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唐家天心窿之行

分类: 散文 |
此文写于2021年7月26日,发表在8月8日的《清远日报》。
唐家天心窿之行
欧阳在衷
2016年去清江学校支教,从燕趐桥往天心窿方向望去,就想进去探险、宣传,希望有人投资、开发,但咨询桥田村年轻的唐村长多次都没有付诸于行动。所以,那时我就想到天心窿底去看看,听说在岩洞口与天心窿之间看不到两边光的地方就要游水四五米。听到这,我们都因不大会游水,没有准备竹排、火把等工具,更没有人带路而放弃一次次行动。
好奇的我,不甘心就此罢休,准备趁今年暑假去天心窿看看。于是买了一个游泳救生圈,再打电话给唐村长,可还是因没有竹排。正准备放弃的时候,听说学生唐理朝有个大轮胎,就马上找电话,他说:“老师,不用游水,可以从隧道进去。”
我喜出望外地说:“1995年挖的通往白庙发电的隧道经过那里吗?”
“是的,有梯子就可进入隧道,走一二百米就行了,这两天来可以,过两天我要去外地,”他解释道。
我即刻和驴友商量,决定7月25日星期天行动,就在“爱峰户外徒步群”发布消息,马上有18人响应。9点钟,四辆小车在古树参天、风景优美的桥田村文化广场集中。
唐理朝扛着木梯带着我们经燕翅桥,步行一百多米就下隧道。
夏季水浅,隧道水淹不到膝盖,大家一前一后行走时激起一阵一阵之浪,发出哗拉哗啦啦之声,好像欢迎我们的掌声。走了三四分钟,看到有点光,就爬梯子上沟边,抬头看,前方圆光就是天心窿照来下来的光;其右边远处山坡隐隐约约似有金黄的梯田。
我第一个走下梯子到达地面,借着微光看到左边黑乎乎的有水,就是岩洞口那方向,能见光度一二百平方米,踩在地上,全是不大不小的石头,没有一点泥土,偶尔有一些浅水坑,没有鱼,没有虾;石头干净,纹理清晰,就像刚用刷子刷过的一样,尤其石灰石一清二白,这就是大水不时冲洗的结果。再往天心窿那里望去,天心光就如舞台上四周漆黑中的那束台光,又像挂着的一条条白色透明的丝绸,这景色,非常震撼!我兴奋得在大石上跳跃地往天心方向走去……
天心就像一个十五的大园月,阳光下黑白交叉处有鲜明的青绿色,就像一条条翡翠链。走上一个大石头,看到前面中间低两边高,就像一个山谷,谷底有浅溪水,前面边沿有多个比两三只大象还大的石头横躺着,估计是当年从天心处掉下来的盖住了地下水;东边石壁下是石坡,坡上点缀着一些蕨草,还有一些小树,给单调的山石坡添加了一点生气;西边好像一个陡峭的山地,顶处有一个与人差不多高大的独立石浆柱,十几米外就是石壁。我走下凹处,都是一些金黄色的石头以及石灰石,一股水流发出叮咚叮咚的清脆声音。
我停留片刻,就往前走,攀上几个大石头,前面又是低凹处,东边的山坡有一片片绿色,那是蕨草,以及石头上的青苔;西边有一条像人工砌成的几块石块路,蜿蜒而上,山岭如高原。我们两三个人拾级而上,没有想到顶端是一块比一个篮球场还大还长的地坪,全是泥土,依稀生长着一些蕨草,这就是以前从天心窿顶端往下看到的大地坪吧,在其北边耸立一块大石板。
