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阳春

(2013-03-10 10:03:31)
标签:

文化

分类: 故园风雨原创散文
    很冷很冷的时候,就跟蓝安兄约好,等春暖花开,一定去寿县古城。

    在一个很幽静的酒吧,路径不记得,名字也不记得,只记得安然而挚诚的蓝安兄就坐在对面,那天我们每人只要了一杯白水,味道淡淡地带着些许甜味。蓝安兄是个不浮华不热闹的人,恰恰我也最欣赏老兄这一点,那天说了很多话,大约跨越的时空与地域也很辽阔,等到出门在路口分手,看着渐渐远去的蓝安兄,竟有些步履维艰,大约是我的幻觉也不定。

    至于提到“春暖花开”,当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海子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然后又往往是不合时宜的伤感,好好的一个人,好好的一句诗,却背负了那样沉重的命运,以至于这“春暖花开”四字也不免黯淡起来了。海子的这句诗传播有多广,影响有多大,单单从电影《西风烈》里那个漂亮操西安话的姑娘背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可以看出,颇有点“凡有井水处,必歌柳词”的盛况了,这是海子的幸,还是不幸呢?

    与蓝安兄一聚后,有多久这个城市的“春暖花开”就来了呢?不过是很短很短的光阴,如果说漫长,也无非是日夜交替之间心情的虚浮了,有时是,有时不是。可想来关于寿县的约定与春天毕竟没有太大的关联,去究竟为了什么?是去看一看楚都的遗风,去喟一喟三国袁术的崛起与衰落,还是站在古城墙上,遥祭一下“投鞭断流”与“风声鹤唳”?都不重要。如果非得给出一个理由,那也只是你来了,你在了,最好莫要错过,没有更深的必然与非然。洒脱一些,倒不如说是为了“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第一声”,和一和老东坡吧。

    约定犹在,不急在一时,对于季节而言,虽已是三月,却与农历的“阳春三月”还相去甚远,至多才是“小阳春”,但这个城市已实实地让人感受到它的活力与沸腾了。冬衣早去,一件薄薄的外套,一件薄薄的衬衫,可哪怕是在晴好的晨间,当你行走在城市的一端,行走在绿荫深处的时候,额上就已有了涔涔的汗迹。远山遗黛,两旁的大田小田,无论是麦苗,还是菜蔬,一例翠生生地长开了眉眼,最明显的是偶见的几畦萝卜,那叶子像被人催着长起来,今日异于昨日,明日异于今日,分明是个火暴的脾气,更不必遑论城市之中江淮女儿的鲜衣短裙了。

    明山净水老师的新作《陌上花开 沉溺花海》里写到油菜花,“山间的淡雾,金黄的花海,花海中的红衣少女,村前的清溪倒影,村落里的袅袅炊烟……世上没有完美,心中有一份美好与知足,足以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恰恰写到我的共鸣之处。我曾很深切地向往一大片一大片漫山遍野的金黄,尽管无缘得见,也早早感受到那份“美好”与“惊艳”了。在这个已渐渐暑气逼人的小阳春里,居然也多次看到一大簇一大簇的油菜花,尽管没有漫山遍野,可也聊慰吾心,正如明山净水老师所说的那样,“有些美,不一定收入眼中,也可以放在心上”。感受到了,经历过了,何必再自郁于“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那样的忧愁?相见与相拥,从来就如一幅绝美的山水,一种结局,两个世界。

    小阳春里,竟然在风寒中沉溺了许多日子,每日咳咳喘喘,胸肺之间如同安装了一架古老的风箱,呼呼啦,呼呼啦,便再不消说连自己都厌极了的身软与多痰了。又没有时间缠绵榻边,依旧是忙忙碌碌,忙忙碌碌,而后药吃了一堆,而后渐渐平复,而后有了些些侥幸,恍惚到不可知之处徘徊了一回,其实才多大的毛病?然而整日的头疼与困顿也是确乎经受到的,虽绝然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也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了。

    春暖花开,寿县的约定已经不远,某天某时某刻某一刹那,当走上古城楼,想想阳春三月,想想古今兴亡,油菜花在眼底,桃花在眼底,大片大片的田野在眼底,就不需要生出些“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喟叹了,美好的东西,也在于发现与坚持,是不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株芦苇
后一篇:旧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