吃也没你好看!”
这大民呵,真是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