我往石块边走上最高处,看到那个独一无二的石浆柱,外面一层层的好像鱼鳞,也好像是松树皮,整个石柱超过两米好像一只灰色的鹦鹉,更像一只直立的苍鹰。我高兴地小心翼翼地走下去,并吩咐大家走路小心,不要踩伤植物,不要破坏原生态。
我跟着唐理朝来到一个浅水边石壁下,四五层石坑流成线状石乳,漂亮极了。分两岸走,从多个石头上小跃而下,来到一个石乳群,其下好像有个宝座,后面和上面好似挂着的金黄帘布。离开宝座往下方石壁看,在三面灰褐色里有一个一米多高的金黄色面包,估计是上面的少量黄泥水浆长期作用的结果。走到最低处,石壁下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石坑,坑水青蓝青蓝的可以游水,最里面黑胧胧,不敢进去了。
然后往天心上望去,天心如弯月,面前的土岭上又好像是梯田,多层田埂上的蕨草在光亮下显得翠绿欲滴。我们停留一下,就返回天心下,周围乱石混杂,蕨草丛生,光线充足,这时天心中正悬挂着太阳,一看时间是11点半。大家有点累,有点饿了,就返回到岩洞口歇歇。
这时,大家都趁机把照片传上微信群共享。我发现一张珍奇照片,一个长满青苔的石头上面洁白如玉,就如刚锯开的翡翠,漂亮极了。此刻,我才后悔当时顾着拍梯田视频,没有走到高处看。人嘛,就是这样,就是每次旅行都希望每个景点都看过,可都会或多或少的留有遗憾;而旅行最美好的往往就是留有遗憾,有遗憾的旅行才会有期待……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繁华之后终将还要独行。
唉,我从读中学开始就有到天心窿玩一次的愿望,虽然选过不少时间,找过不少人,但都没有实现,而在即将退休前偶尔找到学生就实现了。通过这件事,我感慨万分:做什么事,只要坚持,找对时间,找对人,就容易成功。
附照片(顺序不分先后):
附:
游唐家天心窿记
欧阳在衷
小时候,从家乡大角坪力山到唐家读书或到清江公社办事,就要经过一个特别的山坳。山坳西北边悬崖峭壁下有一个大岩洞,吸纳了唐家全部溪水;山坳东南边不远处有一个直径、高度皆有百米有多的圆深渊,我们叫天心窿,星子方言的“窿”就是“坑”的意思。读中学时为学校砍柴,曾与三四位同学从天心窿顶边缘砍柴,往下看,下面似乎有山岭,有地坪,听说唐家溪水从那洞口经过天心窿流至白庙仔两头岩,暗流到星子红岩,汇入星江到连州,到广州。所以,那时我就很想到天心窿底去看个究竟,听说在岩洞口与天心窿之间看不到两边光的地方就要游水四五米。听到这,我们都因不大会游水,没有准备竹排、火把等工具,更没有人带路而无奈,放弃了一次次行动。
2016年去清江学校支教,从燕趐桥往天心窿方向望去,就更想进去探险、宣传,希望有人投资、开发,打听到学生当村长而满怀信心,就马上找到唐村长当面请求,都因为安全考虑而大失所望。
今年,我和会游水的唐理来同学等讲过多次,希望暑假去天心窿看看,就买了一个游泳气圈随时准备,再打电话给唐村长,也因没有竹排而搁置。偶然间听说学生唐理朝有个大轮胎,就马上找多人电话联系上了,他说:“老师,不用游水,可以从隧道进去。”
我喜出望外地说:“1995年挖的通往白庙发电的隧道经过那里吗?”
“是的,有梯子就可进入隧道,走一二百米就行了,这两天来可以,过两天我要去外地,”他解释道。
我即刻和驴友唐建林商量,决定7月25日星期天行动,就在“爱峰户外徒步群”发布消息,马上有十八人响应。
9点钟,四辆小车在古树参天、风景优美的桥田村文化广场集中。唐理朝扛着木梯热情带着我们经燕翅桥,步行一百多米就下隧道。
夏季水浅,隧道水淹不到我的膝盖,大家一前一后行走时激起一阵一阵之浪,发出哗拉哗啦啦之声,好像是欢迎我们的掌声。走了三四分钟,看到有点光,就爬梯子上沟边,抬头看,前方圆光就是天心窿照来下来的光;其右边远处山坡隐隐约约似有金黄的梯田。
我迫不及待地第一个走下梯子,借着微光寻找好景色,看到左边黑乎乎的有水,就是岩洞口那方向,能见光度一二百平方米,踩在地上,全是不大不小的石头,没有一点泥土,偶尔有一些浅水坑,没有鱼,没有虾;石头干净,纹理清晰,就像刚用刷子刷过的一样,尤其石灰石一清二白,这就是大水不时冲洗的结果。我踩在地面上一点都不滑,就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好干净啊。再往天心窿那里望去,天心光就如四周漆黑中的那束舞台之光,又像挂着一条条白色透明的丝绸,光影下一个大石头边好像站着一个背光的土地伯公,令人惊叹。
我兴奋,震撼,一个人在大石上跳跃地往天心方向走去,天心就像一个十五的大圆月,阳光下黑白交叉处有鲜明的青绿色,就像一条条翡翠链。走上一个大石头,看到前面中间低两边高,就像一个山谷,谷底有浅溪水,前面边沿有多个比两三只大象还大的石头横躺着,估计是当年从天心处掉下来的;东边石壁下是石坡,坡上点缀着一些蕨草,还有一些小树,给单调的山石坡添加了一点生气;西边好像一个陡峭的山地,顶处有一个与人差不多高大的独立石浆柱,十几米外就是石壁。我笑着走下凹处,都是一些金黄色的石头以及石灰石,一股水流发出叮咚叮咚的清脆声音。
我停留片刻,继续往前走,攀上那几个大石头,前面又是低凹处,东边的山坡正对着天心,有一片片绿色,那是蕨草,以及石头上的青苔;西边有一条像人工砌成的几块石块路,蜿蜒而上,山岭如高原。我们两三个人争先恐后地拾级而上,没有想到顶端是一块比一个篮球场还大还长的地坪,全是泥土,依稀生长着一些蕨草,这就是以前从天心窿顶端往下看到的大地坪吧,在其北边耸立一块大石板,好像一面旗帜,大家都惊讶有如此神工鬼斧的大广场。我往石块边走上最高处,看到那个独一无二的比人还高大的石浆柱,外面一层层的好像鱼鳞,也好像是松树皮,整个石柱好像一只灰色的鹦鹉,更像一只直立的苍鹰。我高兴地小心翼翼地走下去,请李高峰拍照,兴奋地说:摸摸它的头,做什么都有奔头;再摸摸,能活一百岁有多;与它合影一张像,子孙日后当丞相。这时,我往天心底看去,就像一个阳光灿烂下的山谷,一些人还在石级前戏水、舞剑来拍照。我则向大家吩咐,走路小心,不要踩伤植物,不要破坏原生态。全体集中在这只“苍鹰”边拍集体照,然后分头活动,唐理朝带我返回石级处往南走。
我们来到一个浅水边石壁下,四五层石坑流成线状石乳,漂亮极了,与紧跟而来的四五位手舞足蹈的男女合影。我们又迅速离开,分两岸走,从多个石头上小跃而下,来到一个石乳群,其下好像有个宝座,后面和上面好似挂着的金黄帘布。我走过去坐在其里,感觉就是一个寡人,唐理朝走过来帮忙拍照多张。离开宝座往下方石壁看,在三面灰褐色里有一个一米多高的金黄色面包,估计是上面的少量黄泥水浆长期作用的结果。走到最低处,石壁下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石坑,坑水青蓝青蓝的可以游水,最里面是黑胧胧的往星子的下水道,不敢进去了。
我返上走到那个石坑上面的大石头上,往天心上望去,天心如弯月,面前的土岭上又好像是梯田,多层田埂上的蕨草在光亮下显得翠绿欲滴,好像激发人们希望。我们停留一下,就返回天心下,周围乱石混杂,蕨草丛生,光线充足,这时天心中正悬挂着太阳,一看时间是11点半。大家有点累,更有点饿了,就返回到岩洞口歇歇,都把照片传上微信群共享。我发现一张珍奇照片,一个长满青苔的石头上面洁白如玉,就如刚锯开的翡翠,漂亮极了,这时才后悔当时顾着拍梯田视频,没有走到高处看。
唉,我从读中学开始就有到天心窿玩一次的愿望,虽然选过不少时间,找过不少人,但都没有实现,而在即将退休前偶尔找对学生就如愿以偿了。通过这件事,我感慨万分:做什么事,只要坚持,找对时间,找对人,就容易成功。